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尋覓河洛古國(三)伏羲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為表示對人文始祖伏羲的感恩敬仰之情,我們一致決定,徒步攀登伏羲臺。</p><p class="ql-block"> 伏羲臺,位于洛口村東部,高15米,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呈橢圓形狀。臺上有塊正方形的凹地,稱謂“羲皇池”。此乃伏羲畫卦著墨之地也。臺上除隋文帝建造過的“羲皇祠”外,還有元代譙國公曹鐸建造過的“河洛書院”,現(xiàn)僅成為珍貴的遺址而存在。</p><p class="ql-block"> 盡管如此,站在如此古老神秘的高臺之上,仍給人一種天高地闊、心曠神怡的感覺。在這里,我們遙望天水相接,依稀可見龍馬負(fù)圖、神龜托書的時隱時現(xiàn)。仿佛看到了伏羲畫卦、一卦開天的雄姿,看到了黃帝祭河接受圖書的身影,看到了堯舜受圖禪位予禹、禹劃九州的圣舉,看到了歷代帝王祭天沉壁,神授君權(quán)的壯觀……</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然啦,這僅僅是理想中的幻影。唯獨(dú)鞏義市文史專家閆興業(yè)、鐘兆輝先生在此講述的“風(fēng)”的傳聞,更讓我對伏羲先祖祟拜得五體投地,虔誠有加。說是傳聞,準(zhǔn)確地說,應(yīng)該是他們的親身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 農(nóng)歷戊戌年十月二十六,是祭祀伏羲的日子。按照易書天文說推算:該日有風(fēng)。果然,早上微風(fēng)習(xí)習(xí),風(fēng)力逐漸增強(qiáng),大有暴風(fēng)驟來之勢。可是,到了半響時分,正準(zhǔn)備上香祭典開始的時候,風(fēng)卻戛然而止。直到大典禮成之后,風(fēng)不知又從哪里飄然而歸,猶如春風(fēng)拂面,令人愜意。每每談起這些奇妙無比的趣事,不能不對人文始祖伏羲,平添幾分敬畏之心和崇拜之意。</p><p class="ql-block"> 太陽正南,我們走進(jìn)生態(tài)園大酒店。這里堪稱是河洛景區(qū)的縮影。可謂納日月之精華,采天地之靈氣。在此,我們見到了翠竹林中的大象,明白了河南省簡稱豫的來由。文友們還在彌羅佛寬大的懷抱中溫存片刻,留下了歡笑的靚影。</p><p class="ql-block"> 家鄉(xiāng)大碗菜,洛水蒸饅頭。大家歡聚在圓桌周圍,沉醉在談笑之中,有說不完的奇聞軼事、道不盡的鄉(xiāng)愁親情。只因旅程安排緊湊,我們不得不重整行裝出發(fā),前去觀賞向往已久的兩大景觀。那就是神堤村河洛匯流處和神都山巔的河洛壇。</p><p class="ql-block"> 與我們一路同行的文史專家告訴我們說,由于黃河水和洛河水的不斷翻滾,至今在神堤村交匯,便成為千古奇觀——河洛匯流。這與我們在洛口村伏羲臺上,向東望去看到的古洛汭,并非是同一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 河洛匯流——洛汭,是古代傳遞天意的神圣之地,是中華文明發(fā)祥的源頭,是博大精深的易源之所在。我們在河洛匯流處留影,我們在高高的祭壇上四處觀看,還真有點(diǎn)“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河水浩浩蕩蕩,與天際相接,云靄與群山交融,不時地變幻著美麗的畫面。我們情不自禁地吟詠起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可想而知,在這得天獨(dú)厚的風(fēng)水寶地,怎能不出河圖洛書,怎能不使帝王流連忘返,以至渴望在此成仙飛天呢?</p><p class="ql-block"> 據(jù)史料記載,繼伏羲之后,歷代帝王都得到過河圖洛書昭示的治天下之韜略。登基之后仍在此修壇沉壁,祭天禪讓,以示君權(quán)神授,一統(tǒng)天下。自秦期以后的祭天儀式,雖有所中斷,但據(jù)唐代崔融的《武則天圣皇后哀冊文》又載:武則天“沉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蔚然向風(fēng)”。這抑或說明,唐朝的后續(xù)強(qiáng)盛也與武則天在此的祭天沉璧有關(guān)吧。 </p><p class="ql-block"> 我們還走進(jìn)神都山河洛壇下的女媧洞,恭恭敬敬地雙手合十,叩拜了人文始祖父母伏羲和女媧。真誠地期望她們能一如繼往地保佑懷抱中的鞏義繁榮昌盛,如日中天。</p><p class="ql-block"> 歲月的滄桑書寫著歷史,世間的風(fēng)云演繹著人生。在夕陽余輝的映照下,我們望著洛河岸邊的劉鎮(zhèn)華莊園,發(fā)出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喟嘆。</p><p class="ql-block"> 劉鎮(zhèn)華、劉茂恩兄弟二人,曾同任民國時期陜西、安徽、河南省政府主席和兩省督軍,可謂叱咤風(fēng)云,威震八方。然而,一萬多平方米的堡壘式豪華宅院,并沒能改變他們“與民為敵必亡"的命運(yùn)。相反,他建造的三層超前化、西洋式、圓形樓房,更加速了家業(yè)的敗落倒閉。用易學(xué)大師的話來說,他完全違反了伏羲八卦中“天地人合一”的基本原理,焉能不受到歷史的懲罰呢!</p><p class="ql-block"> 不過,他的“功績”,也算是為后人提供了了解民國歷史的教材和游覽思索之地。</p><p class="ql-block"> 河洛古國采風(fēng)到此結(jié)束。然而,黃河、洛水依舊奔騰不息,熱情地交匯,從容地渦旋著、詮釋著那清濁分明的奧秘……</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曹世斌,筆名春風(fēng),河南省小小說學(xué)會、詩詞學(xué)會、鄭州市作家協(xié)會、鞏義市作家協(xié)會、杜詩學(xué)會會員,喜歡用詩文謳歌新時代,弘揚(yáng)新風(fēng)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