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驚聞李國卿老師不幸逝世的噩耗,內(nèi)心十分悲痛。畢業(yè)42周年,我們一起去看望老師的一幕幕在我眼前回放。那次老師身體健康,精神飽滿,他能叫出我們每個同學的名字,甚至能講出每個同學的特點,還讓代問有些熟悉的同學家長好……如今卻陰陽兩隔。</p> <p class="ql-block"> 那年是我們高中畢業(yè)42周年,幾位同學提議去看望李老師,大家紛紛響應,相互告知,認真準備,有人專門請畫家畫了幅幾個碩大的桃子,示意桃李滿天下,有人請書法家寫了條幅,有人準備了橫幅"四十二載師生聚,似此星辰非昨晚,"這些都表達了,同學們對老師真誠的熱愛,濃濃的恩情,深深的感謝。</p><p class="ql-block"> 我們二十幾位同學如約到老師家,老師滿臉的笑意,雖然沒有年輕時的干練,但還是精神抖擻,腳步健碩,目光炯炯有神,還如當年那樣有穿透力,能看到你的心底,老師和師母做了充分的準備,水果、干果、糕點很多品種,甚至還給同學們準備了香煙,在老師眼里我們還是孩子,可那天老師給我們不停的發(fā)煙。同學們把給老師準備的字畫紛紛展示出來,老師看著字畫也非常激動。</p> <p class="ql-block"> 我們同老師一起來到飯店,本來幾位女同學還想扶老師,可八十五歲的老師步伐穩(wěn)健有力,同學們圍著他又說又笑,老師倒成了一"景“,同學們輪換著,一邊和老師說話,一邊合影留念。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也大都退休,老師還能叫出每位同學的姓名,說出當時一些同學的故事,或者同學的特點。同學們?yōu)槔蠋煹臉O強的記憶能力而震驚,為老師對我們的關愛感到暖心激動,為老師健康的身體感到高興與心慰。</p> <p class="ql-block"> 進了飯店包間大紅色的橫幅映入眼簾,《四十二載師生聚,似此星辰非昨夜》,內(nèi)容暖人心沁,又恰似當年,老師提出今天大家趕個時尚,實行AA制,老師還這么與時俱進,更讓同學們感到驚喜。老師首先講話,他的聲音還是那樣宏亮,標準的普通話,還是那樣有穿透力,他的聲音明顯有些激動說:"同學們今天來看我,我非常高興和感謝,首先給大家道謙,當時沒有教好大家……"同學們紛紛打斷老師講話,說:“沒有,你教的非常好,是我們沒有好好學,對不起您的一片熱心,”老師接著說:"你們是我代過的,感到很滿意的班級。現(xiàn)在國家興旺發(fā)達了,咱們還是要多為國家做貢獻,要熱愛國家……"接著,班長代表同學們發(fā)言說:"在老師的教導下,同學們紛紛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不論是工人,是戰(zhàn)士,是職員都在為國家做著貢獻,都取得了好成績,這些都是老師教育的結(jié)果。"班長有點哽咽的說:“老師是教我們扣好第一顆扣子的恩人,有了您的教育,我們才很好的完成了工作階段的任務,我們深深的鞠躬,感謝老師!"同學們站起來向老師鞠躬感謝!</p> <p class="ql-block"> 看到這些,我的眼前模糊了?;氐疆斈甑那榫?,那是初一開學第一天上課,我們坐在教室里,鈴聲響過,走進一個人來,他中等個子,穿著深灰色的中山裝,頭發(fā)留著平頭,戴一個深度的眼鏡,我可以看到鏡片,一圈套一圈。他走到講臺前,給同學們鞠了個躬說:“從今天開始,我做你們的斑主任,”一邊說著,一邊轉(zhuǎn)過身,在黑板上寫了"李國卿"三個字,一筆一畫,字跡好似深深的印在黑板上,從這時開始,他教了我們整整5年,這5年我們和老師建立了好似平淡無奇的關系。</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教我們語文課,他是因愛人在國棉一廠工作,解決兩地分居,從寶雞虢鎮(zhèn)中學調(diào)來,那是陜西省名牌中學,他給我的第一應象是非常認真,他的板書從來都是一筆一劃,寫出的字雋永有力,筆劃有輕有重,有粗有細,結(jié)構(gòu)美妙,特別在寫勺、提、撇、捺時,給我們有力量的感覺,更有美的享受。