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曲仁煤礦開采110周年紀念活動”征文三十二</font> <h1><font color="#ed2308"> 我今年已足足83歲了,行動不便,屆時不能參加咱們110周年的慶典活動。趁現在我還有點精神和氣息,我以一首歌曲“夕陽紅〞,作為向大會盛典表示熱烈祝賀!向參會的曲仁戰(zhàn)友們、兄弟姐妹們問好!</font></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追憶“曲仁工大”的光輝歷程</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潘力</font></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礦務局,深圳)</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在歲月的長河里,有一顆熣燦的流星劃破天空,瞬間消失在遠方,最后落入在曲仁煤礦的史冊里,永久地閃爍著它的光茫!這顆流星的名字就是“曲仁工大”。</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h1><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工人日報》在頭版發(fā)表了長篇社論《煤炭工人是工人階級的脊梁》。文章高度贊揚煤礦職工勇于拼搏.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以艱苦卓絕的努力為文革后期國家的能源穩(wěn)定供應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保障并推動社會主義建設持續(xù)發(fā)展。</span></h3><div><h3><br></h3><h3>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代表中共中央發(fā)表了講話,并提出著名的兩個新論斷:“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和”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h3><br></div><div> <h3> 當時曲仁煤礦全體職工和全國人民一樣受到極大的鼓舞!切身感到改革開放的春天已經到來。</h3><br></div><h3> 為了迅速解快曲仁煤礦在文革時期,工程技術人員處于青黃不接的嚴重狀況。局領導決定自力更生辦一所“曲仁煤礦工人大學”(簡稱“曲仁工大”)。1975年春節(jié)后開始籌建,校址選在韶關北江區(qū)河邊廠的技工學校內,并著手進行擴建。時間緊迫,時不我待,剛開學上課的地方暫時在花坪支架廠的廠房授課。</h3> 工大從1975年5月開學到1981年12月結束?;ㄩ_花落,經歷了6年多的年頭,先后辦了兩屆。<br><br><div> 第一屆(1975年5月至1977年12月)只開設采礦專業(yè)一個班。共60人。學員從各礦的采掘隊中具備高中文化程度的適齡青年工人中選拔,采取從連隊班組挑選推薦,各礦人事組織部門政審合格后報局機關批準。學員帶薪全脫產學習,畢業(yè)后全部返回各礦生產一線。<br><br></div><div> 第二屆(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這一屆的學員招生與上屆不同,改為與國家的高考制度同步,依照省高教局的招生章程辦理。教學大綱按三年全日制大學編排課程和學時規(guī)定授課。招生對象為礦務局所屬各礦企事業(yè)單位的適齡青年。采取個人報名,參加統(tǒng)一閉卷考試,經政審后,按分數錄取。第二屆招生兩個專業(yè),分別為采礦班和機電班。每個班各30個名額,共計學員為60人。<br><br></div><div> 曲仁工大專業(yè)學科設置分別為四大類:<br><br></div><div> 第一類 基礎科目:其中有哲學、政治經濟學、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化學分析、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制圖和基礎英語;<br><br></div><div> 第二類 專業(yè)基礎科目:<br>1、釆礦班 : 采煤學、井巷工程、地質學、礦井測量、通風與安全、電工學和礦山機械。 另外增加礦務局自編的土教材:《曲仁礦井災害預防與緊急救援實施方案》、《田螺沖礦斜井開拓延伸設計》及鈄井施工、《曲仁煤田急傾斜煤層斜坡采煤方法與革新》、《茶山礦高瓦斯煤層排放與遙控》等。<br>2、機電班: 采煤概論、機械原理、電工學、礦山供電、礦井提升與運輸、礦井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流體力學和流體機械。<br><br></div><div> 第三類 實驗室科目:<br>1、電工學實驗。<br>2、材料力學實驗。<br>(以上科目均在韶關原廣東工學院分院實驗室進行授課操練)。<br><br></div><div> 第四類 , 校外實習科目:<br><br></div><div> 一、采礦專業(yè):<br>1、 地質實習 : ①河邊廠 省202地質隊、②犂市二工區(qū)鉆井隊、③仁化丹霞山;<br>2、井巷工程實習 花坪礦 井下負100米開采水平采區(qū);<br>3、礦山機械見習: 格頂礦立井摩擦輪提升絞車安裝現場。<br><br></div><div> 二、機電專業(yè):<br>1、礦井提升與運輸實習: ① 花坪礦2號井摩擦輪絞車房安裝現場、 ②花坪地面廣場礦車自動滑行技術革新觀摩、③礦務局機械修配廠各工藝車間實操帶練;<br>2、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實習 , 均在河邊廠的廣東省煤礦機械制造廠設計工作室及相應車間進行實操帶練。