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紅海 --- </p><p class="ql-block">1、一路向南 : 離開開羅,旅游車載著我們一路向南,來到紅海邊的又一五星級酒店。酒店都是自助餐,東、西方以及阿拉伯食品讓我們這些中國人有多種選擇,還能適應(yīng)。</p> <p class="ql-block">2、紅海位置 : 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xiàn)狹長型。紅海中部最深區(qū)域,最大深度達3040米,是鹽度最高的海,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p> <p class="ql-block">3、埃及位置 : 位于紅海非洲大陸沿岸,其紅海海岸線東起亞喀巴灣,西至曼德海峽,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埃及紅海沿岸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tài)和潛水景點,以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多樣性著稱。 ?</p> <p class="ql-block">4、“紅”海 : ⑴ 不解 -- 紅海的名字是從古希臘語名演化而來的,意譯即“紅色的海洋”。這里的海為什么稱為“紅海”,我們團專門包了一艘游艇,到海里去探個究竟,看看“紅海”是怎么個“紅”法?!</p> <p class="ql-block">⑵ 沒區(qū)別 : 讓我大失所望:哪有什么“紅色的海洋”,從第一眼見到“紅?!钡暮K?,直到游完上岸,海水與其他海水沒有兩樣!從淺藍到深藍,水下有珊湖的海水不光深藍,而且還帶點墨綠色。天下海水不都是這樣嗎?!帶著強烈的質(zhì)疑我們向?qū)в握{(diào)侃:“紅色的海洋”是不是個“傳說”?!</p> <p class="ql-block">5 、“紅色的海洋” : 導游不急于辯解,卻不慌不忙地告訴我們:而實際上紅海是“紅色”卻也不是所有海域、所有時段全是紅色,而是在紅海中局部區(qū)域、局部時段、局部原因產(chǎn)生了“紅色” : </p> <p class="ql-block">⑴ 第一種說法“海水顏色” -- 用海水的顏色來解釋紅海的名字。 ① 貝殼 : 有的說紅海里有的海域生長著許多紅色鮮艷的貝殼,因而使海水顏色變成深紅色。</p> <p class="ql-block">② 藻類植物 : 紅海地區(qū)的氣候炎熱干燥,海水蒸發(fā)強烈,這使紅海的海水含鹽量大,水溫高。這些條件,正適合藻類在這里大量繁殖生長,而有一類藻類的顏色就是紅色。在海水中出現(xiàn)大量紅顏色藻類,這部分海水自然就被映照成紅色了。</p> <p class="ql-block">③ 珊瑚沙 : 有的認為紅海近岸有的淺海地帶有大量顏色黃紅的珊瑚沙,使得海水變紅。</p> <p class="ql-block">⑵ 第二種說法“紅色巖石” -- 遠古時代,人們在紅海駕船在近岸航行時,發(fā)現(xiàn)紅海兩岸特別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綿延不斷的紅黃色巖壁,這些紅黃色巖壁將太陽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紅光閃爍,紅海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⑶ 第三種說法“紅色沙塵暴” -- 來自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紅色沙塵暴經(jīng)常侵襲紅海上空。當狂風卷起一陣陣紅色沙塵,散布在紅海上空時,天空便被染成一片紅色。加上紅海中被大風掀起的紅色海浪,天空、海水,還有海岸邊的紅色巖壁,所有的一切都映現(xiàn)出紅色,從而形成了美麗奇特的紅海景色。</p> <p class="ql-block">⑷ 第四種說法“南北方” -- 古代西亞的許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紅色表示南方,紅海在南方,是“南方的?!?。</p> <p class="ql-block">⑸ 看見了 : 到底哪種說法更準,導游認為第二種說法比較準,他也見過。后來我們也見證了他的說法:在從盧克索回開羅到亞歷山大去的路上,有一段路:左邊是山,全是紅黃色的泥土和石頭,右邊是紅海,強烈的太陽光照到山體上,再反射到海上,海邊的水就呈現(xiàn)出紅色!“傳說”變成了現(xiàn)實!</p> <p class="ql-block">6、游紅海 : 我們包的游輪游紅海,包括:一是沙島游泳,二是潛水,三是觀海鳥。</p> <p class="ql-block">⑴ 沙島游 -- ① 游船上 : 上了游船,藍天、白云,由淺色變深色藍色的海,海面波光粼粼,碧波蕩漾,翱翔的海鷗,五光十色的珊瑚,清新的空氣,習習的海風……真是說不出的舒服!咱們陶醉了!“沙島到了!”隨著汽迪聲,驚醒了我們!</p> <p class="ql-block">② 游泳 : 下了船,沙島上什么也沒有,滿島都是沙。埃及的太陽還是比較曬人,但海水還是有些涼,泡在水里就不那么涼了。