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265145</p> <p class="ql-block"> 常家莊園之美,美在裝飾藝術(shù)。門樓、窗欞、彩繪、雕刻等,幾乎無一不精,無一不美。單從形式、數(shù)量看,其磚券圓頂門、雙柱飛檐挑腳門、二柱歇山門、二柱卷棚門、垂花夾牌門,還有石柱門、月亮門、瓶形門、儀門和歐式風格門等,就多達143種,磚雕、石雕和木雕的各種窗欞、影壁,更是種類繁多,數(shù)不勝數(shù)。單窗式圖案就有120種,600余幅。寓意主人品位的影壁竟達86個之多。從內(nèi)容看,不論是吉祥圖案、花鳥蟲魚和人物故事,或程門立雪、或三國春秋等,皆蘊含著儒道釋諸家的文化內(nèi)酒和品位。且刀法嫻熟,線條流暢,結(jié)構(gòu)明快,布局俊雅。其中具有清代"漢紋錦"風格的彩繪,尤為精美,世所罕見,當為東方之絕唱,世界之珍品。</p> <p class="ql-block"> 宋式彩畫:宋代建筑彩畫有較高的水平,尤其在運筆用墨上更加講究,筆法流暢飄逸,線條剛勁有力 圖案紋樣多姿多彩, 作技法上也較前代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宋代彩畫的主要特點是以線條輪廓及圖案造型為主,以退暈作法為輔,設(shè)色以青綠兩色為主,配以紅黃小色,造就了宋代彩畫的時代特色。 創(chuàng)作出了一種清雅淡泊的風格。由于宋代有銷金禁令,故宋代建筑彩畫絕少用金。這便是宋代彩畫的一個明顯特點。</p> <p class="ql-block"> 元式彩畫:元代彩畫在宋代彩畫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較大的革新,創(chuàng)造了梁枋彩畫的箍頭、盒子、藻頭及枋心的格局,其作法可綜合成三種形式:煙琢墨作五彩裝龍草,包袱海漫彩畫。二是煙琢墨作碾玉裝錦枋心旋子彩畫。三是青綠相間裝。其中一、二兩種為上等彩畫形式,三為簡單的一般彩畫形式。</p><p class="ql-block">元代彩畫在用色上也較前代有所突破, 已出現(xiàn)了旋子彩畫的萌芽,為后代的明式彩畫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 明式彩畫:明代是我國較為興旺發(fā)達的時期, 據(jù)《會典》記載,僅當時到北京的外地油漆彩畫工就達六千余人, 同時彩畫的名稱、種類、圖案紋樣、題材以及設(shè)色等方面更加規(guī)范化、等級化。明代彩畫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云龍包袱彩畫。二是旋子彩畫。云龍包袱彩畫用金量大,屬宮廷彩畫。 民間不準使用此種彩畫形式,旋子彩畫用金量小,可施用于皇宮之外的建筑之上。</p> <p class="ql-block"> 清式彩畫:清代建筑彩畫的藝術(shù)水平超過'了歷代,達到了中國彩畫史上的頂峰。彩畫的形式,比之于前朝更加規(guī)范化、程式化,對圖案紋樣的部局、工藝作法、色調(diào)的配比、題材的范圍及用金的部位等都有了一整套嚴格的等級規(guī)定。清代官式彩畫主要分為三大類:一為和璽彩畫也稱宮廷彩畫,二為旋子彩畫,三為蘇式彩畫也稱園林彩畫.各類彩畫又可分成不同等級的作法。</p> <p class="ql-block">日志完成于 2025年8月18日 北京</p><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于 2025年6月21日 榆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