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宮漁港:小島往來,煙火織就生活網</p> <p class="ql-block">在汕尾馬宮漁港,總有這樣一幅畫面:滿載著人的小漁船,突突突駛向遠方小島,那是市民們奔赴工作與生活的獨特通道,煙火氣順著海浪,在往返間悠悠散開。</p> <p class="ql-block">天還泛著魚肚白,漁港便開始蘇醒。準備前往小島的人們,或背著鼓鼓囊囊的行囊,或提著裝滿食材、工具的袋子,陸陸續(xù)續(xù)匯聚碼頭。阿伯熟練地把大紙箱搬上漁船,箱里是要給島上小店補貨的日用品;年輕小伙兒挎著工具包,腳步匆匆,島上的修繕活兒等著他;還有帶著孩子的母親,行李里塞著給島上長輩的特產,嘰嘰喳喳的童言,給清晨添了幾分活潑。大家雖目的地不同,卻因這趟小島之行,在碼頭上有了短暫交集,互相嘮兩句“今兒風浪小,船穩(wěn)當”,便算是開啟了一天的煙火序章。</p> <p class="ql-block">漁船發(fā)動,馬達聲打破漁港的寧靜。人擠在并不寬敞的船上,卻不覺得局促。海風帶著咸澀味兒撲面而來,吹亂了頭發(fā),也吹散了些許疲憊。有人靠著船舷,望著漸漸后退的漁港,想著島上等著自己的活兒;有人湊在一起,分享著城里剛聽說的新鮮事兒,笑聲隨著海浪晃啊晃。孩子們好奇地盯著海面,看小魚偶爾躍出水面,又“撲通”鉆進水里,那興奮勁兒,讓原本平淡的行程多了份童趣。這晃晃悠悠的航程,沒有旅途的匆忙,反倒像是一場帶著煙火氣的奔赴,把小島與漁港、工作與生活,緊緊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到了小島,漁船靠岸,人們魚貫而下。奔赴工地的,扛起工具就往施工現場走,鐵鍬與地面碰撞的聲響,在島上開店的老板,把貨物搬上貨架,整理整理門面,準備迎接往來顧客。而那些歸家的人,推開熟悉的門,喊一聲“我回來啦”,屋里立刻溢出飯菜香與親人的笑,煙火氣在小小的屋子里,熱烈地蒸騰起來。</p> <p class="ql-block">當夕陽染透海面,漁船又載著歸人返程。一天的辛勞、相聚的溫暖,都融在船艙里的歡聲笑語、輕聲交談中。漁港的燈火漸次亮起,等候的親人張望、相迎,小島與漁港的往返,兜住了生活的瑣碎與熱忱,讓煙火氣在這一來一回里,織成一張柔韌的網,網住了工作的踏實、生活的溫情,也網住了馬宮漁港獨有的、平凡又珍貴的日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