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5日早7點,我們一行九人分乘三臺車從哈爾濱出發(fā),沿著G331這條“中國最美邊境公路”串聯(lián)起東極(撫遠(yuǎn))和北極(北極村),一路從東北的山林、界江到極寒之地的林海雪原邊緣,地理跨度和景觀層次都極具沖擊力,既有橫道河子的俄式風(fēng)情,也有黑河市的中俄邊境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13天5331公里,平均每天410多公里,對自駕來說不算太趕,既能深入沿途城鎮(zhèn)體驗,也有足夠時間在邊境公路上感受“車窗外就是他國風(fēng)光”的獨特視角,兼顧了趕路和深度體驗。</p> <p class="ql-block"> 這不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像是一次“從東到北”的邊境文化巡禮,既有視覺震撼,也有旅途故事,這種同伴同行的安全感和默契,讓這段旅程更有紀(jì)念意義。</p> <p class="ql-block"> 哈爾濱 </p><p class="ql-block"> 哈爾濱歷史源遠(yuǎn)流長,是金代王朝的發(fā)祥地。19世紀(jì)末因中東鐵路修建推動城市崛起,20世紀(jì)20年代成為東北重要交通、流通中心,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冬長夏短,有“冰城夏都”之稱。</p> <p class="ql-block"> 橫道河子 </p><p class="ql-block"> 橫道河子鎮(zhèn)始建于1897年,1903年中東鐵路開通后,成為重要軍政機(jī)關(guān)所在地,有“花園城鎮(zhèn)”之稱。鎮(zhèn)內(nèi)有俄式建筑百余棟,其中中東鐵路機(jī)車庫、橫道河子?xùn)|正教圣母進(jìn)堂教堂等5處。2007年入選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單。</p> <p class="ql-block"> 綏芬河</p><p class="ql-block"> 綏芬河縣級市地處黑龍江東南部,與俄羅斯遠(yuǎn)東濱海邊疆區(qū)接壤,邊境線長27公里。綏芬河是“火車?yán)瓉淼某鞘小保F(xiàn)存眾多清朝、民國期間的百年歷史建筑。此外,這里是“紅色通道”,革命先輩經(jīng)由綏芬河往返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建設(shè)了一批主題博物館、紀(jì)念館,打造中俄邊境線上的“紅色博物館之城”。</p> <p class="ql-block"> 虎頭鎮(zhèn)</p><p class="ql-block"> 虎頭鎮(zhèn)位于黑龍江省東部邊陲,東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相望,北與珍寶島鄉(xiāng)相連。</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雍正年間的虎頭關(guān)帝廟、載入吉尼斯紀(jì)錄的“天下第一虎”等人文景觀馳名中外。</p><p class="ql-block"> 這里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終結(jié)地,虎頭地下軍事要塞是日軍侵華罪證,現(xiàn)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 饒河</p><p class="ql-block"> 饒河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烏蘇里江中下游、三江平原東緣,隔烏蘇里江與俄羅斯哈巴邊區(qū)比金市相望。饒河于1909年建縣,是中國赫哲族民間文化之鄉(xiāng),是赫哲故里,也是抗聯(lián)文化、知青文化重要發(fā)祥地。被譽(yù)為東方漁獵文明的搖籃。</p> <p class="ql-block"> 撫遠(yuǎn)</p><p class="ql-block"> 撫遠(yuǎn)縣級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是中國最東部,也是中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之美譽(yù)。東、北兩面與俄羅斯隔黑龍江,邊境線長212千米。黑瞎子島是中俄兩國共同擁有,烏蘇鎮(zhèn)素有“東方第一哨”的美譽(yù)。</p> <p class="ql-block"> 富錦市</p><p class="ql-block"> 富錦縣級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南岸,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四季分明。富錦國家濕地公園被譽(yù)為亞洲第一濕地,萬畝水稻公園是全國田園綜合體樣板項目,以稻田為“畫布”,秧苗為“顏料”,經(jīng)精心設(shè)計種植而成,每年八月為最佳觀賞期。</p> <p class="ql-block"> 嘉蔭</p><p class="ql-block"> 嘉蔭縣位于黑龍江中游右岸,小興安嶺北麓東段,東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112公里,嘉蔭歷史悠久,1902年在此出土了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滿洲龍”,被譽(yù)為“神州第一龍”。</p> <p class="ql-block"> 黑河</p><p class="ql-block"> 黑河地級市,地處中國東北邊陲,黑龍江省北部,以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為界,與俄羅斯遠(yuǎn)東第三大城市—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一對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功能最全、距離最近的對應(yīng)城市。</p> <p class="ql-block"> 呼瑪</p><p class="ql-block"> 呼瑪縣位于大興安嶺東麓,中俄邊境線長達(dá)371千米,是黑龍江省對俄邊境線最長的縣份。</p><p class="ql-block"> 1682年,清政府派軍隊進(jìn)駐呼瑪爾建設(shè)木城。1914年,設(shè)立縣治,稱呼瑪縣。1946年8月,建立縣人民政府,隸屬黑河行署,1969年劃歸大興安嶺地區(qū)。</p> <p class="ql-block"> 十八站</p><p class="ql-block"> 十八站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東50公里處,是塔河縣的一個行政鎮(zhèn)。其地名起源于清代,是光緒年間由墨爾根(嫩江)修至漠河胭脂溝金礦驛站中的第十八個驛站。內(nèi)有中國唯一一處以驛站文化為主線的“中國·古驛道驛站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二站</p><p class="ql-block"> 二十二站位于塔河縣二十二站林場,是墨爾根至漠河古驛道上的第二十二個驛站。1685年,清政府為抗擊沙俄的雅克薩之戰(zhàn)修筑了從墨爾根到雅克薩的驛站,戰(zhàn)役后,驛站荒廢。1888年李金鏞因開辦漠河金礦,重新開辟此路。</p> <p class="ql-block"> 北極村</p><p class="ql-block"> 北極村原名漠河村,位于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市北極鎮(zhèn),是中國最北端的邊境臨江村落。1860年開始有人居住,1999年更名為北極村。全年平均氣溫約-4.4℃,冬季最低氣溫達(dá)-52.3℃,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濕熱。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p> <p class="ql-block"> 塔河</p><p class="ql-block"> 塔河縣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地處大興安嶺山脈北麓,黑龍江上游右岸,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邊界線長171公里。塔河縣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干燥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濕熱。嫩林鐵路貫通南北,公路縱橫交錯,是大興安嶺北坡的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 齊齊哈爾</p><p class="ql-block"> 齊齊哈爾地級市,位于黑龍江省西部,黑、吉、蒙三省交界處,早在石器時代就有先民繁衍,“昂昂溪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滴跞辏?691年)建齊齊哈爾城,曾先后為嫩江省、黑嫩省、黑龍江省省會,1954年改為省轄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