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濟南今年房子可選擇性大,許許多多一樓小院可供選擇。有個院子是許多退休老人的心事,可能源自這一代人的出身經(jīng)歷。推開小院柴門,你是隨手漫天撒一把種子聽天由命任其生長,還是精心修剪每一片名貴花木枝葉?菜蔬瓜果花草樹木,藏著的是歷練、經(jīng)驗與性情。</p> <p class="ql-block">右舍老頭把院子當戰(zhàn)天地的梯田,每日與雜草蟲害斗狠斗勇,施肥松土打藥;左鄰小布則視院子為畫布,一草一木皆是風景,搭陽光房,石椅凳秋千;有的人戒不脫官懶的執(zhí)念,任由四季風霜雨雪更迭,靜觀枯榮。</p> <p class="ql-block">右舍老頭來自扒雞故里,帶著一股“人定勝天”的勁頭。買書查資料,研究土壤酸堿度,計算日照時長,甚至半夜打著手電筒捉蟲。積肥不嫌味大,打藥不顧四鄰彌漫毒素?!斑@花怎么又黃了?”“這草怎么除不盡?”每天都有新問題,每天都有新戰(zhàn)斗。</p> <p class="ql-block">施肥、澆水、修剪、挑畦子、防蟲……稍有不慎,精心培育的花草便蔫頭耷腦,仿佛在嘲笑主人的努力。院子是兒子買的“任務”,是孫子給的“責任”,甚至偶爾會成為鄰居街坊罵人的標的。但奇怪的是,越是折騰,越放不下??吹揭欢浠ㄩ_,便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農(nóng)民脫田幾十年,終于回歸了農(nóng)民。</p> <p class="ql-block">左鄰是個茶商,唐裝折扇香云紗常伴,與花共舞,與草同眠。熬過了牛耕馬拉手忙腳亂的階段,終于摸清了院子的脾氣。知道哪塊地適合種月季,哪片陰涼處適合栽繡球,哪個角落挖錦鯉池暗合風水。不再盲目追求“整齊劃一”,而是學會順應自然。</p> <p class="ql-block">也有人,“野草是風景,落葉亦詩意。”欣賞著不為和不完美。放任雜草生長,反而成了點綴;枯枝敗葉堆在角落,來年化作草木灰,春泥更護花。</p> <p class="ql-block">院子不是農(nóng)場,而是酒友。清晨推開窗,能聽見鳥鳴;傍晚散步時,能聞到泥土草花的芬芳。修剪花枝時,心里是平靜的;下雨時,甚至有點高興——省了澆水的功夫,白白聽了明清瓦當碰擊的風鈴聲。</p> <p class="ql-block">亦有甚者,小院自在,枯榮由它,自在隨心。是一種大境界的養(yǎng)院子,早已不再“靜養(yǎng)”,而是“陪伴”。不執(zhí)著于花開滿園,瓜果葫蘆滿架,也不焦慮草木凋零。春天來了,看新芽破土;夏天到了,任藤蔓瘋長;秋葉飄零,便拾幾片夾進書里;雨來了,看草尖晶瑩,霜落了,拍枯花璀璨,冬雪覆蓋,就靜靜等待下一個輪回,侍弄一些抗凍的室內(nèi)的花,比如長壽花,比如水仙花。這一層級的人,院子是生活,但只是之一。他們可能很久不修剪,但每一株植物都長得自在;他們可能不施肥,但土地依舊肥沃;他們可能不拔草,但天然去雕琢。</p> <p class="ql-block">因為真正的滋養(yǎng),不是來自外力的干預,而是來自時間的沉淀,和一顆從容的心。你買了谷底的小院子,會是哪一種?還是逐步進階?</p> <p class="ql-block">有人一輩子都在農(nóng)墾層打轉,忙忙碌碌樂此不疲;有人在園丁層找到了平衡,與自然和諧共處;極少數(shù)人,能抵達修養(yǎng)層——但或許,那本就不是追求來的,而是歲月、經(jīng)歷磨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濟南房子掉到底時,你會買個小院子慢慢修煉嗎?你現(xiàn)在在哪一層級了?卸甲歸田,不是逃避,而是一種更深的回歸,是放下執(zhí)念,與天地對話的自在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