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貴州梵凈山——黔湘游(12)

一鳴驚人

<p class="ql-block">  貴州梵凈山,是我國著名的自然保護區(qū)和佛教圣地,位于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印江縣、松桃縣三縣交界處,屬武陵山脈,是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的過渡地帶,其最高峰鳳凰山海拔2572米。</p><p class="ql-block"> 梵凈山懸崖眾多,石峰林立,從山腳到山頂有近2000米的絕對高差,被譽為:“貴州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正式載入史冊,始于漢代,《漢書地理志》稱為“三山谷”,唐代改稱“辰山”,宋代稱“思邛山”,佛教傳入,逐漸成為佛教名山,被稱“彌勒道場”,清初稱為“月鏡山”、“卓山”。</p><p class="ql-block"> 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p><p class="ql-block"> 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qū)網(wǎng)格成員”;</p><p class="ql-block"> 2018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定為我國第13個“世界自然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被評為國家級5A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梵凈山豐富的自然風光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地質(zhì)演化活教科書”。</p>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6日,我們一行人從貴州鎮(zhèn)遠出發(fā),游覽了梵凈山。</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游覽線路是:</p><p class="ql-block">梵凈山景區(qū)東門購票進入→坐擺渡車到索道下站→轉(zhuǎn)乘觀光索道上山至索道上站→沿森林棧道步行上山→到達標志性景點蘑菇石→往西步行至承恩寺、普渡廣場→等待叫號爬山上新金頂(紅云金頂)→沿西路下山經(jīng)普渡廣場、天街步行至索道上站→乘索道下山→再坐觀光車返回景區(qū)東門→出山門結(jié)束梵凈山游覽。</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梵凈山自然景觀中被稱為“萬卷書”的景點,層層疊疊的巖石,形似堆積的書籍,非常獨特。</p><p class="ql-block"> 相傳唐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回來,曾專程到梵凈山拜謁彌勒大佛,將至紅云金頂時,卻因白龍馬偶失前蹄,撒下一疊佛經(jīng),經(jīng)書落地生根,便成就了今天梵凈山一絕——“萬卷書”。</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的標志性景點——蘑菇石。</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索道上站步行至蘑菇石景點,這一段路走的實在是累??!天空還時不時的飄著小雨,原本一行十幾人走到這里,只剩下四個屬猴的人(今年也都70歲了),其余的人都原路返回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蘑菇石:為砂質(zhì)板巖和石英砂巖的方形石柱,由一正方形巨石錯位覆蓋在另一長方形巨石上,因該石柱上大下小,形似蘑菇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這塊奇特巖石高約10米,歷經(jīng)14億年風霜雨雪而?立不倒,今天已成為梵凈山的象征之一、標志性景點。</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山上時,天氣是時晴時陰,從不同的角度拍攝蘑菇石,時隱時現(xiàn),有時清晰有時模糊,鏡頭里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  遠遠望去的山頭是老金頂,海拔高度2494米。</p><p class="ql-block"> 老金頂,古稱“月鏡山”,為何稱月鏡山呢?</p><p class="ql-block"> 一是因為老金頂山巖石能產(chǎn)生“月鏡”現(xiàn)象而得名,傳說在風清月白之夜,人們在老金頂每取一面石板,都可以照出自己清晰的影像;</p><p class="ql-block"> 二是因為在月光下,老金頂石壁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彌勒佛為眾生說法的圖像。</p><p class="ql-block"> 老金頂上建有燃燈殿,供奉燃燈古佛。