<p class="ql-block">月紋口鼻蠅(學名:Stomorhina lunata)是雙翅目麗蠅科口鼻蠅屬昆蟲,由Fabricius于1805年命名,原始屬為Musca屬。其模式產(chǎn)地位于馬德拉群島,國內(nèi)分布于四川、臺灣、云南、西藏等地,國外分布于老撾、馬來西亞、尼泊爾、印度等國家及地區(qū)。分布記錄載于《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六卷 雙翅目 麗蠅科》。</p> <p class="ql-block">蠟蟬是半翅目蠟蟬科昆蟲的統(tǒng)稱,其成蟲體表覆蓋粉狀物質(zhì)或蠟質(zhì)絲狀物,體長一般在1-5公分之間。該科昆蟲通過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生存,排泄蜜露可能誘發(fā)煤污病并傳播植物病毒。討論已知物種包括斑衣蠟蟬、泰順帶扁蠟蟬、碧蛾蠟蟬等,在我國浙江、天津等地均有分布記錄。</p> <p class="ql-block">蛾,是節(jié)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昆蟲。約有150000多種,中國記錄的有近7000 種。蛾類通常體色黯淡,但也有不少鮮艷美麗的個體。其觸角呈羽毛狀。靜止時,蛾常將翅膀水平展開。</p> <p class="ql-block">麗象蠟蟬(學名:Orthopagus splendens)是同翅目象蠟蟬科昆蟲,體長10毫米,翅展26毫米。體黃褐色具黑褐色斑點,頭部前突有中脊,額部具縱脊三條及深淺斑點,前翅狹長透明帶褐色且翅痣具牛角形褐斑和新月形大褐斑,后翅外緣頂角處有褐色條紋,后足脛節(jié)外側具7個黑褐色刺。 該物種分布于中國貴州、海南、廣東、江西、福建、江蘇、浙江、臺灣,國外分布于朝鮮、日本、印度、緬甸、菲律賓等地。主要寄生于水稻、甘蔗、桑、柑桔等植物。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保存有6組標本。</p> <p class="ql-block">灰蝶 gossamer-winged butterfly ,鱗翅目(Lepidoptera)灰蝶科(Lycaenidae)的昆蟲。均為中型或小型蝶類(翅展1~3公分),敏捷,纖細。討論全世界已記載4 500余種,分布全世界;中國已知279種。</p> <p class="ql-block">螽斯(學名:Tettigoniidae)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昆蟲的統(tǒng)稱,又名蟈蟈、紡花娘等,是依靠左右兩前翅摩擦發(fā)聲的鳴蟲。螽斯一般體型較大,一般體長35~40毫米左右,小的僅有11毫米,大的約有87毫米。觸角長于體長;前足脛節(jié)具聽器,后足腿節(jié)發(fā)達,有四節(jié)跗節(jié);翅型為長翅、短翅、無翅,體色多為草綠色、灰色或褐色的保護色;雄性尾須短且硬;雌性產(chǎn)卵器發(fā)達,通常具6瓣,呈劍狀或鐮刀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