<br></div> <div> 曲仁工大的領導班子與教師隊伍構成。<br><br></div><div> 一、 領導班子:<br>黨支部書記: 馮創(chuàng)<br>執(zhí)行校長: 王興洲<br>副校長: 劉宗儼<br>教務主任: 粟文貴<br></div> 二、教師隊伍:<br><h3>1、基礎課教員:均聘任曲仁中學高中部和花坪學校初中部部分教員。他們是曾魯、 吳宗藹等數位老師;</h3>2、專業(yè)基礎課教員:均聘任礦務局機關和各礦持有國家科技部門頒發(fā)的高級、中級技術職稱的工程師: 他們是龍頌漢、廖華中、蘇朝圣、施信、佟伯林、李博文、趙大任、馮彥富等26位。<br><div> 上述配備的教員中,大多是局.礦的技術骨干老.中.青年干部。其中有清華大學、北京礦業(yè)學院、東北工學院、重慶大學等一批知名高等教育學府的采礦、機電專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他們專業(yè)理論基礎知識牢固,功底札實,長期在生產一線孜孜不倦、埋頭苦干,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在工大講課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令學員們聽得懂、摸得著、拿得起,使得工大學員畢業(yè)后回到原單位很快就成長為技術骨干隊伍的主要成員,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br>3、校外高等院校專家: 聘任韶關大學校長和教授兩人; 韶關教育學院副院長和教授兩人,共四位專家協(xié)助曲仁工大領導班子,主導教學的日常管理總體工作。</div> 在曲仁工大教學計劃中,明確規(guī)定了兩屆學員開學正式上課的幾周之后。都要去韶關桂頭空軍部隊機場進行數天的軍訓和徒步拉練。<br><br><div> 在工大辦學即將結束的一次調研座談會里,曾向參會的部分教職員工提出一些問題。其中一個題目是:他們對兩屆學員在學校表現最深刻的印象都有哪些?<br><br></div><div>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說到,軍訓回來同學們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明顯地變化:<br><br></div><div> 校園里處處揚溢著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經常能看到一片生機勃勃、情深誼厚的感人場景。<br><br></div><div> 同學們非常珍惜老師的授課,邊聽邊記,有不懂都敢主動舉手提問。課后晚自習認真聽老師的輔導答疑,按時交作業(yè)。工大教學嚴謹、一絲不茍,老師嚴格要求的作風都在潛默移化地感染著學員們。促使大家更加發(fā)奮努力學習。<br><br></div><div> 同學們非常尊敬校領導和老師。長輩的風范和諄諄教誨,深深地刻印在同學的心中。有的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在假日期間仍然堅持在學校里補習功課。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尉然成風;<br><br></div><div> 同學們十分尊重后勤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課余時班干部經常組織同學輪流去幫食堂廚房干話,輪流打掃校園衛(wèi)生;<br>經常看到同學們平日三五成堆促膝談心,歡歌笑語。風和日麗的春天,有的同學還爬上學校后背的山坡,與山稔花合影留念。山稔子往往不經意地引發(fā)從農村來礦的學員,對自己家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br><br></div><div> 同學們在黨團組織生話中曾表達過自己的心扉,要立志在煤礦札根!將青春熱血灑在曲仁這塊熱土,成為自己的第二個故鄉(xiāng)。<br></div> 曲仁工大兩屆學員共120人畢業(yè)后、通過老一批工程技術人員的傳幫代,迅速成長為各單位的技術骨干力量。比較順利地實現工程技術人員新老交替。為后續(xù)全局生產局面突飛猛進、大干快上,實現增產打下了人力資源的基礎。<br><br><div> 當時正值曲仁各礦由一個水平開采布局逐步轉為雙水平開采。實現全局年產翻一翻的目標。為改變“北煤南運”,解決廣東省能源不足的燃眉之急做出了貢獻。<br><br></div><div> 用“放猛虎歸山長嘨,養(yǎng)蛟龍煤海翻騰”來形容工大學子畢業(yè)后所取得的業(yè)績,一點都不夸張!學員畢業(yè)后多年來先后都成為全局工程技術隊伍的中堅力量。他們當中許多人都入了黨,有的還獲得了省市局的優(yōu)秀黨員的光榮稱號和嘉獎。他們先后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其中有局、礦的黨委書記、副書記,正、副局長,各礦正、副礦長,局基建工程處的正、副主任以及局副總工程師、和局、礦技術處、科的一把手。<br><br></div><div> 據不完整地回憶,他們是:李清輝、吳玩雄、韋瑞光、葉穗、朱騰堯、朱乃干、邱裕祥、曾慧光、胡萬斌、黃錦昌、余文元、唐譚榮……等同志。與此同時,還有一批工大學員在推廣先進科技應用的工程項目取得成效。獲得省煤炭廳的表彰和科持成果獎……。<br><br></div><div> 1985年廣東省高考局按照省政府批準的粵字【1984】209號文規(guī)定,對曲仁工人大學進行確定學歷和專業(yè)知識考試。為考試合格的幾十位同學準予換發(fā)證書,認其大學??茖W歷。