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我懷著沉重而復雜的心情,與老伴一起觀看了電影《南京照相館》。這部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殺為背景,從吉祥照相館這一微觀視角,以獨特而深邃的筆觸,剖開了那段被鮮血浸染的黑暗歷史,展現(xiàn)了普通人從求生到覺醒的轉變。觀看《南京照相館》,我仿佛置身于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觸摸那段沉重而悲愴的歷史,與電影中的人物一同經(jīng)歷了苦難與希望。電影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國人的家國情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觀影讓我對侵略者的罪行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和認識。</b><span style="font-size:22px;">影片最令我窒息的是將南京大屠殺那慘絕人寰的景象呈現(xiàn)在了面前。南京城陷落后,日軍端著剌刀滿街隨意殺人,那被屠殺的平民、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們、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畫面,仿佛穿越時空,將我?guī)Щ氐侥莻€黑暗的時代。那堆積如山的尸體,血流成河的街道,被大火吞噬的房屋,無不讓人觸目驚心。日軍拍出的照片,是同胞被槍殺、活埋,婦女遭凌辱的場景,臭名昭著的日軍“百人斬比賽”、“剌刀挑嬰兒”等暴行被還原。當看到日軍將成千上萬手無寸鐵的平民趕到江邊開槍掃射,當看到中國平民被日軍裝入布袋滾落江中,當看到中國婦女被日軍強暴后絕望的眼神,我的內心充滿了憤怒和悲痛。我無法想象,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我們的同胞們經(jīng)歷了怎樣的痛苦和磨難。他們的生命被無情剝奪,他們的尊嚴被肆意踐踏,而這一切是因為日本侵略者的貪婪和殘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令人心悸的是影片對侵略者篡改歷史的揭露。影片中,日軍一邊屠殺平民,一邊擺拍“親善照”,強迫受害者擺成“幸?!钡淖藨B(tài),在槍口下強顏歡笑,妄圖用這些虛假照片美化他們的侵略行徑,欺騙世人。侵略者這種影像暴力比物理暴力更陰險,它不僅要消滅中國人的肉體,還要篡改侵華的歷史,用文明的表象包裹反人類暴行,在幸存者的傷口上覆蓋虛假的歡愉圖景。這種相機與槍炮加持,疊加了日軍侵華的殘暴罪行。這些,不僅讓我看到了日軍的兇狠、殘暴,而且看到了日軍的虛偽、狡詐與道貌岸然,從而對侵略者的罪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普通人在歷史洪流中的覺醒與擔當。</b><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觀影過程中,我既感到悲憤,又佩服吉祥照相館內的幾位普通人。南京陷落后,躲在吉祥照相館里的七個小人物,為求自保,被迫幫日軍攝影師沖洗底片,卻意外發(fā)現(xiàn)了日軍屠城的罪證照片。于是,他們的命運便與揭露真相緊緊綁在了一起。他們從最初只想活命,到后來為守護正義和真相而戰(zhàn),逐步完成了從求生到覺醒的蛻變。為了守護并轉送日軍的罪證照片,他們齊心協(xié)力,與日軍斗智斗勇,將照片、底片藏于墻縫、衣服、郵包。盡管面臨著日軍的殘酷迫害,依然沒有放棄對正義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這個過程中,照相館金老板為了保護侵略者的罪證,冒險保存底片,不斷與日軍周旋。郵差阿昌從最初見了日軍就縮肩哈腰,在目睹了侵華日軍的暴行后,毅然投入到反抗日軍的行動,冒死將底片縫進郵包。王廣海雖然在日軍的脅迫下?lián)畏g官,但他的內心始終在掙扎,最終選擇了正義的一方。在“七人兩證”的生死抉擇面前,他們仍不忘誓死保護底片證據(jù)。最后,戲班弱女子林毓秀,鐵肩擔重任,成功將日軍施暴的照片、底片送出城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些普通人物,開始時只是為了求生,身軀在黑暗中顫抖,心中卻燃燒著熊熊的火焰,到后來如同勇敢的戰(zhàn)士,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這是對真相的守護,對正義的信仰,最終成為歷史真相的捍衛(wèi)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國家的忠誠和擔當。這些轉變并非英雄主義的神話,而是良知對生存本能的壓倒性勝利。當宋存義這個曾經(jīng)的“逃兵”用城墻磚砸死日本軍官時,磚塊碎裂的粉塵在陽光下飛揚,像無數(shù)個中國人被壓抑的怒火終于爆發(fā)。我從這些普通人的行為中感受到了中國人的血性和勇氣。我深深感到,歷史不僅是由少數(shù)英雄書寫的,也是由千千萬萬個在絕境中依然有著強烈的家國情懷的普通人共同鑄造的。在黑暗的背景下,在極端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這些普通人展現(xiàn)出的良知和人性的光輝顯得尤為耀眼。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力量源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最令我感動的是幾位普通人離別時集體留影的一幕。</b><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相館的幾位普通人在生死離別之際,還在照相館的背景布前集體留影。金老板逐一拉開背景布,展示出了從北平故宮到杭州西湖,從武漢黃鶴樓到萬里長城等各地風景……那時,祖國的大好山河在戰(zhàn)火中已經(jīng)滿目瘡痍。這幾位普通人眼中閃爍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一起念著這些地名,透過背景布,最后一次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北平故宮,如一位沉默的老者,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天津勸業(yè)場,熱鬧繁華,是商業(yè)的搖籃;上海城隍廟,香火繚繞,承載著百姓的信仰。最終,畫面定格在萬里長城之上,那蜿蜒如龍的長城,是堅韌不屈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脊梁。眾人一聲“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吶喊聲,如同一道閃電,穿越時空,激蕩著每一個人的心靈。這句話不是口號,而是普通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感。他們或許沒有能力上戰(zhàn)場殺敵,但他們知道,那些山河,腳下的土地,是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是無數(shù)人安居樂業(yè)的見證,一寸都不能丟。我從幾位普通人的身上真切感受到了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即便身處至暗時刻,這份情懷也未熄滅,反而更加熾熱。這一刻,我的心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結尾,當看到那些保存下來的照片成為審判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的關鍵證據(jù)時,我心中感到極大的欣慰。這些照片不僅是對歷史的見證,更是對那些犧牲者的告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影院,回到現(xiàn)實,看著如今繁華和平的景象,覺得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傷疤不能被遺忘,《南京照相館》如同一盞明燈,提醒我們“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銘記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守護真相,珍惜當下,汲取力量,不讓悲劇的陰影再次籠罩我們的家園。當今,我們雖然遠離了戰(zhàn)爭的硝煙,但依然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危機意識和責任擔當永遠都要記在心上。有國才有家,不管從事何種職業(yè),我們都是中華兒女,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我們能做的。讓我們燃起萬家燈火,助力盛世中華!</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8月1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圖片源自網(wǎng)絡)</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