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科倫坡要塞火車站,是我們斯里蘭卡行程里特意標(biāo)注的打卡地。它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靜靜依偎在印度洋的臂彎里,光是想象“海邊火車站”的畫面,就足夠讓人期待。</p><p class="ql-block">出發(fā)前,我們早就在微信小視頻里見過它的航拍——鐵軌沿著海岸線蜿蜒伸展,仿佛與蔚藍(lán)的大海悄悄定下了默契的約定。視頻里說,火車駛過之時,一側(cè)是呼嘯的海風(fēng)裹著咸濕氣息撲進(jìn)車窗,另一側(cè)是翻涌的浪濤拍打著岸邊,浪花濺起的瞬間,好像和車窗只隔了薄薄一線。</p><p class="ql-block">這樣的場景,總讓人想起《千與千尋》里那列行駛在海上的列車:鐵軌仿佛漂浮在碧波之上,分不清是列車在海中穿行,還是大海溫柔地把軌道擁進(jìn)了懷里。科倫坡要塞火車站,似乎就藏著這樣的意境——想象中,火車啟動時,車輪與鐵軌的碰撞聲會混著海浪的絮語,窗外是無垠的藍(lán):天空的淺藍(lán)與大海的深藍(lán)在遠(yuǎn)處交融,偶爾有海鳥追著列車影子掠過,翅尖劃開海面的波光,恍惚間,像真的踏入了動畫里那個奇幻又溫柔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可世間很多遠(yuǎn)視的美好,都帶著想象力的浪漫濾鏡。當(dāng)我們真正站在車站、親身體驗時,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像“中年少女關(guān)掉美顏濾鏡”,有些“慘不忍睹”。軌道中間臟亂不堪,柴油燃料殘留的污漬一片狼藉;車廂是類似我們改革開放前的舊款,沒有空調(diào),所以車門和車窗都完全敞開,每個門口都有當(dāng)?shù)啬星嗄昊蜃蛘?,神情輕松自如,不見絲毫波瀾。</p><p class="ql-block">輪到我們成為乘客,才懂這份“自如”背后的習(xí)慣——火車每一次“哐當(dāng)”啟動,都讓我們嚇一跳,全程停了四個站,次次如此。再看門口那些青年,依舊穩(wěn)坐不動,忽然明白:人其實是被所處的環(huán)境一次次磨合出來的,他們早已習(xí)慣了這份顛簸與聲響。</p><p class="ql-block">車廂內(nèi)部的氣味更讓人難忘:厚重的汗腺味被濃烈的香水勉強壓住,形成一種復(fù)雜的味道。即便窗外就是海風(fēng),我們也不敢奢望深呼吸,只能淺淺吸氣。望向車外靠海的建筑,大多低矮簡陋:一間簡易平房里住著老人、婦女和孩子;房子狹縫間濕漉漉的泥地上,有婦女躺在躺椅上休息——這樣的“臟亂差”,我們這代人只在描述舊社會的電影里見過。要是在我們家鄉(xiāng),這樣的環(huán)境不出一個月,大概就會被清理、拆除得干干凈凈。</p><p class="ql-block">可即便如此,科倫坡要塞火車站依舊有它獨特的魅力。它不僅是承載著城市記憶與旅途故事的交通樞紐,更因這份與大海相依的景致,成了現(xiàn)實與童話的連接點。哪怕親身體驗有落差,也依然會讓人在海風(fēng)中,忍不住打撈起幾分屬于《千與千尋》的浪漫與遐想——或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見慣了整齊的美好,也會為這份帶著煙火氣的“不完美”,留下深刻的印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