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對于新時代的年輕人,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我們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有根本性的區(qū)別。新一代的年輕人,不是攢一個存三個,而是有一個花三個。還美其名日:這叫超前消費。他們這些年輕人,以花貸款,倒銀行卡還帳為光榮。人家年輕人說我們這些老人兒:O∪t啦。</p><p class="ql-block"> 我們承認,我們這一代受毛澤東教育培養(yǎng)的人,有著良好的勤儉持家的好習慣。我們不會提前消費,我們也不會為了裝面子,而去貸款。有多大經(jīng)濟實力,辦多大事兒,沒有這個財力基礎,硬撐著去消費,造成巨大還款壓力,真沒這個必要。</p><p class="ql-block"> 過日子,也一樣。有些能用的,不怕舊,只要能用就好。我認為,這是中國人良好的節(jié)儉傳統(tǒng)美德。我見過幾個年輕人,穿鞋,一定要穿世界名牌兒,他那一雙鞋要花三千元。我花幾百元,買一雙鞋,就很知足了。出外旅游也一樣,有一個干凈、安靜的睡覺地方,就行了。所以,我和肖燕,在外旅游,一般也就住二、三百元的酒店。舍不得在這方面,花個一千、兩千,住超豪華品牌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可能就是由于我們過節(jié)儉日子過慣了,我們認為這一切很正常。所以,我們收拾鞋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三雙鞋,需要修理。</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來到秦皇島市建國路四季青小商品市場斜對面兒,河邊兒一個修鞋攤位,找到了在這兒堅持二十年的修鞋匠。</p><p class="ql-block"> 說起修鞋匠,我們七、八十年代,我們周邊就有很多修鞋匠。</p><p class="ql-block"> 修鞋匠的存在是那個年代的寫照,到又是老百姓生活拘謹?shù)谋憩F(xiàn)。</p><p class="ql-block"> 要說修鞋匠的辛苦,我總覺著他們不同于背糞工,有別于瓦匠工,區(qū)別于送煤工。修鞋的是坐著干活,您說不累吧,是不可能的。不信您在一個地方坐上一天試試看。</p><p class="ql-block"> 就是這樣的季節(jié)你就受不了。夏天即使躲在陰涼的地方那還是一身汗,冬天再躲找太陽底下也是打著哆嗦的。</p><p class="ql-block"> 最遭罪的是人們不把這修鞋匠當人看!因為他們認為修鞋匠不代表工人階級。修鞋匠遭到人們白眼,認為他們低人一等。</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說過: 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我們有些什么不好的東西舍不得丟掉呢?</p><p class="ql-block"> 劉少奇主席接見掏大糞工人代表時傳祥時也說: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職務高低,貴賤之分。</p><p class="ql-block"> 社會應該給這些最低層、最辛苦的人群,給予崇高的尊重。他們的辛苦勞動,換來了干凈的環(huán)境。他們的辛苦勞動,換來了舊物變新用。他們是社會勞動分工的一個重要部分,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應該對修鞋匠、環(huán)衛(wèi)工人、送快遞工人、司機、裝修工人、搬運工、飲食行業(yè)的廚師等,充分地給予尊重。當他們,為您服務以后,您應該尊敬地說一句:謝謝!您辛苦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個不起眼兒的修鞋攤兒,一位七十四歲的老師傅,在這里堅守了二十年。他話語不多,一臉微笑。在他的笑容里,透著對人的真誠與善良。正是由于這份真誠與善良,使他與周邊老街坊們有著良好的人際關系。</p><p class="ql-block"> 修鞋匠低頭干活,手藝精湛,收費極低,自然成了最好的廣告,街坊四鄰聞名,都到老師傅這修鞋攤修鞋,告口碑宣傳,也吸引了大量回頭客和新顧客。</p> <p class="ql-block"> 您看!修鞋匠老師傅的認真工作狀態(tài)。我感覺,修鞋匠就是工程師和藝術大師,完美地融合了這份工作的技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p><p class="ql-block"> 1. 作為工程師:</p><p class="ql-block"> 問題診斷與分析: 工程師首先要理解系統(tǒng)哪里出了問題。修鞋匠也一樣,需要像偵探一樣仔細檢查鞋子:是鞋底磨損、開膠、斷裂?是鞋面撕裂、劃傷?是內襯破損?是鞋跟歪斜?需要精準找出“病灶”。</p><p class="ql-block"> 理解結構與功能:工程師需要掌握機器或建筑的結構原理。修鞋匠必須深刻理解不同鞋款(皮鞋、運動鞋、高跟鞋、靴子等)的構造、材料(皮革、橡膠、織物、合成材料等)特性以及各部分的功能連接方式。</p><p class="ql-block"> 解決方案設計:工程師設計修復或改進方案。修鞋匠需要根據(jù)損壞情況、鞋子材質、客戶需求和預算,構思最合適、最牢固、最經(jīng)濟的修復方案:是用膠粘、線縫、打釘、更換部件,還是組合多種方法?