他上課時拿兩樣東西,一是語文課本,一是教案本,教案本比書本又大又厚。一次快要語文考試,連上兩節(jié)語文課,他把書和教案本留在講臺上,我偷偷翻開了教案本,想看看老師有沒有考試重點,讓我大吃一驚,非常漂亮的楷書字體,恭恭正正,一筆不茍,整齊美觀,如同印刷品,里面有些段落用紅色字寫,有些段落是藍字下面有紅筆劃扛,有個別字下面畫小圈,比語文課本的內(nèi)容多很多,當時我也看不懂為什么,現(xiàn)在想起來,那教案是那樣的厚重,那樣的有溫度,那樣的有感情,那樣的有愛義,那樣有責任感,那樣有……</p><p class="ql-block"> 記得他給我們講,語文課是基礎課,學不好語文課,就會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那時強調(diào)的是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對他的講的話,我似懂非懂,沒有那樣深刻的認識。那個年代,社會對知識的理解不同,用學工、學農(nóng),代替上課,同學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也相差不小,同學中有學好學壞都當工人的說法,上課時有小聲說話的,有離坐位的;他講課總是進入自我營造的課文內(nèi)容的環(huán)境中,似乎把課堂中個別現(xiàn)象置之腦后,決不因此耽誤想好好學習的同學;也有的同學想好好學點東西,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課……面對這復雜的情況,李老師盡一切努力,不讓一個學生輕易放棄學習,不耽誤每個愛學習的學生學習機會,對同學們采取不同的方法,他講課時提高聲音,盡可能壓住交頭接耳的聲音,讓每個同學都能聽見,為不打斷正常教學,他有時走下講臺,到說話的同學面前講,甚至輕輕敲一下桌子,做出提醒暗示,不使說話的學生尷尬……</p><p class="ql-block"> 那時除過課本,沒有課外讀物,他就讓同學們反復讀課文,甚至要求背誦。老師國文知識深厚,講課時引經(jīng)據(jù)典,通俗精辟,舉一反三,提高學生們的好奇心,新鮮感和聯(lián)想空間與思考余地。他總是想為我們多講述一些知識,多讓我們動筆寫作文。記得一次作文評析,有位同學寫到,"我學習到很晚才睡覺,當我關燈后,紅紅的燈絲還發(fā)著光……"老師評講說,他寫的很細致,但要真實的觀察和描寫。這使我們學會如何寫好真實的細節(jié)。</p> <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學校組織學工,學農(nóng)活動很多,我們還挖過防空洞,算是學軍活動,但不論什么活動,他都教我們要熱愛勞動,學會勞動技能。</p><p class="ql-block"> 高一夏天,我們到咸陽農(nóng)村參加夏收,男同學負責把捆好的麥子拉回場上,女同學負責拾麥穗,女同學住在農(nóng)民家里,男同學住在村小學教室里。我們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麥草,麥草上鋪上自帶的褥子,就是這集體住宿也是件新鮮事,晚上大家講笑的、歡歌的好不容易睡著了,隨后鼾聲大起,也有咬牙切齒的,有放屁說夢話的……非常融和,李老師的被子鋪在靠門邊。對于城里生長,工廠長大的孩子,對農(nóng)村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奇妙,一個架子車能裝一人多高的麥梱,而我們只能裝幾捆,農(nóng)民裝馬車的技術,讓同學們敬佩,一茬壓一茬,用大繩一捆又穩(wěn)又多,充分體現(xiàn)了"搶"三夏,龍口奪糧的關鍵,使我們初步了解了農(nóng)民,了解了農(nóng)村。