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磚井堡遺址位于陜西省定邊縣磚井鎮(zhèn),是明長城延綏鎮(zhèn)“三十六營堡”之一 。?</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磚井堡始筑于明正統(tǒng)二年(1437年),因附近有磚砌古井而得名,明萬歷六年(1578年)加高城墻并用磚包砌,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維修。</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定邊縣東南12千米處,北距長城大邊僅0.1千米,東距舊安邊堡五十里,西距定邊營四十里,南距新興堡一百里,戰(zhàn)略位置重要。</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點:堡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長約1.96千米,占地面積0.24平方千米。有東“靖東”、西“寧西”、南“南安”三座城門,均設(shè)有甕城,無北門。城垣四角設(shè)角樓,墻體有馬面8個,城墻底部為紅砂石,上部為磚石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 軍事作用:明時磚井堡轄長城“一十七里,墩臺二十二座”,駐守軍丁和守瞭軍共850名,配馬騾433匹,設(shè)操守、坐堡、守備各1員,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軍事要塞。</p><p class="ql-block"> 現(xiàn)狀:堡城包砌的磚石已被拆光,夯土墻體尚較完好。堡內(nèi)居民已外遷,辟為耕地,三座城門均毀成豁口,僅存部分遺跡,如北城垣中部的方形夯土臺、西北角樓等。2008年9月16日,磚井堡遺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1日延安大學(xué)攝影協(xié)會到定邊采風(fēng),這是本次采風(fēng)的第二個景點:“明長城磚井堡遺址”</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是逆光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