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的文明史是一部從古羅馬到伊斯蘭,再到基督教的多元交替的巨著??茽柖嗤咴谶@部巨著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城內(nèi)存留著多處回訪西班牙歷史必須駐足的文明地標(biāo)。</p><p class="ql-block">凱撒大帝,古羅馬威震四方的君王曾在這里揚(yáng)鞭躍馬。公元前45年凱撒大帝在科尓多瓦附近擊敗龐培兒子們代表的古羅馬共和勢力,掃清走向獨(dú)裁帝國的障礙。公元八世紀(jì)科爾多瓦迎來了第二個文明盛世。這個阿卜杜·拉赫曼一世(Abd al-Rahman I)開始的伊斯蘭文明在科尓多瓦延續(xù)了(711–1236))六個世紀(jì)。其中最鼎盛時期為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當(dāng)政的科爾多瓦哈里發(fā)王朝(Caliphate of Córdoba )(929-1031)。該時期的科爾多瓦人口達(dá)到50萬,管轄的疆土幾乎覆蓋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多元文化融合,不僅有王子公孫出入,也是哲學(xué)家,學(xué)者,藝人云集的地方。她有伊斯蘭僅次于麥加的第二大清真寺,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她既是伊斯蘭政治和軍事中心,更是文化與科學(xué)的世界重鎮(zhèn)。1236年卡斯蒂利亞國王費(fèi)爾南多三世攻陷科爾多瓦。從此科爾多瓦回歸基督教。</p> 科尓多瓦古羅馬橋 <p class="ql-block">羅馬橋建于公元前1世紀(jì),橫跨瓜達(dá)爾基維爾河,曾是古羅馬重要交通要道。中世紀(jì)伊斯蘭時期橋的主要結(jié)構(gòu)得到維修,改善,不過橋墩部分還是原跡。</p> <p class="ql-block">羅馬橋南端的堡壘,卡拉奧拉塔 (Torre de la Calahorra) 是一座中世紀(jì)伊斯蘭時期建造的防御性塔。</p> <p class="ql-block">現(xiàn)為安達(dá)盧斯生活博物館 (Museo Vivo de al-Andalus),展示伊斯蘭、猶太、基督教三種文化在科爾多瓦的共存歷史。登塔頂可以俯瞰整個橋面和河對面的科尓多瓦大清真寺和老城。可惜的是,博物館在日落前就關(guān)閉了。</p> <p class="ql-block">日落至傍晚,羅馬橋的南端是隔河觀望科爾多瓦古城的浪漫時分。</p> <p class="ql-block">橋梁和大清真寺在城市燈光下突顯</p> <p class="ql-block">和旅游介紹不同,我們的住所沒有選在舊城的原猶太區(qū),而是選在橋南端沿河的一片民居。這邊沒有北端密集的餐廳和傍晚步行舊城老街的方便。但便于傍晚,清晨沿河觀望科爾多瓦,是為了攝影選擇的住處。晚間河邊的住宿區(qū)靜得只聽見鳥兒的啼聲(房主介紹)。登上陽臺燈火閃曳的科爾多瓦老城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隨著進(jìn)城工作的人們步行在大橋上</p> <p class="ql-block">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的羅馬橋門 (Puerta del Puente) </p> <p class="ql-block">慢慢醒來的科爾多瓦老城</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基督教君主城堡 (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見證了時光的流逝</p>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 (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 <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是西班牙文明史的活標(biāo)本。寺內(nèi)的石柱和柱頭是古羅馬古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祈禱大廳的主要部分為伊斯蘭風(fēng)格的雙穹支撐的不斷重復(fù)的平面祈禱廳;清真寺朝南的一面有鑲嵌著精美的馬賽克的米哈拉布 (Mihrab),伊斯蘭清真寺的最重要元素之一;大教堂的中部是十六世紀(jì)折毀部分原清真寺,連接在存留清真寺的基督教教堂。這一改造使得大清真寺-大教堂既有聚集教徒的平面空間,又有了祟拜耶穌上帝的豎直空間。形成了“在伊斯蘭建筑森林中插入一座哥特大教堂”的奇特對比。</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的雙穹石柱森林</p><p class="ql-block">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后期的大清真寺原有1293根石柱的石柱森林,形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個拱門的翼廊。石柱的上端是華麗精致,裝飾著茛苕葉片的羅馬科林斯柱頭。柱頭支撐著伊斯蘭標(biāo)志性的紅白相間的馬蹄形雙穹。卡洛斯五世時期對大清真寺改造后現(xiàn)有850根石柱。</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標(biāo)志性的紅白相間的雙穹</p> <p class="ql-block">伊斯蘭清真寺的主要功能是為教徒提供集體祈禱的空間。伊斯蘭教認(rèn)為人與上帝的聯(lián)系是直接的。所以該教不承認(rèn)任何代言人。清真寺沒有人像,個人雕塑;只有極度精致的幾何圖案,色彩圖案,古蘭經(jīng)語錄的阿拉伯書法裝飾??茖叨嘁了固m鼎盛期的大清真寺占地面積已達(dá)23,000平方米,是當(dāng)時西部僅次麥加的第二大清真寺,可容納4萬以上的信徒入內(nèi)祈禱。</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馬蹄形窗透射的光影突顯精密的幾何圖案</p> <p class="ql-block">平凡的重復(fù)構(gòu)成莊嚴(yán)的空間</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僅有的縱橫的,紅白相間雙層穹的柱林祈禱空間</p> <p class="ql-block">大清真寺-大教堂南面的米哈拉布(Mihrab)是該清真寺伊斯蘭文明的登峰造極之作。