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東光鐵佛寺在滄州市偏西南六十多公里的東光縣城郊,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始建于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寺內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佛,高8.2米,重48噸,為我國最大坐式鑄鐵佛像。</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以其紅色山門、紅色圍墻、紅色圓柱、紅色窗欞顯示出獨特的風采。寺內包括山門、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山門正中鑲嵌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鐵佛寺”,為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觀音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p> <p class="ql-block"> 大雄寶殿是寺內主體建筑,坐落在長34.7米、寬31.9米、高2.1米的臺基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高14米,為單檐歇山式。殿前有抱廈,檐下“大雄寶殿”金字匾額由溥杰所書,自然流暢。大殿正中面南端坐釋迦牟尼佛,完全由生鐵鑄成表面貼金,高8.2米,重48噸,兩側左為藥師佛,右為阿彌陀佛,后排依次站立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地藏菩薩。大殿東西兩廂對稱排列著十八羅漢。這些塑像如真人大小,泥塑全身,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大殿的紅色圓柱上,懸掛一對楹聯,上聯:“寶樹列祗圓護持大千世界”,下聯:“慈航登彼岸普濟百萬人天”,系原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孫軼青所書。</p> <p class="ql-block"> 佛像儀態(tài)端莊,慈眉善目。</p> <p class="ql-block"> 側面看大佛。</p> <p class="ql-block"> 大佛背面。</p> <p class="ql-block"> 羅漢塑像。</p> <p class="ql-block"> 祖師殿。</p> <p class="ql-block"> 福祿殿。</p> <p class="ql-block"> 福壽殿。</p> <p class="ql-block"> 圓通殿。</p> <p class="ql-block"> 準提殿。</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的傳說。北宋開寶五年,北方連降大雨,洪水泛濫,房倒屋塌。百姓們?yōu)榱似砬笊耢`的保佑,紛紛捐資出工,齊心欲鑄鐵佛。吳橋鎮(zhèn)一姓張的鐵匠,率工匠架熔爐鑄造鐵佛。當鑄鐵佛到頭部時,由于佛身高大,熔化的鐵水到頂部已近冷卻。一白須老翁走過來說:“要想佛鑄成,必須脖兒平。”工匠們不解其意,唯張鐵匠獨具慧心。他用土把鐵佛埋至頸部,熔爐架于其上,終于把佛頭鑄成了。當時廟宇取佛光普照之意“普照寺”,后改為“鐵佛寺”。民國25年(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鐵佛寺”。歲月荏苒,鐵佛寺歷盡蒼桑。</p> <p class="ql-block"> 凈慧塔。凈慧法師(1933年—2013年4月20日),中國佛教協會原副會長、河北省佛教協會原會長。后在四祖寺圓寂,享年81歲。</p> <p class="ql-block"> 古碑刻。</p> <p class="ql-block"> 古石料。</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東光鐵佛寺:穿越千年的心靈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剎鐵佛寺,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冀中大地上,散發(fā)著神秘而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望著鐵佛寺的山門,心中不禁涌起莫名的激動。山門正中,“鐵佛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的墨寶,筆鋒剛勁有力,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古寺的悠久歷史。走進山門,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面而來,仿佛塵世的喧囂瞬間被隔絕在外,只留下內心的寧靜與祥和。</p><p class="ql-block"> 沿著中軸線前行,首先來到天王殿,殿內供奉著彌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仿佛在以一種包容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位來訪者。彌勒佛背后的韋陀菩薩,手持降魔杵,神情莊重,守護著寺院的安寧。兩側的四大天王,個個威風凜凜,怒目圓睜,手中的法器,象征著風調雨順,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粗@些栩栩如生的神像,不禁感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用雙手賦予了佛像鮮活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穿過天王殿,便是觀音殿。觀音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上,面容慈祥,雙目微閉,仿佛在傾聽著世間眾生的疾苦。她手中的凈瓶,灑下的甘露,潤澤著每一個虔誠的心靈。殿內信徒們雙手合十,虔誠地跪拜在菩薩面前,默默許下自己的心愿。在這一刻感受到宗教的力量,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和希望,在面對生活的苦難時,有了堅持不懈的勇氣。</p><p class="ql-block"> 最讓人震撼的,當屬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鐵佛,高達8.2米,重48噸,為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鐵佛貼金,面容寬大,儀態(tài)萬方,靜靜地坐在高處。俯瞰著世間萬物。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慈悲與智慧,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繞著鐵佛緩緩踱步,仔細端詳著他身上的每一處細節(jié),那流暢的衣紋線條,精致的面部表情,無不展現出古代工匠們的高超藝術造詣。在鐵佛的周圍,還供奉著其它佛像,共同構成了一個神圣而莊嚴的佛教世界。</p><p class="ql-block"> 除了這些宏偉的建筑和精美的佛像,鐵佛寺內還有許多值得品味的地方。庭院布局錯落有致,古老的建筑與綠意盎然的園林完美融合,漫步其中,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蒼松翠柏間,偶爾傳來清脆的鳥鳴,為古寺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