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科、理科孰輕孰重?從多年來高考的報名人數和錄取率來看,似乎早就有定論,當然是理科重要。這個理科包括理、工、農、醫(yī)、管理等學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還有一類人,興趣在文科,卻因各種原因選了理科,在上大學和參加工作后,仍放不下對文科的愛好。本人就屬于這類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時光荏苒,轉眼已退休十年,進入七旬。回顧自己走過的道路,想就“文科思維與理科思維的差別及對普通人的影響”話題發(fā)表一點粗淺看法,與大家交流探討,歡迎批評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文科注重知識的積累和學科間的交叉運用,書讀得越多,獲取知識的渠道越多,加上個人的興趣和努力,取得成效的可能性越大。理科注重學科知識的連貫性、邏輯性,以及運用學科知識解題的能力。多讀書不如在老師指導下多練習解題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文科講究形象思維,融入情感。胸中有文墨,深入課題中,方能文如泉涌,妙筆生花。理科講究抽象思維,客觀分析。深入掌握知識,熟悉解題方法,方能在本學科自由馳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文科更重視作者名氣,有名氣作者和無名氣作者,其作品的影響力有天壤之別。理科對名氣的理解更為客觀冷靜,無名氣的作者也會因一篇有水平的論文而一夜成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文科多與政治相關,很難脫離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理科與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關聯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學文科的人很難改行從事理科工作(特別是生產、科研工作),學理科的人比較容易改行從事文科工作(特別是管理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學理科有文科愛好的人,如果理科學業(yè)優(yōu)秀,文科愛好很可能會成為工作后職務晉升的重要助力點。原因是文科愛好能使自己更完美地表現,脫穎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學理科有文科愛好的人,如果理科學業(yè)一般,文科愛好很可能會成為工作后職務晉升的掣肘因素。原因是文科思維已經影響了自己的業(yè)務能力,自己卻渾然不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退休后,學理科有文科愛好的人能夠總結自己的人生歷程,寫出一批有內容受歡迎的回憶文章。但過幾年后,常會因寫作題材枯竭而逐漸沉寂。退休后,學文科的人則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持續(xù)深耕,不斷有新作發(fā)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普通人應當選理科,好考大學,好找工作。如放不下文科愛好,可將其只當成一種業(yè)余消遣,不應放在人生的重要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普通人學了文科,應當在本學科內盡心盡責,學有所成。但切忌將名氣看得太重,為名所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8.20.完成于河北廊坊萬莊雅園三區(qū))</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