米哈拉布是伊斯蘭清真寺的最重要元素。其功能是引導(dǎo)祈禱者的祈禱方向。大多數(shù)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嚴(yán)格地直指麥加。而科爾多瓦大清真寺-大教堂的米哈拉布朝南,沒有刻意指向麥加。有說服力的解釋是這樣的設(shè)計(jì)繼續(xù)了大馬士革倭馬亞清真寺(Umayyad Mosque of Damascus, 715年)的方案。此時的科爾多瓦的君主隨時彰顯自已是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的繼承人。</p><p class="ql-block">米哈拉布由東羅馬拜占庭選派的工匠用金色的植物紋樣和庫法體(Kufic) 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圖案的馬賽克裝飾。八邊立體空間覆以貝殼式穹頂。</p> <p class="ql-block">寺中央的基督教大教堂始于1523年,約1765年大教堂的主建筑完工。從此世界上唯一的科爾多瓦清真寺植入了基督教中央高聳的祭壇、唱詩班座位、眾多的基督教小禮拜堂,形成了一個新的不倫不類的世界唯一。</p> <p class="ql-block">十六世紀(jì)大清真寺中央插入的高聳穹頂?shù)幕浇檀蠼烫?lt;/p> <p class="ql-block">主祭壇(Altar Mayor)</p><p class="ql-block">繪有“圣母升天”等主題畫作</p><p class="ql-block">建筑風(fēng)格是體現(xiàn)了十六世紀(jì)盛行的西班牙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后期疊加巴洛克的裝飾。</p> <p class="ql-block">唱詩班席位</p><p class="ql-block">精美雕刻的胡桃木坐椅及圖像被認(rèn)為是西班牙巴洛克木雕的巔峰之作</p> 基督教君主城堡 (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陰郁的春天 <p class="ql-block">軍營,城堡,花園結(jié)合在一起。天主教雙王曾在此長住,謀劃對格拉納達(dá)的圍攻。</p> <p class="ql-block">伊斯蘭風(fēng)格的庭園,水池,噴泉,橘子園是引人入勝之處</p> <p class="ql-block">水池盡頭是伊薩貝拉一世,費(fèi)爾南多二世,和哥倫布的三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城樓上的視野</p> <p class="ql-block">君主城堡對面的大清真寺-大教堂</p> 圣弗朗西斯科-河岸區(qū)
雨后的溜街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教堂 (Church of San Francisco in Córdoba)</p> <p class="ql-block">科雷德拉廣場</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河岸區(qū) 是科爾多瓦老城的經(jīng)濟(jì)活動區(qū)。有沿街的小商店鋪,有臨河的餐廳,咖啡館??茽柖嗤吆推渌策_(dá)盧西亞的t城市一樣以苦橘子樹為行道樹。街邊,綠地遍栽橘子樹。春天,初夏橘子花香遍佈全城。</p> 猶太區(qū) <p class="ql-block">猶太人自羅馬時期就居住在科爾多瓦。哈里發(fā)王朝時期 (9-11世紀(jì))是科爾多瓦猶太社群發(fā)展最興旺的階段??ㄋ沟倮麃唶蹯车夏先?236年攻下科爾多瓦,允許猶太人集中于猶太區(qū)(Judería)居住?,F(xiàn)在可以看到的科爾多瓦猶太教堂(Sinagoga de Córdoba)建于 1315 年,是西班牙僅存的三座中世紀(jì)猶太會堂之。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雙王頒布《阿爾罕布拉法令》,強(qiáng)迫所有猶太人改信天主教或離開西班牙。科爾多瓦猶太社群自此幾乎完全消失。</p> <p class="ql-block">通向猶太教堂的狹窄街道</p> <p class="ql-block">深巷盡頭保留著猶太教堂遺址是整個西班牙現(xiàn)存的三所中世紀(jì)猶太教堂之一。</p> 花街 <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的花園繁花似錦,</p><p class="ql-block">清晨的微風(fēng)拂過橘樹芬芳,</p><p class="ql-block">少女的笑聲在庭院回蕩,</p><p class="ql-block">與鳥鳴一同贊頌春光。”</p><p class="ql-block">伊本·哈茲姆(Ibn ?azm, 994–1064)</p> <p class="ql-block">科爾多瓦夏季炎熱,羅馬人,摩尓人在意庭院設(shè)美觀。他們在庭院種滿鮮花、放置噴泉,既美觀又降溫。每年五月科爾多瓦舉辦的庭院節(jié)(Fiesta de los Patios)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認(rèn)定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在西班牙的文明史上科爾多瓦是一顆璀璨的寶石。瓜達(dá)爾基維爾河上,河兩岸點(diǎn)綴著古羅馬橋,君主城堡,大清真寺-大教堂,摩尓人居住生活過白色城落,彎曲狹窄的街巷,街墻上掛著的花盆花朵燦爛,風(fēng)中飄著橘花的芬芳… 我們在科爾多瓦羅馬橋南端的民居逗留了兩夜。從此科爾多瓦那傳奇的歷史篇章就像夜晚燈火月色搖曳著的瓜達(dá)爾基維爾河水流進(jìn)了心里。</p> <p class="ql-block">注:這是我兩牙,摩洛哥系列第十一篇。前一篇<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fggyh3m"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10. 阿尓罕布拉,格拉納達(dá),“摩爾人的最后嘆息”</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