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5000年來它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兩岸各族兒女,用它雄健的身姿構(gòu)建了我們偉大民族的精神氣質(zhì)??梢哉f,每一個中國人在想到黃河時都會由衷的感到自豪。與此同時,這位母親在兒女們的心目中也總是慈祥的、溫和的。然而,歷史中的黃河母親遠不是你想象的如此,她往往是暴躁易怒和琢磨不定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歷史去認識一個你所不知道的黃河。</p><p class="ql-block">從青海巴顏喀拉山出發(fā)黃河一路蜿蜒向東北,進入內(nèi)蒙古時受陰山的阻擋轉(zhuǎn)而向東,被太行山脈阻隔而向南,之后進入平原奔向大海。最后黃河在中國地圖上寫出了一個標準的幾字,這便是我們對于黃河的固有印象了。不過接下來我要給大家看一張圖片,相信它會完全顛覆你對于黃河的固有印象。</p><p class="ql-block">縱觀黃河流域“經(jīng)絡(luò)”圖,大家一定被各種虛虛實實的線條搞的眼花繚亂,可如果過我告訴你這些密密麻麻的線條都是黃河曾經(jīng)的河道,你會不會有一種三觀被重建的感覺。那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我們的母親河在歷史的長河中變得如此狂野奔放?</p><p class="ql-block">黃河從高原走來首先流淌過青海和甘肅的草原。上游黃河是“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現(xiàn)牛羊”的草原風(fēng)光。接著黃河會流經(jīng)峽谷,在這個過程中它會攜帶一些泥土,開始變得渾濁起來。沖出峽谷后,黃河會邂逅古城蘭州,然后進入黃土高原的腹地。</p><p class="ql-block">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黃河將會被厚重的黃土底色徹底熏染,攜帶大量泥沙而去。這也就是黃河下游地區(qū)在歷史上多次泛濫而導(dǎo)致河道變遷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在了解黃河中上游的旅途之后,我們將真正的進入母親河的歷史之旅。</p><p class="ql-block">一、先秦黃河——不受約束的自由身</p><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以前,由于鐵制工具還沒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和普及,再加上黃河下游地區(qū)人煙稀少,黃河下游基本上處在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所以這個時候的黃河下游根本沒有固定的河道,完全放飛自我。當然,大河終究是要入海的,當時的黃河入海路線主要有三條。</p><p class="ql-block">一是北路,為《山海經(jīng)》所載,該路從太行山東向東北方向,流至今永定河,再向東南從今天津市區(qū)入海。二是中路,為《漢書.地理志》所記,該路經(jīng)河南省東北部,過山東省西北部后折向東北流至今山東省黃驛縣入海。三是南路,該路從濮陽與中路分開,經(jīng)聊城、高唐,到今山東省利縣入海。</p><p class="ql-block">這一時期的黃河入??谝膊皇俏覀兘裉煸跂|營看到的筆直河道,而是充滿了狂野氣息的河流三角洲。</p><p class="ql-block">東營黃河入??谛l(wèi)星圖像,整齊的河道清晰可現(xiàn)</p><p class="ql-block">先秦時期黃河入??谂c今日亞馬遜河相似</p><p class="ql-block">隨著人口的增值和鐵制農(nóng)具的普及使用,中華民族的先民們開啟了大規(guī)模改造自然的運動,黃河自然也不會例外。</p><p class="ql-block">二、黃河在咆哮——泛濫與改道</p><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中期以后我們的先民開始在黃河下游筑堤,固定河道開始出現(xiàn),大約就在今黃河之北,天津市與山東省交界處入海。但是很長時間以來,黃河與兩岸的人民維持著良好的關(guān)系。這是因為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爭頻繁,人口壓力并不大,直到漢代初年,黃河下游依然時一幅人煙稀少的模樣。</p><p class="ql-block">秦代地圖可見,當時黃河入海在今天津市和山東省交界處</p><p class="ql-block">河南省境內(nèi)的地上懸河</p><p class="ql-block">隨著黃土高原植被的破壞和下游的圍墾,黃河攜帶的泥沙越來越多,而河道卻越來越窄。洪水的泛濫已經(jīng)不可避免了,所以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黃河的治理就成為了歷代朝廷最為頭痛的問題。這一時期黃河估計是嫌南方天熱,于是一旦決口就往北跑,一直跑到秦皇島才算消停。這種情況一直斷斷續(xù)續(xù)的持續(xù)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東漢王景治理黃河后才有所好轉(zhuǎn)。隨后,黃巾起義掀起了東漢王朝的覆滅的序幕,人口大量耗減。西晉之后五胡入主中原,黃河下游植被恢復(fù),黃河流向基本穩(wěn)定了下來。