(燃燈古佛屬過去佛之一,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復不為用。)</p><p class="ql-block"> 由于著急去爬天空之城(新金頂),故放棄了登頂老金頂。</p> <p class="ql-block">  在老金頂山腳,有一塊敕賜碑。</p><p class="ql-block"> “敕賜碑”全稱《敕賜重建梵凈山金頂序》,碑高2.9米,碑寬1.51米,碑上方陰刻“敕賜”二字,故名敕賜碑。</p><p class="ql-block"> 敕賜碑內(nèi)容:明朝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承蒙神宗皇帝詔書,由戶部郎中李芝彥執(zhí)筆,詳細記錄了梵凈山的地理位置、山形地貌、歷史傳說、佛教興衰等,碑文悉為楷書,計1349字,其中序文835字,附文514字。</p><p class="ql-block"> 敕賜碑是梵凈山的鎮(zhèn)山之寶。</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梵凈山的新金頂(即紅云金頂)。</p><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梵凈山的標志性景點,山峰直立,頂部常有云霧繚繞,景色壯麗。</p><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海拔高度2336米,是梵凈山三座金頂中最險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新金頂被稱為“紅云金頂”,是因為晨間經(jīng)常被紅云瑞氣圍繞,有鴻運當頭的寓意,因此被稱為紅云金頂,諧音即“鴻運金頂”。</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承恩寺。</p><p class="ql-block"> 該寺建于明代,為彌勒道場核心寺廟,俗名“上茶殿”,有正殿三間,門額上有陰鐫“敕賜承恩寺”5個字,兩側(cè)配殿8間,整個寺廟維修一新。</p><p class="ql-block"> 承恩寺建于山上,下臨1000多米深谷,邊上即是普渡廣場,舉目四眺,百里風光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普渡廣場。</p><p class="ql-block"> 由于紅云金頂山頂路險難行,為控制上山頂?shù)挠慰?,實行預約制,每隔二十分鐘,放100個人上去,所以普渡廣場也成了分流客人場所,有桌椅板凳茶水供休息等待。</p><p class="ql-block"> 我們預約的是2300多號,從老金頂方向走到這里,上山的人才放到1200多號,在我們前面要上山頂?shù)挠慰瓦€有</p><p class="ql-block">1000多人,只能在此耐心等待叫號。</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云霧稍退時拍攝的老金頂方向,近處右手邊是承思寺,遠處隱隱約約可見蘑菇石。</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點多鐘,終于輪到我們上山。 我們四個老翁,邁著堅實的步伐,隨著上山隊伍,向著紅云金頂沖鋒。</p><p class="ql-block"> 梵凈山紅云金頂,山峰直立,游人一般是從北坡上,南坡下,這是北坡上山途中的臺階。</p><p class="ql-block"> 要去山頂,只有一條路可上,從普渡廣場到紅云金頂,雖然落差只有90多米,但上山之路只能容一個人走,其中有一段坡度接近于垂直,道路險峻,所有游客只能是手腳并用,幸虧路兩邊有鐵鏈可供游人雙手抓扶,一步一步艱難地往上爬。</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紅云金頂半山腰的一處石穴,前人建成石屋,里面供奉觀音菩薩,名為“觀音洞”。</p><p class="ql-block"> 觀音洞外有一塊報恩石,石上刻有“無德不報”。</p><p class="ql-block"> 相傳觀音洞有求子靈驗的說法,絕壁上還有一處天然泉眼,稱作“定心水”,而定心水的清泉為古人登頂前祈福所用。</p> <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劈開新金頂(紅云金頂)的“金刀峽”。</p><p class="ql-block"> 金刀峽形成于14億年前的地質(zhì)運動,是一條天然裂縫,垂直高差94米,最窄處不足1米,兩側(cè)崖壁如刀劈斧削,被稱為“一線天”。</p><p class="ql-block"> 金刀峽裂縫將新金頂孤峰一分為二,金刀峽壁上刻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題記游詩一首。</p> <p class="ql-block">  金刀峽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相傳新金頂(即紅云金頂)原是一塊完整的孤立石柱,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都看中了此地,都想作為自己的修行之地。二佛爭執(zhí)不下,就上天宮告御狀,玉皇大帝用金刀將金頂劈為二半,各分一半給釋迦、彌勒二佛,平息二佛糾紛。</p> <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上的“天空之橋”,也名“天仙橋”。