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計劃是在北京的東邊住宿,好在第三天早晨趕到金山嶺長城拍日出,因為北京的同學給我們訂的酒店在西五環(huán),我們的計劃只有改變,趕不上拍日出了。我們早晨七點從北京西五環(huán)出發(fā),沿著北五環(huán),到北京的東北角上京承高速(北京—承德的高速,也是G45大廣高速的一部分),這條高速路車流量太大了,車速根本跑不起來,在十點鐘才到達金山嶺長城處。這也是我們的第一個旅游景點。 金山嶺長城橫亙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與北京密云縣交界地帶的燕山支脈上,東接司馬臺長城,西連古北口長城,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 金山嶺長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為大將徐達主持修建。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將薊鎮(zhèn)總兵官戚繼光、薊遼總督譚綸在徐達所建長城的基礎(chǔ)上續(xù)建、改建。 金山嶺海拔700米,登山北觀群山似濤,東望司馬臺水庫如鏡,南眺密云水庫碧波粼粼。長城依山憑險,起伏跌宕于山水之間,形勢極為雄奇。是八達嶺、山海關(guān)、嘉峪關(guān)等地長城絕難媲美的。 頂著中午的頂光大太陽,我們還是努力爬上金山嶺長城。金山嶺長城西起歷史上著名的關(guān)口古北口,東至高聳入云的望京樓,全長10.5公里,沿線設(shè)有關(guān)隘5處,敵樓67座,烽燧3座,因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景觀奇特,建筑藝術(shù)精美,軍事防御體系健全,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 上面這張照片我發(fā)在太平洋電腦網(wǎng)的攝影博客里,非常榮幸在2017年被選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盧森堡大公國建交四十五周年》紀念封的封面圖片,下面是外交部集郵協(xié)會送給我的紀念封,紀念封下面是盧森堡駐華大使的簽名。 金山嶺長城蜿蜒曲折,視野開闊,雄偉壯觀。以前,去過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幾次,和金山嶺長城相比,我還是喜歡金山嶺長城,給人一種滄桑感,那些沒有修復(fù)的長城,才有歷史的厚重感在其中。金山嶺長城,不同于八達嶺的繁華,這里更顯得古樸而寧靜,充滿了原始的野性和壯美。長城宛如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間蜿蜒盤旋,每一步前行,都是一次視覺的盛宴。 金山嶺長城是現(xiàn)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長城,被專家稱之為明長城之精華。依山設(shè)險、憑水置塞,雄城起伏似鋼墻鐵壁。雕樓林立,如甲兵護衛(wèi),“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以其視野開闊、敵樓密集、建筑防御體系功能奇特而著稱于世。 我們在長城上歡呼雀躍,留下了我們花甲之年的紀念照。不到長城非好漢,金山嶺長城,我們來了! 踏上金山嶺長城的城墻,走在沒有完全修復(fù)的長城上,我看見了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也看見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奮斗史與民族精神。一首元代詞人薩都滿的詞賦,表達我的心境;《木蘭花慢·彭城懷古》:“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玉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yīng)不到江東??沼悬S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漢家陵闕起秋風,禾黍滿關(guān)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厥谆某切比眨袡谀克惋w鴻。 金山嶺長城蜿蜒曲折,視野開闊,雄偉壯觀 ?!敖鹕綆X-司馬臺長城”被2010年第11期《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十大秋色的第七名。文章中寫到:長城是世界上最奢侈的山際線,是最唯美的觀景臺,也是最深刻的歷史廢墟??撮L城之美有太多的角度,它的美,多少文字也難以盡言。 從烽火臺里望長城內(nèi)外、崇山峻嶺。登上金山嶺長城,傾心感受古長城的壯美與雄渾,便可體會一個民族的偉大與豪邁。 長城的磚塊厚重,仿佛在訴說歷史的滄桑,磚塊雖巨,卻承載著歷史的厚重,道路的破敗、磚塊的不完整,以及那坍塌的城樓,長城逐漸展現(xiàn)出其滄桑的一面。它仿佛一條黑龍,歷經(jīng)風雨,鱗片也被歲月侵蝕。金色的余暉灑落在長城上,我們激動不已,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金戈鐵馬的年代。此刻的長城,仿佛擁有了生命,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