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夕陽下欣賞這座古橋的美,真是一種享受!</p><p class="ql-block"> 這天, 剛剛吃罷晚飯,先我們兩天到建水的故鄉(xiāng)的兩位作家朋友秋華和鳳姣,就來到了我們?nèi)胱〉木频?,邀我們再去看看雙龍橋。前天,我們已游覽了這座橋。他們也已去那座橋上玩過。女作家鳳姣鼓動我們說:這座橋最美的觀賞時段,是傍晚,橋身在夕陽映照之下,看過去那才美?。?lt;/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四個游走在云南建水的漣源老鄉(xiāng),兩天內(nèi)第二次去看這座雙龍橋。</p><p class="ql-block"> 女兒、女婿在建水陪我們玩了兩天就要回大理了。第三天,我和老伴,將要自己管理自己。一個老人,晚年生活要幸福,衡量的標準只有一條:就看你能不能生活自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科技進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老人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必須緊跟時代!如今,一部手機,全方位管理著人們的生活。過去有句話: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F(xiàn)在應該改改了。是學會用手機,方便走天下。這些年,我學會了在手機上寫短文,發(fā)微信,做美篇;也學會了在手機上購物、付款、轉(zhuǎn)帳;還學會了用手機訂機票、車票。但有一樣,我還沒有掌握,那就是如何用手機叫出租車。</p> <p class="ql-block"> 如今,女兒、女婿要離開,不掌握這一招不行了。于是,在女兒他們離開建水回大理的前一天晚上,女婿拿著手機,告訴我如何用手機叫車。要命的是:人老了,記憶力嚴重衰退。常常是年輕時候的事情,歷歷在目。而眼面前的事,轉(zhuǎn)過個背就忘了??雌饋?,自己是學會用手機叫車了。但擔心女婿一走,又忘了。待女婿返回他們的房間后,我便在手機上反復操作,強化記憶……</p><p class="ql-block"> 次日早上,吃罷早飯。我和老伴走出酒店,站到朝陽樓旁的新華書店門前,陶出手機,操作叫車。先點開高德地圖,再點打車,輸入出發(fā)地點和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奇妙的景象在手機屏幕上出現(xiàn)了:有一個無形的轉(zhuǎn)盤在屏幕上端轉(zhuǎn)動,不一會,手機上就出現(xiàn)一白色的小車,一個車牌號碼。并告知三分鐘后,這部車就會到我們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我又掌握了一種生話技能。又多了一份生活自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上車,我就告知司機自己手機號碼的后四位數(shù)。這位年輕的司機,點點頭,就驅(qū)車拉著我們朝雙龍橋奔去了。</p><p class="ql-block"> 雙龍橋,又稱十七孔橋。在離我們?nèi)胱〉木频晡濉⒘锏奈髑f鎮(zhèn)白家營村。它橫跨在瀘江與塌沖河交匯處。網(wǎng)絡上介紹,這座橋全長只有148米,橋面僅僅3米寬。用今天人們的眼光看,它既不長,也不寬,大概也不雄偉??赊D(zhuǎn)念一想,那是幾百年前建的。當時,既沒有建筑機械,又沒有水泥之類的建材。我們的先人,是用一塊塊巨石壘砌而成的。光橋身,就用了約500塊巨石。橋墩也全是巨石壘成,采用尖形分水結(jié)構(gòu)。一個一個橋孔,則是根據(jù)橋孔大小孔形寬度巧妙地計算出來的一端略厚一端略薄的巨石壘砌成的。前人的智慧,從中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 幾公里路程,不一會就到了。司機在離橋不遠的地方,停住了車,說:到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下車來。發(fā)現(xiàn)一座石孔橋就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橋垱頭,有一座跨橋而立的古老高大的亭子。我們到的早,許多的游人還沒有來。我們穿過這座二層樓的亭子,走到了橋上。太陽剛剛出來,縷縷陽光在橋面光潔平滑的石板上跳動。這些石塊數(shù)百年來不知接受過多少人踩踏,一塊塊被千百上萬過橋人的腳板打磨得光潔如鏡了。許多的地方還被磨熔了,現(xiàn)出一個個氹氹來。</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南端往北端走去。橋兩邊,都安放著堅固的石欄桿。抬頭一望,橋中間,立著一座三層檐歇山頂閣樓。據(jù)介紹,閣樓高二十米,檐角飛翹。有“滇南大觀樓”一說。這座橋,初建于清乾隆年間,開始僅是北邊的三孔。后來,因河道拓寬,續(xù)建了南邊的十四孔。形成十七孔結(jié)構(gòu)。橋身呈“一橋鎖雙龍”的意象,象征鎮(zhèn)水祈福。</p><p class="ql-block"> 1965年,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將其列為中國十大古橋之一。并收錄于《中國古橋技術(shù)史》。它與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并稱“南北雙絕”。</p> <p class="ql-block"> 因為是第一次來看這座橋,沒有經(jīng)驗,隨便選了一個角度,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就打車回酒店來了。這次來看雙龍橋,權(quán)當是學會用手機打車。</p><p class="ql-block"> 世間的美,無處不在。需要人用心去發(fā)現(xiàn)。比如這座橋,從哪個角度看過去最美?就極有講究。</p><p class="ql-block"> 我們四人走下車來,只見人頭竄動,比昨天上午我們來的時候,人多得多啊!古橋東西南北的河岸上,全站滿了人。這座古石橋的上下游,幾百米處,各建有一座現(xiàn)代化的水泥橋。這兩座橋上,也全是人。</p><p class="ql-block"> 這時,太陽在西邊的群山上晃悠,暖色的光線,落在河面,落在一孔一孔石橋上,落在那座巍然挺立橋中央的閣樓上。把整座石橋,裝點得莊嚴無比。河水在橋下泛著金波。橋在水上聳立雄姿。男男女女的游客,在橋上走動……橋,有如一座挺立于天地間的雕塑……此情此景,容易使人想起七仙女與董永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來。</p><p class="ql-block"> 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部手機,選擇自己滿意的角度,在嚓嚓地拍照。是啊,景美,心美!</p> <p class="ql-block"> 古橋南端,是一片廣闊的田園。智慧的建水人,把這片田園風光,巧妙地打造為一個稻田公園。夕陽落下之后,古橋漸漸退出舞臺。一群群的游人,漫步走進了稻田公園。田園中,建設者用仿木搭建了棧道。田園中間,還建有一座造型特別的亭子。此刻,游客們各自選擇自己合適的位置,或在棧道旁的條凳上坐下聊天,或站到稻田中間的亭子上觀景……</p><p class="ql-block"> 秋華,漣源市作家協(xié)會的主席,講一口只有漣源人能聽懂的漣源話。離開漣源這個范圍,就抓瞎了。好在我們四人,都是屋門口人。鳳姣,是我早年工作的漣邵礦務局的子弟,一位出色鄉(xiāng)村教師,也是一位頗有成就的女作家,寫得一手漂亮的散文,常有佳作發(fā)表于報刊。為人活潑,熱情。這時,她在稻田公園邊的一處果汁攤子前選了一個地方,招呼我們過去。</p><p class="ql-block"> 夜空下,古橋前,稻田旁,我們四個老鄉(xiāng),圍著一張小桌,喝著鳳姣為我們購買的百香果汁,漫無邊際地說著故鄉(xiāng),說著童年,說著或甜或苦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橋美,田美,心美。愜意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