</p> <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海拔高度2336米。</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紅云金頂上的“天空之城”。</p><p class="ql-block"> 在很小的山頂建有二殿,南面為釋迦牟尼佛殿,北面建有彌勒佛殿,二殿之間有天仙橋相連。</p><p class="ql-block"> 二殿建于明朝,二殿前各立有一塊屏風,二殿后各有一塊巨石,名為“曬經(jīng)臺”、“說法臺”。</p><p class="ql-block"> 由于二殿建于山頂,為防風二殿屋頂均覆蓋有單塊重約8公斤的鐵瓦。</p> <p class="ql-block">  殿門前對聯(lián):“江山如此多嬌”</p> <p class="ql-block">  “風景這邊獨好”。</p> <p class="ql-block">  殿門前對聯(lián):“時觀雷雨生峰底”</p> <p class="ql-block">  “欲摘星辰置掌中”。</p> <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天仙橋凌空飛架,從不同角度拍攝,都有一種“會當凌絕頂”的氣勢,有古詩云:</p><p class="ql-block">“兩峰高插翠微顛,鬼國名山自古傳。</p><p class="ql-block"> 舞鳳昂頭翔蔽日,游龍翹首嘯吞煙。</p><p class="ql-block"> 金刀劈破佛分殿,鐵索牽扶人上天。</p><p class="ql-block"> 轉(zhuǎn)眼風云相會處,平空移步作神仙?!?lt;/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的云霧景觀:</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云層通常在1800-2200米處高空,隨著氣流升高,云霧升到山脊后,隨即越過山脊向下涌動,形成如同瀑布一樣的云瀑奇觀。</p><p class="ql-block"> 當氣象條件適宜時,陽光透過上方的云層或薄霧中的微小水珠,發(fā)生衍射,在金頂附近形成大型“佛光”。</p><p class="ql-block"> 當陽光強烈且云霧較濃、彌漫較寬時,可形成直徑達20-80米的半圈佛光,極具觀賞價值。</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從南坡下山途中經(jīng)過的“凈心池”。</p><p class="ql-block"> 凈心池水清澈見底,十分清涼,由背靠的石壁天然滴水補給,池邊立有觀音菩薩塑像,自古從西往上朝山拜佛之人,上到此處,皆飲水洗面或挽袖凈手,排除雜念,參拜觀音,以示虔誠與凈心。</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了梵凈山,山腳下景區(qū)門口,有很多民宿,我們就在梵凈山景區(qū)門口的梵塵酒店住下休息。</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得名于“梵天凈土”,海拔高度兩千米以上的山峰二十余座,最高峰鳳凰山2572米,老金頂2494米,新金頂(紅云金頂)2336米,我們才爬了一個孤峰紅云金頂,就感覺非常之累了,年齡不饒人??!</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又發(fā)現(xiàn)了“沒人疼就來爬山吧,爬完全身都疼”,真理,絕對的真理,誰不承認,那就來試試吧。</p> <p class="ql-block">  梵凈山,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這里峰林縱橫,地貌奇特;</p><p class="ql-block"> 梵凈山,世界最大彌勒金佛供奉地,我國第五大佛教名山,千百年來一直是佛教徒崇拜的神山、圣山。</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們普通游客,進一步領悟了佛教的三世佛理論:</p><p class="ql-block"> 老金頂上供奉的燃燈古佛,代表過去,即代表一個人的少年,那就是過去不可回歸;</p><p class="ql-block"> 新金頂上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征現(xiàn)在,即代表一個人的青年,那就是今天可以把握;</p><p class="ql-block"> 紅云金頂供奉的彌勒佛,預示未來,即代表一個人的老年,那就是未來可以期許……</p><p class="ql-block"> 從2025年5月8日至16日,黔湘游貴州山水部分,就游覽結(jié)束了,“把愛留在梵凈山”。</p><p class="ql-block"> 未來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昂起頭,挺起胸,保身體,擁健康,有質(zhì)量,渡晚年。</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湘西“鳳凰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