過了一會,來了七、八條船,嘰嘰喳喳全是中國人!一部分人在沙島上游逛,一部分下海游泳。我也游了游,沒有風浪,什么姿勢都可隨意游。</p> <p class="ql-block">⑵ 潛水游 -- ① 全副武裝 : 船開到深色海水區(qū)(導游告訴我們這片海水下面是珊瑚),我們穿戴好潛水服,導游建議我們老同志浮潛(只下潛一、兩米看一下珊瑚再浮出水面呼氣),所以不用背氧氣瓶。一個教練帶兩個游客,咱們?nèi)蔽溲b下水了。</p> <p class="ql-block">② 浮潛 : 一是下潛一、兩米,看一看、摸一摸活珊瑚;二是機會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距離看一看海豚。由于下潛太淺,看見的珊瑚色彩不是那么鮮艷,而海豚就更沒有見到了。以前我在三亞的亞龍灣也下潛十幾米見過五彩繽紛的活珊瑚,但總覺得人透不過氣。如今人老了,只能浮潛了!</span></p> <p class="ql-block">⑶ 觀海鳥 -- ① 鳥的天堂 : 船行到一片區(qū)域,每當熱風吹過來的時候,候鳥(尤其是海鷗)也遷徙到了紅海海畔,這里成為了鳥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② 喂鳥 : 海鷗一會排成直隊,一會排成橫隊,一會又以方隊的形式從咱們頭頂掠過,好象讓我們檢閱似的………我們一邊拋喂船上提供的鳥食,以犒賞接受“檢閱”的飛鳥,一邊忙不跌的舉起相機,生怕錯過這難得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7、紅海酒店 : ⑴ 五星-- 我們住在同樣是五星級紅海邊酒店,酒店各類設(shè)施俱全,尤其是游泳池、海邊浴場更讓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⑵ 休閑 -- 隨處能看到游人們在白沙灘上休息,沐浴著陽光,觀賞在沿岸一排排蔥綠的椰樹,游泳的正在劈波斬浪、潛游的正在水下探尋著各式各樣的珊瑚礁……此時此景讓人感受到 : 世界是多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⑶ 湊興 -- 在這高檔的酒店、美麗的海灘、美好的時光,迎著燦爛金色的晨光,咱們也來到海邊,拍拍美照,湊湊熱鬧!</p> <p class="ql-block">六、古爾代蓋 --- </p><p class="ql-block">1、紅海省首府 : 古爾代蓋市是埃及紅海省首府,位于埃及東部紅海沿岸,現(xiàn)在發(fā)展為重要的海濱度假城市。作為紅海沿岸旅游樞紐,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tài)資源和獨特的沙漠景觀,依托紅海獨特的珊瑚礁生態(tài)系統(tǒng),形成了以潛水、水上運動為核心的海濱旅游業(yè)態(tài)和沙漠探險著稱。</p> <p class="ql-block">2、城市 -- 古爾代蓋說起來是個省的首府,沒有高樓大廈,估計30萬人左右,兩條稍大的街,街兩邊是店鋪、酒店,晚上倒是燈光閃爍!現(xiàn)在發(fā)展為一個旅游度假城市。</p> <p class="ql-block">3、美麗海灘 -- 古爾代蓋有多個海灘,陽光充沛,游客可在泳灘游泳及進行如滑浪、釣魚等水上活動,或乘潛艇欣賞紅海海底的珊瑚景色。我們游紅海就是從其中一個海灘碼頭上的船。</p> <p class="ql-block">4、教堂 -- 我們參觀了一個基督教堂,一個伊斯蘭教堂。別看埃及經(jīng)濟發(fā)展不怎么樣,高樓大廈沒有建多少,但教堂卻不能馬虎,修得既高大,又象模象樣!</p> <p class="ql-block">七、盧克索 --- </p><p class="ql-block">1、歷史 : ⑴ 古都 -- 盧克索曾是古埃及的首都,與卡納克一起稱作“底比斯”,興建于新王國十一王朝時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到新王國十八王朝,“底比斯”進入鼎盛時期,城市跨尼羅河中游兩岸。</p> <p class="ql-block">⑵ 鼎盛時期 -- 古埃及底比斯作為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的政治宗教中心,據(jù)說當時的“底比斯”人煙稠密、廣廈萬千,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里稱為“百門之都”,當時是世界上最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⑶ 版圖 -- 在近700年的時間里,法老們就從這顆“埃及的珍珠”發(fā)號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經(jīng)濟達到了輝煌的巔峰,領(lǐng)土南接蘇丹、北達敘利亞,成為地跨東地中海地區(qū)北非、西亞的第一強國。此間法老們不斷擴展他們的版圖,并建造了無數(shù)的神廟與龐大的墓群。</p> <p class="ql-block">⑷ 興建 -- 古埃及帝國維持了1500多年,歷代國王、法老在“底比斯”興建了無數(shù)的神廟、宮殿和陵墓。