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撫遠開始,我們便頻繁接觸到一種生活在寒溫地帶的動物:黑熊。東北人稱之黑瞎子。<br><br> 記得多年前到哈爾濱旅游,大街上公開售賣著熊膽,而熊掌乃是豪富人家餐桌上的珍肴。如今,黑熊不再是被獵殺的對象,登堂入室,被保護起來。 東極廣場的對岸,有一片土地,就叫黑瞎子島。想來曾經(jīng)是黑熊棲息繁殖的家園。<br><br> 此島約百年前被蘇軍強占,八十年后經(jīng)雙方協(xié)商,歸還了部分。我們?nèi)u上游覽,依然可以見到占領(lǐng)軍的營地。 營地的附近,是一片美麗的濕地公園。越美麗越憂傷,不禁五味雜陳。國家積貧積弱,就不要談尊嚴。喜兒生在楊白勞家,就只能被抵押給黃世仁還債。<br><br> 現(xiàn)今島上建成有約百平方公里的黑熊公園,采取天然放養(yǎng)的模式。參觀的游客是被鐵皮車保護起來的,黑熊自由自在地在原野上游走。 看起來憨憨的黑熊并不蠢笨,會爬樹,會在枝頭蕩秋千。當游覽車駛過時,它們會快速躲進路邊的草叢里,頭藏在縫隙里偷窺著,以為人們看不到它,卻露出黑黑的肥碩的屁股。 不同族群的人對于黑熊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從撫遠出發(fā),向黑河挺進,沿途要經(jīng)過莽莽的大興安嶺。其中,生活在森林中的鄂倫春族,以狩獵和捕魚為生,呈現(xiàn)出一種戰(zhàn)斗的姿態(tài)。所以,經(jīng)過他們生活的區(qū)域,路邊廣場上的雕塑是斗熊。兩只黑熊露出兇猛的獠牙,糾纏在一起。 但是進入黑河,城市人民愛和平,江邊公園上的黑熊帶著孩子玩抓小雞,臉上是止不住的溫柔。 331國道貼著黑龍江行走,實際在森林的邊緣。不時會鉆出森林,展露出廣闊的河灘。河水靜靜淌過,靜謐而美好。<br><br> 途徑同江,松花江與黑龍江交匯,形成海灣般巨大的江面。天空蔚藍,云天一色。<div><br></div><div> 而兩條江是有性格的,各不妥協(xié),一清一濁,涇渭分明,并行很遠。</div> 我們在江邊十三樓的旋轉(zhuǎn)餐廳用餐,邊品嘗著江中的魚,邊俯瞰著這奇異的景象。這給了我們一個錯覺,以為美好會一直持續(xù)。<div><br></div><div> 那時尚在中午,陽光明媚。故沒有留在同江,繼續(xù)向黑河出發(fā)。</div><div><br></div><div> 這一次,森林給予我們猙獰恐怖的一面。</div> 初始,我們尚能感受陽光穿過森林的迷彩,尚能對比白樺林與松樹林的美感。但隨著夜幕的降臨,我們慢慢有些焦急。<br><br> 林中不時有提放野生動物的警示。偶爾遇到幾個養(yǎng)蜂人,已開始裝車轉(zhuǎn)場。匆匆離去。 我們在林中行駛了六七個小時,依然看不到走出森林的跡象。后面的路況很差,經(jīng)常修路改道,崎嶇不平。<div><br></div><div> 朋友開得有些著急,顛簸急剎,但無濟于事。直到晚上九點,我們方到達嘉蔭縣城。</div> 嘉蔭稱為恐龍之鄉(xiāng),發(fā)現(xiàn)了中國的第一具恐龍化石。嘉蔭的街頭,處處可見恐龍雕塑。<br><br> 不得不佩服我們的勇氣,在恐龍與黑熊虎豹出沒的蠻荒世界,穿過了黑暗幽長的森林。 <p class="ql-block">圖 文: 邂 逅</p><p class="ql-block">記于 2025.8.19 午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