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熹微時,琬寶背著火烈鳥背包,在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準備踏上從漳州開往福州的動車——-這趟穿越閩南到閩中的旅程,就此鋪展成三代同游的溫馨畫卷。</p> <p class="ql-block"> 琬寶堅持要自己刷票進站。她將身份證貼近閘機的感應區(qū),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屏幕,仿佛在等待一場神秘的儀式完成。當“滴”的一聲響起,她歡呼雀躍,像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 在候車區(qū)第三車廂位置等著,須臾,高速列車緩緩行駛至站臺。</p> <p class="ql-block"> 到了福州站,又乘坐地鐵到東街口,走一會兒就來到了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發(fā)軔于晉朝,成形于唐、五代,完善于兩宋,鼎盛于明清,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館”。三坊七巷以南后街為中軸,西側(cè)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東側(cè)七條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合稱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 南后街,北起楊橋路口,南至吉庇路達澳門橋,全長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內(nèi)“三坊七巷”的中軸。它的東側(cè)有七巷,西側(cè)有三坊,是從福州三坊七巷興起至民國期間主要的商業(yè)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賈云集。</p> <p class="ql-block"> 林覺民·冰心故居,該故居原系林覺民祖輩七房人家(包括林長民)聚居處。林覺民廣州起義殉難后,林家避禍遷離,房屋讓售予冰心祖父謝鑾恩。謝家一直住至20世紀50年代。冰心十一二歲時曾居此。</p> <p class="ql-block"> 在冰心和林覺民故居門前,琬寶跟爺爺說想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路在腳下延展,紅燈籠在頭頂搖曳,琬寶仰頭望著那些古色古香的牌坊,仿佛穿越回了舊時光。她牽著奶奶的手,一邊聽爺爺講那些關于坊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琬寶探頭想看書上的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 黃巷,在塔巷之南。隔著南后街,與衣錦坊東西相聯(lián)。據(jù)閩志載,晉永嘉二年(308年),固始人黃元方(280—375年)又名允字彥豐避亂入閩,落戶于福州南后街,故稱黃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書郎黃璞(837—920年)退隱歸居這里。</p> <p class="ql-block"> 琬寶對雕刻工藝很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 琬寶站在林祥謙烈士雕像前,眼神專注而認真。她聽著奶奶講述這位烈士的事跡,時不時點頭,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致敬。陽光灑在雕像上,也灑在琬寶的臉上,她輕輕伸手,仿佛想觸摸那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 琬寶在奶奶的配合下,面對著烈士宣傳墻宣誓。</p> <p class="ql-block"> 二位女士在一家展示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攤位前挑選商品,攤位上擺放著各種精美的飾品和小物件,背景墻上掛著一幅描繪古代場景的畫作,攤位前的紅色橫幅上寫著“來自……禮物”,女士們似乎在認真地挑選和交流。琬寶也被吸引過來,她看著那些小巧的木雕、刺繡和陶瓷,眼睛里閃著光。她選了一個小小的木雕鑰匙扣,說是想帶回去掛在書包上,紀念這次旅程。</p> <p class="ql-block"> 琬寶站在一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閩式生活”的墻下,興奮地問爺爺每個節(jié)氣的含義,還說要把這些圖案畫下來,帶回學校和同學分享。