經(jīng)過幾千年的歲月,昔日宏偉的殿堂廟宇都變成了殘缺不全的廢墟,但人們依然還是能夠從中能見到它們當年的雄姿,它們是古埃及文明高度發(fā)展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⑸ 城市布局 : 尼羅河穿盧克索城而過,河的東岸為生者之城,是壯麗的神廟和充滿活力的居民區(qū)。河的西岸為死者陵寢區(qū),則是法老、王后和貴族的陵墓?!吧咧恰迸c“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兩個世界的永恒循環(huán)的圓圈。以尼羅河為界,東岸西岸。</p> <p class="ql-block">2、發(fā)展 : 如今的盧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有著"宮殿之城"的美譽,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座現(xiàn)代旅游城市,每年都有無數(shù)游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盧克索真是個古城,沒有現(xiàn)代高樓大廈,到處是古建筑群、神廟殿堂、仿古樓房……城市也不是很大,想當年全世界最大城市如今就這樣?!</p> <p class="ql-block">3、盧克索神廟 : 我們來到盧克索神廟,它位于古埃及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這座神廟是專門為“底比斯”的三神太陽神阿蒙、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所修,在新王國時期它是每年奧皮特節(jié)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1)前院 -- 盧克索神廟前院由法老內(nèi)克塔內(nèi)布一世建造,是朝拜者進神廟的必經(jīng)區(qū)域?,前院的圍墻已經(jīng)所剩無幾。 ① 獅身人面獸大道 : 這里有一條兩旁蹲坐著上百座獅身人面獸的大道通向東北方向,在古代這條大道連接盧克索神廟與2.5千米外的卡納克神廟。</p> <p class="ql-block">② 大門:在古代前院西南角曾有一道大門,這里有拉美西斯二世的兩尊坐像、四尊立像和兩根方尖塔。今天只剩下了兩尊坐像、一尊立像和一根方尖塔,其中西側(cè)方尖碑現(xiàn)存于巴黎協(xié)和廣場,東側(cè)仍矗立在原址?。大門兩側(cè)墻壁刻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人作戰(zhàn)的浮雕,具有重要歷史價值?。</p> <p class="ql-block">③ 浮雕 : 大門兩邊有兩條很厚、很高的墻。墻的外部有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作戰(zhàn)的凹浮雕。右墻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大本營中開戰(zhàn)前會議,與此同時赫梯正在進攻埃及的營地;左墻上的浮雕是拉美西斯二世向加低斯追擊逃跑的赫梯人。</p> <p class="ql-block">⑵ 第一院 -- 我們進了大門(現(xiàn)在沒有門,只是一條路),就是第一院。這個院被兩重廊柱圍繞,這些廊柱由紙莎草捆組成,上有柱臺。柱頂裝飾精美,體現(xiàn)古埃及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⑶ 第二院 -- 通過第一院后進入一道柱廊,這道柱廊由7對紙莎草捆柱組成,在柱廊入口后不久兩邊就各有一尊法老像,其后的一對坐像顯示著阿蒙與姆特。?這是圖坦卡蒙和妻子的雕像?,描繪古埃及王室生活。??</p> <p class="ql-block">⑷ 廊柱殿 -- 第二院的南邊是一座廊柱殿,它由4x8根廊柱支撐。其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底比斯”的眾神前以及他的加冕。左右兩邊各有一座小神殿。</p> <p class="ql-block">⑸ 皇帝圣廳和圣殿 -- 通過中間的門我們來到在羅馬時代祭奉皇帝的廳。在神壇的兩邊有兩道科林斯廊柱。神壇后有一條通道通到一個有2x2根柱的廊柱廳,此后是圣殿。廳的墻上浮雕顯示亞歷山大大帝與眾神。</p> <p class="ql-block">⑹ 誕生廳 -- 從這里經(jīng)過北面的門我們來到誕生廳。西墻上的浮雕顯示阿蒙霍特普三世的誕生:從他母親通過阿蒙懷孕到他出生。對面的浮雕顯示他的登基。在其后南面的廳中只有一座阿蒙的小神殿。好復(fù)雜,主要是我們對埃及的偉大歷史知之甚少。</p> <p class="ql-block">4、卡納克神廟 : 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相距不遠,有石路相通,我們又來到卡納克神廟。在現(xiàn)今盧克索的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是這個神廟??{克神廟修建于4000多年前,占地達33公頃。