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8月15日上午八點,我與兩位好友相約乘地鐵前往首都博物館,探訪“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參觀該展需要提前預約,我們是在“首都博物館”公眾號上提前一周預約的。這次展覽不僅讓我們領略了南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讓我們對“土生華人”這一融合多元文化的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展覽以豐富的文物、服飾、生活器具和圖文資料,展現(xiàn)了峇峇娘惹社群的歷史淵源與文化傳承。從早期中國東南沿海移民下南洋,到與當?shù)匚幕诤闲纬瑟毺氐摹癙eranakan”文化,這段跨越數(shù)百年的歷史被娓娓道來。展廳中,精致的珠繡鞋、華麗的娘惹瓷器、繁復的頭飾與服飾,無不體現(xiàn)這一文化群體在生活美學上的極致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展之余,我們還參觀了樓上的“老北京民俗展”,浮雕作品中描繪的老北京胡同生活場景與四合院風貌,與峇峇娘惹文化展形成了奇妙的時空對話。</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繼續(xù)在博物館內(nèi)溜達參觀,有電子頻幕在播放1949年10月1日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時的情景,聆聽了毛主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在天安門城樓上的講話,觀看了戲曲類展品和有關北京奧運會的展品,還有八十年代的布景展,感覺好親切好熟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后,我們步行至長安商場,品嘗了地道的“小吊梨湯”,正好朋友的生日,我們一起祝賀她生日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我們聚餐后 ,在長安街上漫步,回味這場文化之旅的點滴。我們綠色出行,坐公交回家,路過天安門時,目光觸及那抹沉穩(wěn)的朱紅與莊嚴的城樓,心便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六百年的風雨、民族的興衰、時代的吶喊,仿佛都凝結在這方磚漢玉之間,無聲訴說著滄海桑田。那一刻,只覺得自己是時間長河里一粒微塵,唯有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