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田村地處雙牌縣理家坪鄉(xiāng)西北后龍山東麓,是一處延續(xù)上千年 的古村落 。2010年7月,坦田村被公布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被列入全國首批傳統(tǒng)村落名錄;2013年,歲圓樓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坦田鼻祖公璞由山東青州發(fā)跡,歷十三世,至北宋大中祥符初年(公元1008年),坦田始祖、曾北宋大理寺評事的何守琮,定居坦田村。又歷十三世,至明洪武已卯年(公元1375年),十三世孫何宗器中舉,并于永樂8年(公元1410年)開始編譜書,確立行輩歌訣為:文如世嘉,惟大良其,繼起希賢,昌明先德,仰承祖訓(xùn),名俱顯揚,克敦倫紀(jì),永紹書香。<br>據(jù)《何氏族譜》記載:北宋大中祥符初年(公元1008年),始祖何守琮來到群山環(huán)抱、坦水中流的坦田排樓屋居住,這里東望馬山寨,西靠風(fēng)凰嶺,南依獅子山,北臨天鵝抱蛋和美女懷胎山,按地書之說,左獅右象,屬門衛(wèi)將軍玉帝命,有天兵天將守護,風(fēng)水極好。后由某世祖公飼養(yǎng)的母豬跑至現(xiàn)在的歲圓樓地段,怎么趕也不回。而母豬戀窩之地必定發(fā)人發(fā)家,大院子中心由此確立。此后,據(jù)族譜記載歷朝歷代大小上品級的官員60多人。如今人口遠(yuǎn)遠(yuǎn)超過排樓屋,證明確實是子孫繁衍盛大的風(fēng)水寶地。<br> 一部分旗桿石記錄了何氏家族的功名 歲圓樓建筑群始建于道光16年(公元1836年),為十五世祖何賢壽所,他做棉花貿(mào)易賺了大錢后,決定置家興業(yè),以求“人圓事圓歲歲圓”。原規(guī)劃建9棟198間,最后建成的只有“二潤莊”、“六如第”、“四玉騰飛”3棟63間?!皻q圓樓”坐西朝東,背靠后龍山,面向坦水和馬山。按照“九宮飛星”的風(fēng)水理念呈正方形布局。歲圓樓側(cè)前的水塘由左右環(huán)抱的兩股山泉匯人,常年不,恰如一個雙龍吐珠的聚寶盆。歲圓樓的房屋為磚瓦木架結(jié)構(gòu),為明清時期湘南典型的三進堂式結(jié)構(gòu),前院、內(nèi)院、后院呈三級廳常布局,取步步高升之意。以中線對稱兩邊各設(shè)房,中間為天井,下與排水溝渠連通,平時采光通氣,雨天排水排澇,周圍形成廊道。院外砌有青磚藍(lán)灰圍墻,圍墻四角側(cè)翼各開門一扇。三棟房屋之間及房屋與圍墻之間設(shè)有四條寬約一點五米的青石板巷道,每棟房屋的兩翼均開設(shè)了側(cè)門與巷道相通,關(guān)門即自成一體,開門則四通八達,出入極為方便。巷道兩邊為青磚砌就的高大的防火馬頭墻,形成單元之間防火隔離帶。房屋的整體設(shè)計注重了防火、防盜、排水、逃生、聯(lián)絡(luò)等諸多因素,其建筑設(shè)計理念比較科學(xué),安全、舒適、實用。<br><div>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何賢壽長子何昌仁考取舉人,并供職于天津府,于公元1849年對歲圓樓重新裝修,并修建了福清館,接待達官貴人</div> 六如第 二潤莊 四玉騰飛 福清館建筑面積也有660平方米,由前中、后三進廳和兩邊廂房組成,同樣的雕龍畫風(fēng),卓爾不凡。雖建筑年代稍晚,但結(jié)構(gòu)布局、個性風(fēng)格與主體建筑一致。專供達官貴人、親朋好友來訪休息的地方。 福清館 “福蔭螽斯”的意思就是希望家族在福氣的庇護下,子孫后代能夠像螽斯(蟈蟈)繁衍那樣,人丁興旺、家族繁榮昌盛 ,體現(xiàn)了人們對家族延續(xù)、興旺發(fā)達的殷切期盼。 煙館 狀元樓 狀元樓花園里的照壁。題字“南山豹變”隱約可見。“南山豹”出自漢·劉向《列女傳·陶答子妻》,故事講的是南山有玄豹,在霧雨天氣中可以連續(xù)七天不外出覓食,目的是讓自己的皮毛潤澤,長出美麗的花紋,借此避開天敵。后來, “南山豹”常被用來指代那些隱居伏處、潔身自好,為保持自身品德修養(yǎng)而不輕易入世的人,也可指經(jīng)過自我沉淀和積累后富有才華、文采的人。 <br>“豹變”一詞出自《周易·革》中的“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br>字面本意:指豹子到了一定階段會脫胎換骨,身上的斑紋變得更加美麗、鮮明。<br>引申意義:用來形容君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像豹子蛻變一樣,通過不斷學(xué)習(xí)、修養(yǎng),逐漸由平凡變得出眾,氣質(zhì)、學(xué)識、品德等方面都發(fā)生顯著且積極的變化,最終擁有斐然的文采和卓越的才能。