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柯思嘉</p><p class="ql-block">美篇號:768298</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8日 晴</p><p class="ql-block"> 東極島的浪是有記性的。它記得1942年深秋的那個黎明,"里斯本丸"號在東海的浪濤里斷裂時,金屬扭曲的哀鳴;記得2號船艙里,99歲丹尼斯·莫利鏡頭前仍在顫抖的記憶——"燈滅了,只有恐慌";更記得幾百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身影,駕著小漁船撞開晨霧,把"救人一命,天上一星"的老話,縫進(jìn)了槍林彈雨里。</p> <p class="ql-block"> 方勵的鏡頭追著浪痕走了八年。從東極島老漁民皴裂的手掌間,拾起那句"海底有沉船"的碎語;執(zhí)著地找到偏離歷史坐標(biāo)36公里海底、沉睡的里斯本丸船體。他帶著5500萬的投入和1000多份尋訪記錄,把散落的時光一片片拼起來:英國士兵約翰家書里"想和中國女孩結(jié)婚"的溫柔,中國姑娘謝絕撫恤金時"該給約翰母親"的坦蕩,還有維尼記憶里父親反復(fù)說的"是中國漁民改變了一切"。這些碎片落在膠片上,成了會流淚的光。</p> <p class="ql-block"> 最動人的從來不是宏大的敘事。是東極島幾百個漁民,在日軍槍口下把384個生命拉上岸時,船槳劃破海面的聲響;是他們把3名戰(zhàn)俘藏進(jìn)礁石縫,用一個月時間輾轉(zhuǎn)護(hù)送時,粗瓷碗里溫?zé)岬拿字啵皇呛芏嗄旰?,幸存者后代對著鏡頭鞠躬時,眼里映出的、當(dāng)年漁民們頭頂?shù)耐黄恰?lt;/p> <p class="ql-block"> 方勵說要"搶救歷史",可歷史哪里需要搶救?它早被這些樸素的善意腌成了鹽,藏在東極島的漁火里,藏在700多個得以延續(xù)的家庭故事里。當(dāng)銀幕上漁民的小船一次次沖向沉船時,觀眾的眼淚落進(jìn)黑暗里——那不是悲傷,是看見光的震顫:原來83年前,真的有人把"救命"這兩個字,活成了海上最亮的星。</p> <p class="ql-block"> 影片感人,我花了2個多小時,是在手機(jī)上看完此片的,未了我還測了一下家到東極島的直線距離,150公里。當(dāng)然行駛距離遠(yuǎn)遠(yuǎn)不止,我想擇日去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8日晨草于藝泰一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