</p> <p class="ql-block"> 琬寶想把水桶提起來,好重呀!</p> <p class="ql-block"> 琬寶和奶奶研究起手工藝品制作。</p> <p class="ql-block"> 好奇的琬寶觀察了好長時間。</p> <p class="ql-block"> 古巷新韻。</p> <p class="ql-block"> 小巷深處。</p> <p class="ql-block"> 心型榕樹是三坊七巷的網(wǎng)紅打卡地。琬寶站在那棵心形樹冠下,笑著讓爺爺拍照。她雙手比出心形,嘴里念叨著:“我要把福州的心帶回家?!敝車娜艘脖凰耐娓腥荆娂婑v足微笑。</p> <p class="ql-block"> 琬寶有個小心愿。</p> <p class="ql-block"> 握手就成好朋友。</p> <p class="ql-block"> 琬寶挑著喜歡的小飾品。</p> <p class="ql-block"> 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該名在宋時就已存在。據(jù)《榕城考古略》載,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鄭穆居此,改今名”。鄭穆任國監(jiān)祭酒,是國家最高學府的重要官員,從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將張經(jīng),清代名將福建提督、臺灣總兵甘國寶也居住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三坊七巷的國潮旅拍。</p> <p class="ql-block"> 嚴復瀚墨館。嚴復故居是當時福建省督軍兼省長李厚基為嚴復購置的。嚴復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這里,直至1921年病逝。</p>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博物院外景。</p> <p class="ql-block"> 展覽全面展示福建從遠古自明清數(shù)十萬年的歷程。薈萃館藏文物近500余件,絕大部分為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與傳世品珍品。展覽通過考古發(fā)現(xiàn)揭示歷史之謎,輔以史籍介紹、繪圖、場景復原、表格等力求真實還原福建各階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 琬寶站在一個關于飛虎隊主題歷史圖片展的展板前,認真閱讀展板上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 兒童們喜愛的集章活動。</p> <p class="ql-block"> 哇塞,這只花瓶這么大!</p> <p class="ql-block"> 海底沉船撈寶。</p> <p class="ql-block"> 閩越人種進化史。</p> <p class="ql-block"> 琬寶在大型觸摸屏幕上擺弄著西周云雷紋青銅大鐃,該藏品通高76.8厘米,銑間56.6厘米,重100.35千克。西周樂器。平口,鉦部兩側(cè)有36個乳突狀枚,鼓飾變形獸面紋,兩側(cè)飾云雷紋。甬亦飾變形獸面紋。大鐃雙范合鑄,渾大厚重,造型古樸,表現(xiàn)出很高的鑄造工藝水平,是中國已出土的西周甬鐘中的大形體鐘之一,也是福建首次出土的最大青銅器。</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福州西湖比古詩里更溫柔。木棧道上還留著雨后的水洼,琬寶專挑這些“小鏡子”踩,驚起岸邊白鷺。她咯咯笑著,仿佛整個湖面都因她的笑聲而泛起漣漪。爺爺奶奶在后面慢悠悠地走著,看著她蹦蹦跳跳的身影,嘴角也掛著幸福的笑。</p> <p class="ql-block"> 福州西湖公園是福州歷史最悠久的公園,被人稱為“福建園林明珠”,名列全國36個西湖前茅。有蘇州園林的別樣風格,兔耳嶺怪石奇觀,它是通過柳堤橋、步云橋、玉帶橋、飛虹橋,把西湖中的開化嶼、謝坪嶼與窯角嶼連成一個完整的游覽景區(qū),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 琬寶用自帶的餅干喂湖里的小魚兒。她蹲在岸邊,小心翼翼地掰碎餅干,輕輕撒進水中。小魚們立刻圍了上來,爭先恐后地搶食。她開心地叫著:“它們都來吃我的餅干啦!”</p> <p class="ql-block"> 湖心島上休閑泡茶的石桌。</p> <p class="ql-block"> 南煎肝的醬香從通湖路飄來時,祖孫三人已在老福州飯店的小八仙桌前坐定。琬寶學著爺爺用筷子尖蘸佛跳墻的湯汁嘗鮮,奶奶笑著把馬蹄糕切成小塊;窗外漸次亮起的燈籠,映著孩子嘴角的荔枝肉晶亮如紅玉;飯罷,再來點水果。至此,琬寶全天行走一萬三千多步,未曾喊累,實屬難得。