<br><br></div><div> 礦務局為此專門召了隆重的技術職務首次任命大會。省.市.局有關領導在會議上表示熱烈祝兄賀并發(fā)表充滿了揚溢講話。勉強學員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br><br></div><div> 此后工大的學員自強不息,陸續(xù)分批通過省級統(tǒng)一考試。獲得省人事廳頒發(fā)的工程技術人員中級、高級職稱證書。有的還獲得國家和省的職業(yè)資格證書。更為可喜的是有的學員在本職工作崗位,努力鉆研勇于實踐取得工程技術項目的突破,獲得科技成果獎勵和表彰。有的學員分別被部、省、市各級技術學會、協(xié)會聘用任職……。各種證書、獎狀象雪風似地紛紛載入曲仁工大的史冊中。<br></div> 時光荏苒,曲仁工大離開我何已有半個多世紀了。它的實體雖然消失,但曲仁工大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至今仍熠熠生輝,閃爍著無限的生命力。工大學員的成長之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從富國到曲仁幾代礦工的血脈傳承。鋳就了《曲仁人》“不畏艱苦、勇于拚搏”的光環(huán)和靈魂。這一切都深深地篆刻在曲仁煤礦的豐碑上!<br><br><div> 時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全國對國企進行改革,實行產業(yè)升級轉型。新的一輪調整和改制,有些行業(yè)被淘汰、有些行業(yè)進行組合。<br><br></div><div> 工大學員和廣大職工子弟們,在礦務局“減產裁員、關停並轉、人員分流”的大潮中,走出礦山。奔向南粵的廣闊大地上展翅遨翔。他們不忘初心,滿懷煤礦先輩和家人的囑托與期望,毅然兼持《曲仁精神》,永葆《煤礦人》的本色。他們在各地、各行業(yè)都做出了非凡的業(yè)績。<br><br></div><div> 這一切的一切,正是應了“鳳凰湼槃浴火重生”,“沖霄展翅萬里遨翔”名句的真實寫照。<br></div> 歲月如歌,不負韶華。<br><br> 時隔56年,曲仁工大的點點滴滴怎能讓我忘卻。每一幅場景都引起我心靈的共鳴。<br><br> 守念如心。這緣于我?guī)资暝诿旱V度過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里、凝成的情結和眷戀。<div><br></div><div> 我愿以一首散文詩,作為本文的結尾。<br></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曲仁人》的脊梁</font></h1><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挺起脊梁,負重如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戰(zhàn)天斗地,不畏堅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滿腔熱血,相照肝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個人都是錚錚鐵骨的男子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的汗水灑滿浩瀚的煤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頑強戰(zhàn)斗在井下第一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彎的腰桿是我們的誓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幾代人燃燒的青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起曲仁人心中朝陽冉冉。</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的每一張笑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沒有刻意的包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沒有浮華的渲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切都是從骨子里的釋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層深處踏遍我們的足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汗水濕透衣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換來烏金滾滾堆成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曲仁人不朽的精神閃耀發(fā)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私奉獻是我們不變的信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永遠高懸手中的亮劍。