</p><p class="ql-block"> 精確執(zhí)行與技術運用:工程師需要精確施工。修鞋匠運用各種專業(yè)工具(縫紉機、打磨機、釘錘、各種膠水、特殊縫線等)進行精細操作:切割、打磨、粘合、縫合、釘釘、更換鞋底/鞋跟等。每一步都需要精準度和熟練度。</p><p class="ql-block"> 功能性修復:最終目標是恢復或提升物品的功能。工程師讓機器重新運轉,建筑恢復穩(wěn)固;修鞋匠的核心任務是讓鞋子重新變得舒適、耐穿、安全,恢復其保護腳部和行走的基本功能。</p><p class="ql-block"> 2. 作為藝術大師:</p><p class="ql-block"> 材料美學與處理:藝術家懂得材料的特性和美感。修鞋匠需要對皮革等材料的紋理、顏色、延展性有深刻理解。修復不僅僅是功能恢復,還要盡可能恢復或保持鞋子的外觀美感。</p><p class="ql-block"> 例如:</p><p class="ql-block"> 修補破洞時,要巧妙縫合或使用補丁,力求顏色、紋理匹配,做到“天衣無縫”或形成有美感的裝飾。</p><p class="ql-block"> 更換部件(如鞋跟、鞋底)時,要考慮款式、顏色與原鞋的協(xié)調性。</p><p class="ql-block"> 清潔、上色、拋光等工序,極大地影響著鞋子修復后的整體觀感。</p><p class="ql-block"> 手工技藝的精湛:許多修復工作需要極其精細的手工,比如手縫、雕刻鞋跟、塑造鞋頭形狀等。這種手工藝本身就帶有藝術性,體現(xiàn)著匠人的經(jīng)驗和審美。</p><p class="ql-block"> 化腐朽為神奇”的創(chuàng)造力:最頂尖的修鞋匠不僅能修復,有時還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讓舊鞋煥發(fā)新生,甚至賦予其獨特個性。這需要超越單純修復的審美眼光和創(chuàng)造力。</p><p class="ql-block"> 對“作品”的珍視:藝術大師珍視自己的作品。優(yōu)秀的修鞋匠理解一雙鞋對主人的意義(舒適感、情感價值、經(jīng)濟價值),會像對待藝術品一樣用心去修復它,力求完美。</p><p class="ql-block"> 總結來說:</p><p class="ql-block"> 修鞋匠是腳部裝備的“工程師”,他們運用材料科學、結構力學和精密技術,診斷故障,設計解決方案,精確施工,恢復鞋履的核心功能——保護與行走。</p><p class="ql-block"> 同時,他們也是皮革與線條的“藝術大師”,憑借對材料的深刻理解、精湛的手工技藝和獨特的審美眼光,在修復中追求視覺的和諧與美感,甚至賦予舊鞋新的生命與個性,讓實用之物也承載著匠心之美。</p><p class="ql-block"> 這個稱呼不僅是對他們技能的認可,更是對他們所代表的匠心精神—— 將實用技術與審美追求完美結合—— 的最高贊美。</p><p class="ql-block"> 您下次看到街角的修鞋匠,不妨帶著這份敬意去看待他手中的工作和那一雙雙等待“重生”的鞋子。</p> <p class="ql-block"> 修鞋匠,不但修鞋,還修包包。一位女士拿來一個包包,修鞋匠認真地進行縫補,修舊如新,這位女士特別高興。</p> <p class="ql-block"> 修鞋匠腳下,好多人,把鞋放到這兒修,他們去上班兒,下班后再來取。</p> <p class="ql-block"> 您看我這雙運動鞋,是去年,兒子和兒媳回北京時,給我買的。我和肖燕去內蒙古大草原,在爬大青山時,不小心,被石頭劃破。</p><p class="ql-block"> 老師傅找了一塊藍布,用膠粘在里面兒,又用縫紉機反復扎了幾遍。哎!俢好了,鞋上沒洞了。</p> <p class="ql-block"> 這是肖燕一雙運動時涼鞋,在內蒙古錫林郭勒時,鞋底兒膠掉了。這次拿給老師傅,老師傅先用膠粘上,又用線縫上。</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雙白色運動鞋,鞋跟兒,走偏了。老師傅用掌釘上,走路時,鞋跟兒平了。</p> <p class="ql-block"> 我這雙運動鞋,是二零一四年,小軍向我推薦才買的,己穿了十一年了。</p> <p class="ql-block"> 我這雙鞋,找修鞋匠修了好幾次,現(xiàn)在還能穿。肖燕勸我把這鞋扔了,我說,還能穿兩年。</p><p class="ql-block"> 我寫了修鞋匠的故事,您可能也有同樣經(jīng)歷,您也寫出來吧,可能這是小事兒,但這是社會上最光亮的閃光點。讓我們點亮閃光點,讓社會在溫暖的光輝中,互相關心,互相溫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王立和 筆名:然趣 </p><p class="ql-block"> 歡迎您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找《然趣新浪博客》。</p><p class="ql-block"> 您也可以,下載《美篇》軟件,找《然趣美篇文章》,目前有369萬人,在這個平臺上,閱讀我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我推薦:您上《荔技網(wǎng)》,找《女兵晨讀》,聽李衛(wèi)老師,在網(wǎng)上廣播電臺,講述動聽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