<br> 祠堂,從建筑特點看,祠堂應(yīng)早于歲圓樓等老屋,至少始建于明末 一幢老宅 古門樓 古橋 歲圓樓建筑除建造精巧之外,主要特色還體現(xiàn)在它的木刻、石雕工藝和書法、壁畫藝術(shù)裝飾上。門坎、門墩、山墻拐角石柱、大門四周門框、柱礎(chǔ)等石雕構(gòu)件,浮雕、線刻著龍、獅、天神地神、花鳥蟲魚等造像、圖案,精雕細(xì)琢,形象生動。屋內(nèi)木構(gòu)架間的挑檐和雀替,或圓雕、或浮雕、或鏤空、或雕刻龍頭風(fēng)首、山水花卉、飛禽走獸等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br>房屋花窗的圖案非常精美。有花鳥蟲魚,有飛走獸,也有神話傳說,刻畫惟妙惟肖,是房子的精華之所在。每扇窗的圖案由三部分組成,上部是以各種花卉通過歸納提煉,夸張,變形而成。中部為花窗的主體,圖案的主題鮮明,有植物,有動物,也有人物,多為傳說故事。如馬背上有蜂子和猴子的圖案叫“馬上封侯”;仙女捧壽桃的圖案叫“麻姑獻壽”……。每扇窗都可獨立成畫,但又互相呼應(yīng),秀雅巧,各具特色。廳堂高大氣派。每邊三根木柱,主柱高約12米,上下通直,板壁合致密,簡直不見壁縫,其工藝之精湛,技術(shù)之高超,也為今所罕見。廳堂的中堂壁為四合一的活動板壁,其活動部分約一丈高,可旋轉(zhuǎn)、可拆卸。中堂的上部有專門懸掛牌匾的兩個支點。這兩個支點上也雕龍畫風(fēng),裝飾味非常濃厚。此外,歲圓樓前廣場及周邊壁墻處彩繪、書法、壁畫等藝術(shù)都非常精湛,歷史有記載,可惜在“文革'中被毀。<br> 高浮雕的門墩 浮雕柱礎(chǔ) 木雕美輪美奐 “福備箕疇”常被用于祝福他人,比如向長輩祝壽 ,或是祝福正在拼搏事業(yè)的親友,傳達出希望對方擁有全方位的幸福、諸事順利的美好心愿。 “箕疇”:指《尚書》中的《洪范九疇 》。傳說周武王滅商后,向箕子詢問治國之道,箕子便陳述了九類大法,即“洪范九疇”,其中包含了人生中各個方面的福祉。 掛牌匾的支點 不惜工藝的雕花窗 荒廢門前廣場,圍墻早已倒塌 曾經(jīng)的大戲臺改成了人民公社大禮堂 一個直徑2米5左右的大碾子 大碾盤 村民在干涸的荷塘挖藕。(2022年湘南干旱,村民告訴我這里由3、4個月沒有下雨) 六如第是歲園樓中最為精美的一棟建筑,尤以木雕藝術(shù)最為精湛。當(dāng)年建造歲圓樓時兩班人馬分別建造六如第和二潤莊,且進行比賽。六如第組的木匠贏了比賽,但石匠卻輸給了二潤莊。因為賢壽公的母親虔心拜佛,常常用佛教中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教導(dǎo)子孫:“風(fēng)云變幻、世事無常,但人要堅守向善、為善的本心。賢壽公就以“六如”來命名?!榜R山萃秀,坦水流祥”,這幅對聯(lián)反映了歲圓樓所處的環(huán)境,同時也寄托了一種精神希望。 大門石刻對聯(lián):“馬山萃秀,坦水流祥”。 花窗雕刻為我拍過的湖南古村里最為精美的。很多修復(fù)的花窗依舊保留了原來的手藝,做到了修舊如舊,幾乎看不出差別。 二潤莊由老宅擴建,它的第三進堂屋柱子,其它堂屋多兩根。這棟房子石雕精美、技藝精湛,是歲圓樓中石雕藝術(shù)成就最高最富特色的建筑。二潤莊名出《禮記·大學(xué)》文中有云:“富潤屋,德潤身”。意思是:富有的人,其家里必然輝煌奪目;品德高尚的人,可使他的行為更加美好。對聯(lián)“廉泉讓水,義路禮門”的上聯(lián)暗嵌的典故發(fā)生在南北朝宋明帝年間、《南史·胡諧之傳》: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fù)有此水不?”答曰:梁州唯有文川、武鄉(xiāng)、廉泉讓水?!毕侣?lián)是儒家思想的濃縮,出自《孟子·萬章下》:“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莊名與對聯(lián)的巧妙搭配,表現(xiàn)了倡廉戒貪,崇義尚禮的道德思想。 二潤莊大門石刻對聯(lián):“廉泉讓水,義路禮門” 四玉騰輝的建造比六如第和二潤莊晚了近二十年。因為賢壽公在建造六如第、二潤莊等建筑時操勞過度,又因長子昌仁去世而一病不起。在賢壽公逝世三年后,昌義、昌禮年事已高,而昌信、昌緒又身體不好,所以由老四昌智主持建造。四玉騰輝四字由表親何紹基之孫何維樸題寫。四玉騰輝因為建在狀元樓旁,也增添了書香氣。“四玉”取義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因為古人都有把“筆、墨、紙、硯”稱為“玉”的緣故,家學(xué)淵源的何維樸本就酷愛文房四寶,而此棟建筑又恰好由老四昌智主持建造,四玉騰輝既有了書香之氣,又暗合昌智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