</p> <p class="ql-block"> 次晨的上下杭還浸在柴火鍋邊糊的香氣里,祖孫三人己經(jīng)來到了上下杭的龍嶺頂。</p> <p class="ql-block"> 龍嶺頂山門,從這里可進入上下杭古城區(qū)。</p> <p class="ql-block"> 龍嶺頂區(qū)域曾是福州富人聚集地,歷史上重陽節(jié)登高習俗盛行,所以關帝廟周邊曾有眾多攤點云集。</p> <p class="ql-block"> 龍嶺頂關帝廟。始建于明代,最初為供奉三國名將關羽的廟宇。關羽在民間被尊為“武圣”,其忠義精神與商業(yè)文化結(jié)合,成為臺江富商聚集地的重要信仰象征。</p> <p class="ql-block"> 泗州文佛廟。亭前街是上下杭歷史商業(yè)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名于明代建造的泗洲佛亭。該亭為宗教建筑,亭內(nèi)供奉泗洲文佛神像,采用歇山頂屋頂設計,屋檐裝飾魚形翼角,屋內(nèi)雕刻人物、牡丹花等木雕,具有濃厚宗教氛圍。</p> <p class="ql-block"> 別墅里面小戲臺。</p> <p class="ql-block"> 鄧柳總政府,這門前的名號一看好嚇人,其實它是位于龍嶺頂?shù)囊蛔艔R,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原為六柱二層結(jié)構(gòu),四周有風水高墻,廟前曾有焚燒爐和二米高的焚燒爐。該廟因供奉威武將軍而得名,傳說廟內(nèi)“三穿井”的井水能治麻疹等疾病,故得名“三穿井”。廟前門的楹聯(lián)上寫著:“三穿古井留勝跡,威震龍嶺保安寧”。</p> <p class="ql-block"> 這里好漂亮啊,我想擁抱它。</p> <p class="ql-block"> 和理想交朋友。</p> <p class="ql-block"> 凝動一瞬間。</p> <p class="ql-block"> 墻角里的涼亭,世間少有。</p> <p class="ql-block"> 上下杭歡迎您!</p> <p class="ql-block"> 星安橋,為三孔石拱人行橋,橋面長17.30米;橋面寬3.10米,其中凈寬2.10米;跨徑18.30米,與后面的三通橋同一水道。</p> <p class="ql-block"> 燈籠高掛財運來。</p> <p class="ql-block"> 法師亭,供奉著名道士陳守元,他曾被閩王拜為國師。</p> <p class="ql-block"> 琬寶用奶奶的手機給奶奶拍照,真想不到,奶奶的模仿秀可謂唯妙唯肖。</p> <p class="ql-block"> 琬寶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 真?zhèn)€是有福之州。</p> <p class="ql-block"> 福州茶館。</p> <p class="ql-block"> 張真君祖殿。祖殿最初供奉張慈觀(張真君),明隆慶五年(1571年)曾重修。明清時期成為福州商幫核心活動場所,設有商事研究所、海運公會等機構(gòu),1914年在此成立福州總商會錢業(yè)研究所,統(tǒng)一管理全市錢莊票據(jù)流通。</p> <p class="ql-block"> 琬寶想給爺爺拍張照片,見爺爺一臉嚴肅,就說爺爺你搞怪一點吧。</p> <p class="ql-block"> 琬寶又給爺爺奶奶拍了一張搞笑照片。</p> <p class="ql-block"> 水岸城邊故事多,當琬寶在三通橋數(shù)著往來貨船,在采峰別墅的羅馬柱間玩捉迷藏;當爺爺指著“張真君祖殿”的商幫故事碑時,孩子卻對檐角“胡人獻寶”的灰塑著了迷;永德會館里傳來咿呀的評話聲,奶奶買來的橄欖在祖孫三人口中泛起回甘。上下杭就是這么的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三通橋,福州市境內(nèi)過河通道,原橫跨臺江區(qū)三捷河、達道河、新仔河匯流處,因此得名,現(xiàn)只跨三捷河。</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又來到了地鐵站,看過運營路線圖,琬寶己經(jīng)心里有數(shù),先坐二號線,然后再轉(zhuǎn)到一號線,就到福州動車站了。</p> <p class="ql-block"> 琬寶走樓梯都比爺爺坐電扶梯來的快,椰!</p> <p class="ql-block"> 動車站旁的麥當勞餐廳,琬寶和爺爺用冰激凌干杯,預祝為期二天愉快的旅行順利完成。</p> <p class="ql-block">這趟36小時的短途漫游,終將沉淀成孩子記憶里關于親情、歷史文化與城市肌理的最初印記,如同閩江與九龍江交匯處,那永不褪色的粼粼波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