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麗江出發(fā),穿越橫斷山脈的層巒疊嶂,七小時的車程將我們引向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這片被摩梭人奉為“母?!钡母咴鼐?。湖泊橫跨云南寧蒗縣與四川鹽源縣,如一塊碧玉鑲嵌在海拔2690米的群山之間,湖面面積50.3平方公里,最深處達105.3米,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也是摩梭文化的精神圖騰。</p> <p class="ql-block"> 到瀘沽湖,我們登上摩梭人劃的船,當?shù)厝斯芩胸i槽船。聽導游介紹,豬槽子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那是在遠古的洪荒之年,瀘沽湖還是一片陸地,一天,慈祥的母親帶著兩個孩子正在喂豬食,忽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山洪暴發(fā),頃刻間此地頓成澤國。母親急中生智,將兩個孩子抱進豬食槽中被大水沖走。洪水退后,陸地成為美麗的湖泊,而在豬槽子的孩子奇跡般的活下來,成了這里的先民。人們懷念這位聰慧的母親,稱瀘沽湖為母親湖,又感恩于救先民的豬槽子,將陪伴其生活的船只做成豬食槽子形狀,并取名為豬槽子船。</p> <p class="ql-block"> 一踏進小船里,我們立即感到猶如進了仙境。湖的四周是蒼翠欲滴的群峰環(huán)抱,湖水在陽光折射下,將藍天、白云、藏鋒倒映在湖中,形成水天一色的景象。小船仿佛劃動在透明的巨大綠寶石世界里。微風吹過,湖水一波一波地起伏,泛著絲綢般的光芒,如同一串串流動的珍珠。在水較淺的地方,能清晰地看見一縷縷浮游植物隨波起伏。水面飄浮著水草長出的潔白典雅的小白花,整個湖仿佛像一幅靈動的畫卷。在船上我俯首捧著瀘沽湖水,頓覺心靜如同這湖水一樣平和、舒服、愜意。</p> <p class="ql-block"> 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船在一個小島靠岸了。那是一個里務比島,島不大,我們沿著臺階而上,在山頂?shù)淖罡咛?,我好奇打量著里務比寺的牌坊。這里除了用漢語書寫外,上面還有一行藏文。寺廟的四周都有轉(zhuǎn)經(jīng)桶,寺廟門口還掛著一排排寫滿經(jīng)文的布條在風中飄蕩。很像藏傳佛教寺廟,但細看又不全像,后來經(jīng)了解,才知道摩梭人與納西族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同系我國北方古羌族的后代,歷來同宗共祖。由于這種原因,摩梭人既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達吧教,還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喇嘛教的傳人對摩梭人的思想生活影響深刻,從習俗信仰到語言及民間藝術(shù),無不可見藏文化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歸程時,湖面忽現(xiàn)一場即興賽舟。七八條豬槽船如離弦之箭,摩梭漢子們呼號應和,槳葉翻飛間長發(fā)飛揚,身形起伏似與波浪共舞。遠處飄來情歌對唱,男聲高亢如鷹唳,女聲婉轉(zhuǎn)似流水,歌詞大膽直白:“阿哥的腰帶繡云彩,阿妹的裙擺等風來……”這是走婚文化中“以歌傳情”的浪漫,也是高原民族對生命的熱烈禮贊。</p>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青藍</p><p class="ql-block">美篇文字,青藍</p><p class="ql-block">美篇圖片,自拍及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美篇號,524021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