從東漢中期到隋唐初年,黃河大致從今河南濮陽縣,從秦代舊道別出流河北山東交界地,從山東利津縣入海。</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王景治理后的黃河入海口整體南移至山東省境內(nèi)</p><p class="ql-block">統(tǒng)一與分裂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不變主題,隨著隋唐統(tǒng)一大帝國的重建,中華帝國進入到了全盛階段。這一時期,不僅是關(guān)中、黃土高原及黃河下游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開發(fā)進入到一個高峰,就連黃河中游本是草原風(fēng)光的河套平原也被開墾成了萬頃良田。</p><p class="ql-block">河套平原的農(nóng)田</p><p class="ql-block">隨著農(nóng)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水土流失開始加劇。不過大唐畢竟是大唐,在安史之亂前,大唐王朝一直在憑借著強大的國力治理黃河,使得這時的黃河雖有泛濫的條件卻沒有形成泛濫的事實。可以說大唐強大的國力已經(jīng)到了令黃河也不得不臣服于它的地步。可惜的是大唐也不能逃脫歷史周期率的魔掌,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一蹶不振,曾經(jīng)被大唐國力壓服的黃河再一次表現(xiàn)出它狂躁的一面。從唐末到北宋,黃河又開始進入到頻繁決口的狀態(tài),不過這一回它不想回北方了,而是想去南方轉(zhuǎn)一轉(zhuǎn)。所以此時的黃河一旦南決便有奪泗入淮的傾向。這一過程持續(xù)了有百年之久,直到有一個神助攻,幫助黃河完成了留在南方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南宋黃河已不流經(jīng)華北,而是經(jīng)過直接奪淮河河道入海</p><p class="ql-block">1128年當時的東京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今天河南滑縣李固渡扒開河堤人為決河,使得黃河奪泗入淮,此后長達700年黃河不再流經(jīng)華北平原,黃河也進入一個紊亂時期,直到明代張居正任用潘季馴治理黃河,基本解決歷史淤積問題,黃河河道才大體固定下來。明中葉到清中期,黃河大體從今開封西南出,經(jīng)過徐州、邳州、注入淮河,流入大海。</p><p class="ql-block">黃河從開封西出經(jīng)過今蘇北徐州、邳州注入淮河入海,經(jīng)過潘季馴治理的黃河基本保持了穩(wěn)定,一直到清中期也沒有發(fā)生大的泛濫和潰決事故,黃河河道也一直保持穩(wěn)定。隨著歷史進入康雍乾時代,中國人口開始進入爆發(fā)性的增長。明崇禎末年全國總?cè)丝跒?.5億人,到了乾隆四十一年全國總?cè)丝谕黄?億大關(guān)。嘉慶二十五年全國總?cè)丝谝呀?jīng)接近4億。如此龐大的人口必然導(dǎo)致對于土地資源的大量索取。特別是陜西、甘肅上游兩省人口突破2000萬人,導(dǎo)致陜甘地區(qū)水土流失日益嚴重。黃河下游河南、山東人口更是突破4000萬人,下游植被被破壞殆盡。因此,清中期以后黃河下游水患日趨嚴重,河床日益太高,淤塞嚴重,如再有大的水患就會造成改道。</p><p class="ql-block">我國家承天眷佑,百余歲太平天下,天下戶口之數(shù),視昔多至十余倍,日食不繼,朕甚憂之,無論乾隆再怎么擔(dān)憂,他和他的子孫也無法阻止黃河大改道的到來了。咸豐五年,即1855年黃河在河南南陽銅瓦廂決口,洪水東流不久就分三路折向東北,沖過運河在山東入海。到1876年兩岸河堤基本筑成,今黃河河道形成。至此,黃河在整個黃淮海平原上掃射了一圈,可謂是嘆為觀止。而在這壯觀的歷史現(xiàn)象背后有多少良田毀于洪水,又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就更是難以統(tǒng)計了。直到1938年蔣介石為了阻擋日軍還在花園口炸開黃河河堤造成了5.4萬平方公里的黃泛區(qū),黃河再一次奪泗入淮,成為了中國人民關(guān)于黃河最近一次的痛苦記憶。</p><p class="ql-block">三、歸于平靜——不忘歷史</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以來,對黃河進行了全面綜合的治理,包括中上游水土保持,下游疏通淤泥,加固堤防,取得了顯著成就,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再無發(fā)生大的險情。</p><p class="ql-block">歷史上黃河的泛濫改道的地理原因是山東丘陵將黃河下游平原分割為南北兩部分,這就使得黃河北向可入黃海,南向可入東海成為了可能。其次黃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的圍河造田則是造成黃河泛濫改道的主要原因。這也就是建國以后采取綜合治理后黃河再無嚴重水患發(fā)生的原因。黃河在歷史時期的大變遷,給黃河下游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生產(chǎn)帶來了巨大損失,教訓(xùn)深重,必須引以為戒。</p><p class="ql-block">然而我希望我們的后輩再想到黃河時再不會有痛苦的回憶,而只記得她是一位慈祥而慷慨的母親……</p><p class="ql-block">文圖/熙德洛夫斯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