老師對農(nóng)活很在行,熟練的用兩撮麥桿擰成繩壯,將割倒的麥子捆成梱,捆出的麥捆,個個麥穗兒齊齊的,連一個倒穗都沒有。我們也學著老師的樣子,捆不到一起,湊合捆上,一提就散,我們只有拉車或推車了。</p><p class="ql-block"> 一天中午,幾位男同學,偷偷跑到村子小水庫游泳,被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送到老師跟前,老師知道詳情大發(fā)脾氣,痛斥那幾位同學。這么多年,我們在課堂上搗亂;課間甚至打架,即是這次夏收,幾個同學惡作劇,趁一個同學睡著了,把涼水倒在這個同學內(nèi)褲上,然后把這同學叫起來說,這么大還尿床,羞得這同學滿臉通紅,老師也沒有發(fā)過這么大的火,這次看來犯了大錯了,幾位同學只有低頭埃訓。我這個當班長的也有些害怕了?,F(xiàn)在想起來都后怕,如果有什么意外,老師該如何給家長交待!</p> <p class="ql-block"> 我的思緒又回到當前,眼前這個慈善的老人,可以說為我們的成長操盡了心,承擔了多少責任和壓力。那時我們沒有課外讀物,老師想盡辦法讓我們多學些東西,在參加三夏勞動休息時,老師給我們講書,《水滸傳》許多章節(jié),都是老師給我們講的。"三打祝家莊"、"倒拔垂楊柳"等,他講的聲情并茂,是那樣生動,那樣有感染力,深深吸引著我們。從此班上的同學們開始找課外書閱讀,一本書在同學手里傳遞著,接力著,雖然也有上課看小說的了,但大家學語文,愛語文的熱情大大提高,我現(xiàn)在寫點小作文,都是那時打下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 1976年恢復高考,李老師好似換了一個人,對我們抓的特別緊,管得特別嚴。同學們也為迎接高考做最后沖刺。除過正常上課,老師補過去耽誤的課,又加強針對高考的練習。晚自習課,我們在教室做題,做卷子,他在教室坐著,轉(zhuǎn)著,誰有問題馬上解決,他還請其他代課的老師,每晚到教室來一次,同學們有問題及時解答。1978年高考,錄取比例很低,我們?nèi)昙壒蹭浫∪齻€同學,我們班就有兩位。同學們在這一年中,學到的知識又多又扎實,既是沒有考上大學,但對后來大家工作后,參加社會其他各種學習,考試都有很大的作用。很好同學陸續(xù)都考上了電大,函大等,接受了高等教育。</p> <p class="ql-block"> 對我個人,有件事終身難忘。那是高考的第二門課,老師組織同學們都集體前往考場。因我父親單位離考場比較近,中午就去父親單位吃飯,還能休息一會。我給李老師請了假,老師囑咐我一定按時到。我吃完飯,父親安排我休息,并按時出發(fā)。我騎上自行車,一路急蹬,想早到一會,穩(wěn)穩(wěn)神,可路上自行車鏈子掉了,弄得我滿頭大汗也沒裝好,情急之下推著自行車一路小跑,好在路不遠,差幾分鐘到考場。李老師焦急的等著我,看到我,忙迎上去,接過自行車說:"不急不急,還有時間,穩(wěn)定情緒,慢慢答題"?,F(xiàn)在想起來真是應驗了那句話,關鍵時候掉鏈子,可老師的幾句安慰話,讓我心情平緩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同學們圍著老師,你一言我一語,有詢問老師這些年情況的,有述說學校時的故事的,有匯報工作時感受的,有說現(xiàn)在生活情景的……說不完,道不盡,說話聲,歡笑聲,濃濃的師生情,綿綿的同學義,在這房間里彌漫著,融合著,交互著……看著老師和同學們那親熱的交流,那天聚會時間拉得很長,誰也不提散場。我突然想起了兩句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應該是李老師一生職業(yè)的最好寫照!</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您雖然去逝了,但您永遠都是我們的班主任,永遠是我們的老師!愿您在天堂,依然桃李滿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