</p> <p class="ql-block">⑴ 神柱廳 -- ① 最大 : 是最讓人震撼、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石柱群,一共134根高聳入云的巨大石柱組成。這個地方也是尼羅河上的慘案電影的一個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地,跟現(xiàn)場一模一樣。</p> <p class="ql-block">② 最高 : 中間兩排的柱子最高,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旁邊是不一樣的,達</span>到21米,直徑超過3米。最頂端是花瓣形狀,這是供奉神的,所以不能被壓住。每一根石柱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象形文字,描繪了古埃及神話、法老慶典和日常生活場景。</p> <p class="ql-block">③ 震撼 :漫步在卡納克神廟的巨大石柱間,你會被這里的壯麗景色所震撼。高聳的石柱、精美的浮雕、神秘的殿堂,每一處都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而神廟內(nèi)的巨大柱廳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數(shù)百根石柱聳立在那里,猶如一支支守衛(wèi)著古老文明的衛(wèi)士。</p> <p class="ql-block">⑵ 塔門 -- 卡納克神廟的塔門體系是其建筑群的核心組成部分,共包含10座塔門,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建造風格與宗教功能。塔門序列延伸至神廟深處,部分塔門僅存廢墟(如第三塔門)?。</p> <p class="ql-block">⑶ 方尖碑 -- ① 象征 : 方尖碑不僅是宗教祭祀建筑,更是法老權(quán)力的象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在碑文中自稱“方阿蒙神的女兒和兒子”,以證明其統(tǒng)治合法性?。圖特摩斯三世也在此豎立方尖碑,其政治動機包括鞏固王權(quán)與消除前任影響?。</p> <p class="ql-block">② 歷史狀況 : 方尖碑是古埃及建筑典范,采用阿斯旺花崗巖,通過整石雕刻和浮雕技術(shù)完成?。埃及境內(nèi)現(xiàn)存方尖碑僅7座,其余多流失海外??,F(xiàn)存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所立的方尖碑保存完好,高29米、重323噸,另一座斷裂殘碑近年被重新豎立?。</p> <p class="ql-block">⑷ 浮雕 -- 歷經(jīng)滄桑的卡拉克神廟最讓人著迷的是刻在柱上、墻上和神像基座上的優(yōu)美圖案和象形文字:有戰(zhàn)爭的慘烈,有田園生活的幸福,有法老的愿望,有神靈與法老的親密……這些刻寫在石頭上的無數(shù)字符,如同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向來到這里的每一位游客,展示了一個遙遠而又曾經(jīng)輝煌的古埃及。</p> <p class="ql-block">5、感慨 : 中國古代文人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境界,古埃及人則做到了塔不驚人死不休、廟不驚人死不休??{克神廟是世界上最大、最雄偉的神殿,如此著名,如此壯麗,讓人忘懷!世上有許多景點是用來觀賞的,而卡納克神廟卻是用來閱讀的。但我們既沒有時間、也沒有歷史文化細胞來仔細閱讀和研究它了!</p> <p class="ql-block">6、孟農(nóng)巨像 : 矗立在尼羅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間原野上路邊的兩座巨大巖石雕像——孟農(nóng)巨像,他們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雕像,巨像高20米,腳都有2米長,1米厚。人們認為石像是希臘神話中孟農(nóng)的雕像,就給石像取名為孟農(nóng)像。他們坐在那里像是迎接我們這些游客。</p> <p class="ql-block">⑴ 區(qū)別 -- 坐像是由新王國時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已風化得十分嚴重,臉部不可辯識。但是仍可以看出整體是法老坐在王位上,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的樣子。坐像還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左側(cè)的為一整石雕成,右側(cè)的是由石塊砌成。這是石塊砌成的坐像。</p> <p class="ql-block">⑵ 葬祭殿 -- 兩尊坐像身后,原來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葬祭殿,但后來的法老拆了這座建筑,并把他作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時代,葬祭殿建筑物已經(jīng)完全被破壞,現(xiàn)已完全無蹤影了。