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網(wǎng)上聽到一首阿卡貝拉云合唱,太好聽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美國作曲家埃里克·惠特克(Eric Whitacre)的代表作之一《金色之光》,是他2000年以拉丁詩為靈感創(chuàng)作的混聲無伴奏合唱。網(wǎng)上的云合唱是來自十二個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聲音的合唱愛好者,匯聚成的一曲美妙動聽的,震撼心靈的,遼遠的無伴奏合唱,簡直就是天堂的聲音在宇宙回旋。</p> <p class="ql-block">這是網(wǎng)上的阿卡貝拉云合唱——金色的陽光。我不會下載放到美篇里留下空靈、美妙的聲音,只能變成圖片放進美篇里。</p> <p class="ql-block"> 阿卡貝拉是一種無伴奏合唱唱法,完全依靠人聲清唱而不使用任何樂器伴奏,是一種難度較高純粹使用人聲來創(chuàng)造所有音樂元素(包括旋律、和聲、節(jié)奏、低音甚至模仿樂器音效)的合唱藝術(shù)形式。它是人類最原始最純粹的音樂表達,將人聲潛力發(fā)揮到極致。</p> <p class="ql-block">來自十二個不同國家的合唱愛好者,跨越山海和時差共同演繹《金色的陽光》</p> <p class="ql-block">這個美女的聲音像夜鶯</p> <p class="ql-block">每個人用最原始最純粹的音樂表達,達成聲音、音準、節(jié)奏、情感的完美統(tǒng)一。</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聽阿卡貝拉是多年前在深圳福田音樂廳,是幾支業(yè)余演唱隊的演唱,當時就喜歡上了沒有伴奏全靠人聲演繹的拉卡貝拉。后來慢慢在網(wǎng)上聽到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級的阿卡貝拉,有專業(yè)音樂團隊,有云合唱,但我仍懷念當初那些因愛好聚到一起,為普及阿卡貝拉作出貢獻的業(yè)余演唱隊。有的演唱隊只有四五個人,二個高音,一個中音或者低音,一個樂器模仿,用純粹的聲音演唱,盡管人少也“和聲”出美妙的音樂,他們讓我知道什么是“阿卡貝拉”,領(lǐng)略人聲的融合是這么美妙,感受到阿卡貝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音樂網(wǎng)站可以搜到很多好聽的阿卡貝拉。</p> <p class="ql-block"> 音樂無國界,經(jīng)典的演唱不需要翻譯。記得小時候家里有一架老式留聲機,經(jīng)常放《小白船》、《星星索》、《寶貝》、《輕騎兵進行曲》讓我喜歡聽音樂,后來只有“語錄歌”,再后來各種樂曲越來越多,當再次聽到久違的《小白船》、《星星索》、《寶貝》、《輕騎兵進行曲》時我知道春天來了,特別是在電視里、在網(wǎng)絡(luò)上每年可以聽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讓人們享受音樂盛宴,那年年壓軸的《拉德茨基進行曲》,更讓人熱血沸騰。</p> <p class="ql-block"> 音樂是有情感的,音樂是有民族性的,音樂通過旋律、節(jié)奏、和聲把心中的情感表達出來,無論哪個國家,無論哪個民族,大家都懂。</p><p class="ql-block"> 多聽音樂,生活中有音樂,每天都是陽光燦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美篇配的音樂是阿卡貝拉《擁抱時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