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參觀了濟南慘案紀念園,這座坐落于趵突泉畔的紀念園,宛如一位無聲的歷史見證者,靜靜訴說著1928年那一段不忍卒讀的沉痛過往。</p><p class="ql-block"> 一到紀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座高大的“五三”慘案紀念碑,它由臥碑和浮雕墻構(gòu)成,通體采用黑色花崗石砌就,在日光下散發(fā)著莊嚴肅穆的氣息。臥碑之上,巨型白色大理石臺歷的右頁,清晰地刻著“1928年5月3日”,這一普通卻又無比沉重的日期,它是中華民族無法愈合的傷口。在左頁的《濟南慘案紀略》,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先輩們的血淚控訴,讓我對那段歷史的殘酷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 。</p><p class="ql-block"> 在浮雕墻上的《國恥》浮雕,生動而逼真地再現(xiàn)了“五三慘案”的血腥場景,日軍的殘暴、百姓的恐懼與無助,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我的心也隨之揪緊,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攥住。浮雕兩端雕刻的“勿忘國恥,警鐘長鳴”八個大字醒目而有力,重重地敲擊著我的內(nèi)心,讓我不敢有絲毫忘卻。</p><p class="ql-block"> 來到趵突泉公園內(nèi)的五三慘案紀念園,便能看到“五三”慘案紀念亭,它呈圓形,雙頂重檐,八根石柱穩(wěn)穩(wěn)承托,每一根石柱上都刻有楹聯(lián),亭額鑲嵌著“五月三日”石刻。這座古樸的亭子,在歲月的洗禮下,默默堅守著,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變遷 。</p><p class="ql-block"> 步入濟南慘案紀念館,館內(nèi)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把重錘,狠狠地撞擊著我的心靈。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陳舊的實物檔案,將1928年5月3日日軍攻占濟南城后,屠戮軍民的場景真實地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蔡公時烈士的事跡尤為讓我動容,他在面對日本侵略者時,憤而抗議,即便遭受割耳挖鼻、挖去舌頭和眼睛等慘無人道的折磨,依舊堅守民族氣節(jié),與17名外交人員一同壯烈犧牲。看著展柜里那些與他相關(guān)的物品,我的眼眶不禁濕潤,心中滿是對先輩的敬仰與欽佩。</p><p class="ql-block"> 走出紀念園,陽光依舊燦爛,但我的心情卻格外沉重。這段歷史不僅是濟南的傷痛,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屈辱。它時刻警示著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國家強大,才能有人民的尊嚴與和平。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讓這樣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