</p> <p class="ql-block">⑶ 唱過歌 -- 據(jù)說羅馬統(tǒng)治時期的地震使雕像孟農(nóng)神像出現(xiàn)了裂縫,每當起風的時候,孟農(nóng)像就會發(fā)出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悠揚婉轉(zhuǎn)的“歌”聲,十分神奇,仿佛在向人們訴說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經(jīng)有過的傳奇。但后來經(jīng)過修補之后,孟農(nóng)像再也沒有“唱過歌”。</p> <p class="ql-block">八、亞歷山大 ---</p><p class="ql-block">1、歷史名城 : 我們埃及行的最后行程是埃及最北邊、挨著地中海的亞歷山大城,它是埃及的最大海港和全國第二大城市,同時是歷史名城(亞歷山大燈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觀中的“第七大奇觀”),地中海沿岸的避暑勝地,人口400萬。</p> <p class="ql-block">2、四季如春 : 面對浩瀚的大海,背倚波光掩映的邁爾尤特湖。與其他地區(qū)不同的是,亞歷山大城冬季涼爽潮濕,夏季受清新的地中海海風吹拂,氣候溫和,四季如春。</p> <p class="ql-block">3、亞歷山大燈塔 : ⑴ 奇跡 --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shù)令人嘆為觀止的偉大建筑與工程。其中,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不僅以其卓越的建筑技藝聞名于世,更因其神秘的消失而成為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⑵ 建造 -- 燈塔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設(shè)計獨特,分為三層,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裝飾。頂部裝飾有海神波塞頓的雕像,彰顯了古代人類對海洋的敬畏與崇拜。燈塔內(nèi)部的螺旋狀階梯不僅方便人員上下,也展現(xiàn)了古代建筑師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⑶ 消失 -- 燈塔高120米,加上塔基總高度約135米,比當今世界上最高的日本橫濱港燈塔還高29米。燈塔白天用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只。燈塔還具有防衛(wèi)和偵察敵人的功能。燈塔巍然屹立在亞歷山大港1500年,然而,600年前,這座偉大的建筑在兩次地震中遭受重創(chuàng),最終沉入海底,成為歷史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⑷ 城堡 -- 1477年在倒塌的燈塔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城堡,納賽爾時期改為埃及航海博物館,展出繪畫、模型、實物等,介紹埃及的造船業(yè)和航海史。</p> <p class="ql-block">⑸ 兩大奇觀 -- 這次我們的埃及游就見到了兩大世界奇觀(世界有七大歷史奇觀,包括中國的萬里長城): 一是金字塔,二是亞歷山大燈塔!這張相片就是我們?nèi)r照的,完全不見燈塔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4、蒙塔扎宮 : ⑴ 歷史 -- 是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的行宮,在濱海大道的東端,被稱為夏宮。據(jù)說西端是拉斯埃丁宮(冬宮)。蒙塔扎王宮這座土耳其-佛羅倫薩式的建筑物,是王室避暑地。</p> <p class="ql-block">⑵ 酒店 -- 現(xiàn)在王宮已改為酒店,茂密的林木和奇花異草簇擁著一座佛羅倫薩式的建筑物,王宮的左側(cè)面向大海,與近處的海上公園遙相呼應(yīng)。</p> <p class="ql-block">⑶ 花園 : 現(xiàn)酒店也是亞歷山大城最大的公園,與海上公園隔鄰相通。園內(nèi)有修剪講究的花木和通幽的曲徑、華燈點綴的紅色石橋,無不透著皇家的氣息。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只能在公園里逛逛,并從院外看看夏宮的外觀了。</p> <p class="ql-block">再見,讓人震撼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盧克索神</span>廟!</p><p class="ql-block">再見,世界七大奇跡的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p><p class="ql-block">再見,歷史文化厚重的非洲埃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