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在上海召開,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共一大的召開,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為中國的獨立、解放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會址,坐落于上海的一處古典石庫門樓之中,盡管歲月流轉,但依然保留著其原有的寧靜與莊重。灰白的墻面、橘色的屋檐,以及點綴其間的綠色植物,都透露出一種歲月靜好的愜意。然而,歷史上的中共一大卻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壯舉。樓內,十三位青年之士正在討論救國之路;而樓外,則是外籍警官的嚴密搜查和反動派的嚴密盤問。</p> <p class="ql-block"> 1959年5月26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址、博文女校舊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2016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23日至8月2日,13位代表在這里匯聚,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轉折點,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走進這扇門,我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仿佛穿越時空,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這里是中國革命的起點,是夢想起航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輩熱血與夢想交匯的圣地。每一步,每一眼,都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體會到先輩們?yōu)槔硐電^斗的堅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步入會議廳,燈光下,一張大桌、三把靠椅和幾條短凳顯得格外簡陋。桌上擺放的十三碗茶盞,象征著與會者們的熾熱的心和共同的目標。他們當時志同道合,然而在后的歲月里,卻因各種原因分道揚鑣。有的成為了民族英雄,有的默默無聞地離去,甚至有的叛黨投敵,成為了漢奸。這世間的變幻莫測,或許正是對人生的一種深刻詮釋。但無論如何,只有堅定自己的方向,才能為之奮斗終身。</p> <p class="ql-block"> 參觀中共一大會址,深深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偉大。這座建筑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更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歷程,從弱小到強大,從幼稚到成熟;也見證了中國革命從艱難困苦到輝煌勝利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yè)路76號)召開。國內各地的黨組織和旅日的黨組織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大會,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琳和尼科爾斯出席會議。陳獨秀、李大釗兩人均因事務繁忙未出席會議。</p> <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如同星火燎原,為當時身陷困境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曙光。自1921年建黨至今,我們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洗禮,從石庫門走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走向復興路,始終堅守初心,帶領人民戰(zhàn)勝重重挑戰(zhàn),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革命勝利。</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會址,不僅僅是一幢建筑,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啟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新篇章。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13位代表在這里莊嚴宣誓,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好了準備。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長沙、濟南等地的共產主義小組紛紛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舉行,出席會議13人,代表全國53名黨員。</p> <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主址)是一座磚木結構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內,每一件舊物件都承載著革命先烈的故事和記憶。他們?yōu)榱死硐牒托叛?,英勇奮斗,舍生忘死。這些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黃坡南路374號,基本展廳面積超3000平方米,隸屬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是一所社會科學類歷史遺址專題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先后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稱號。</p><p class="ql-block"> 在紀念館大廳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進入莊重現代、恢宏大氣的中共一大紀念館序廳,迎面而來是中共一大會址標志性石庫門建筑的主雕塑。13位代表錯落有致、步伐堅定地邁出石庫門,象征中國共產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zhí)政。</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精神的核心是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種精神通過代代接力傳承,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動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 走進這片石庫門,仿佛踏入歷史悠長、回聲陣陣的甬道下石板路似時光唱片,每一步都回響先輩鏗鏘足音,那客堂間似有激昂討論余音繞梁,如永不落幕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 一大會址紀念館通過《南京條約》原件、圓明園模型等展品,直觀呈現了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割地賠款、瓜分中國的歷史。巨額賠款與主權喪失的細節(jié),印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p> <p class="ql-block"> 尋訪百年初心,</p><p class="ql-block"> 點燃信仰之光。</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仿佛能穿越時空,目睹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這里,信仰與初心被永恒地鐫刻在每一塊展板上,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那個時代的故事從最初的一腔熱血,到后來的堅定信仰,這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成長。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在這里找到那份初心,感受到那份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的召開,象征中國共產黨從夢想走向現實,猶如紅日初升,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行之路。會址不僅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更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p><p class="ql-block"> 在中共一大會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會址所在的這片石庫門,更是特殊非凡,它承載的是中華民族覺醒第一道閃耀的曙光,是理想破繭成蝶、振翅高飛瞬間,是無數志士仁人以命相搏、以血為墨繪就的救國藍圖開篇,仿若黎明破曉第一縷光,點亮沉沉黑夜。</p> <p class="ql-block"> 站在青磚黛瓦的中共一大會址前,觸摸歷史的溫度,仿佛能聽見1921年那群青年擲地有聲的誓言。石庫門,13為代表用信仰點燃了星火,從此照亮了中國的黎明。</p> <p class="ql-block"> 青磚黛瓦間,一大會址如熾熱的火種,在歲月長河中永不熄滅。這里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故鄉(xiāng),更是民族復興的偉大開端。</p> <p class="ql-block"> 參觀一大會址,仿佛穿越時空,重回革命年代,感受那段崢嶸歲月中的紅色文化,心中激蕩不已。</p> <p class="ql-block"> 當陽光穿透百年梧桐的瞬間,一大會址依然保持著最初的莊嚴。它不僅是凝固的歷史,更是永恒的號角:喚醒著一個民族的覺醒,昭示著人類對光明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 一大紀念館內陳列的每一件文物都訴說著不平凡的故事。泛黃的《新青年》雜志上,李大釗先生的筆跡透紙背:“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聲,感受信仰的巨大力量。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初心與信仰的永恒見證。每一件展品承載了歷史的記憶,每一面展板都訴說著共產黨員們堅定信念這里,是信仰的起點,也是力量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一大會址訴說著歲月。一大會址,黨的誕生地,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一大會址,不僅僅是一幢建筑,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誕生,開啟了中國革命歷史的新篇章。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13位代表在這里莊嚴宣誓,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 在歷史浩渺無垠、如深邃星河般的長河之中,總有一些地方,仿若劃破夜空的璀璨星辰,熠熠生輝,承載著歲月沉甸甸的厚重,鐫刻著民族矢志不渝的記憶;宛如古樸且神秘的典籍,于無聲處靜靜攤開泛黃書頁,訴說往昔斑駁故事,又似屹立在時光岔口的醒目路標,堅定指引未來前進方向</p> <p class="ql-block"> 歷史的征途雖遠,但革命精神永存于一大會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追求共產主義實現。</p> <p class="ql-block"> 一大會址紀念館不僅僅是一個歷史遺址,更是一個教育基地。它讓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 在深入探索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信仰與初心的力量。每一處細節(jié)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內涵,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那個時代的堅定與執(zhí)著。這種精神的力量,如同一種無聲的號召,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這個神圣的地方,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它不僅僅是一個政黨的誕生地,更是中國革命精神的象征。這里見證了先輩們奮斗與犧牲,也激勵著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他們的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參觀一大會址,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也是一次對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更加堅定了信仰,明確了自己的責任與擔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