</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目光深邃眼發(fā)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身智謀防災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質瞬變有險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煤海翻騰勤巡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透水瓦斯加塌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蛛絲馬跡豈能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瞻前顧后多思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護佑生命勇?lián)敗?lt;/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煤海揚帆,風浪里成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頭頂礦燈,凝視遠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煤塵模糊了我們的容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抹不去曲仁人的高大形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是煤礦的主心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是曲仁煤海的龍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翻江倒海奉獻淵源流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肩負采擷光明的使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堅守神圣的諾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我們布滿老繭的雙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托起心中燦爛的太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力 于2025年8月初稿</div> <h1><font color="#ed2308">【附言】</font></h1><br><div> 在編寫追憶曲仁工大的光輝歷程一文。我要鳴謝下列各位工大學員提供的第一手原始資料。他們是李清輝、葉穗、黃錦昌、余文元、胡萬斌、楊蘊良、曾明發(fā)、鐘萬斌…等同學。<br><br><div> 我要衷心感謝許多曲仁的老同志、老戰(zhàn)友們。按照發(fā)出的調研提綱要求,熱心聯(lián)絡身邊知情好友提供信息。他們是林友則、王存厚、彭良武、蘇兆宏、張應旺、嚴祖榮、葉放芳、吳壁虹、譚立香、馮任軍、李洪昌、黃垂洲…等同志。</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曲仁煤礦開采 110 周年紀念活動”</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征文啟事</font></div><br> 百年煤海歲月長,薪火相傳譜華章。2025 年,廣東省曲仁礦務局迎來開采 110 周年華誕。為弘揚深厚礦山文化,銘記幾代礦工為煤炭事業(yè)的卓越奉獻,傳承 “特別能戰(zhàn)斗” 的奮斗精神,激勵新時代奮進力量,《曲仁(紅工)家園》、曲仁煤礦 110 周年紀念活動組委會特舉辦主題征文活動,現面向廣大礦友、社會各界廣泛征集優(yōu)秀作品。<br>一、征文主題<br>以 “曲仁煤礦開采 110 周年” 為核心,圍繞礦山歷史、礦工故事、礦區(qū)發(fā)展變遷、礦山往事回憶、礦山精神傳承等內容,展現曲仁煤礦的前世今生,弘揚積極向上的正能量。<br>二、征文時間<br>2025 年 7 月 1 日 - 2025 年 9 月 30 日<br>三、征文對象<br>原曲仁煤礦廣大礦友、礦山子弟,以及一直以來曾關心、支持曲仁煤礦發(fā)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廣大文學愛好者。<br>四、征文要求<br>體裁多樣:涵蓋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及其他文學形式,鼓勵創(chuàng)新表達。<br>1、篇幅精煉:每篇作品控制在 1000—1500 字左右,以小見大,聚焦一個故事、一個片段、一個人物或一個歷史場景,生動展現曲仁煤礦的特色。<br>2、內容積極:主題鮮明,情感真摯,突出礦山精神,傳播正能量。<br>五、投稿方式<br>1、請將作品以電子版形式發(fā)送至指定郵箱:6938250@qq.com 郵件標題注明 “曲仁煤礦 110 周年征文 + 作者姓名 + 作品標題”,文末附作者姓名、聯(lián)系方式、單位(或地址)。<br>2、直接與主辦方人員聯(lián)系提供。微信號碼:13603098366<br>六、獎項設置<br>本次征文活動將邀請專業(yè)評委進行評審,頒發(fā)榮譽紀念品,并擇優(yōu)在紀念活動宣傳平臺展示,同時,在《曲仁(紅工)家園》第三期畫冊刊登。<br>百年風雨,鐫刻著曲仁煤礦的奮斗足跡;時代新篇,呼喚著傳承者的鏗鏘之聲。期待您用文字講述難忘故事,用筆墨描繪礦山情懷,共同為曲仁煤礦 110 周年獻上一份飽含深情的文化厚禮!<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曲仁(紅工)家園》</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曲仁煤礦 110 周年紀念活動組委會</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 年6月 28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