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末得閑,我又去了蘇州。</p><p class="ql-block">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碧K州,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江南古城,在我的眼里,處處園林,古跡遍地,其中的“盤門三景”更是名聞遐邇。</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家住在蘇州,去過了城內(nèi)城外大部分的園林古跡。只是腦海里并沒有過“盤門三景”,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盤門一帶原先冷落,由于多年戰(zhàn)亂,建國以前,城墻內(nèi)外已是一派破敗荒蕪。經(jīng)過國家多年的事情修繕,特別是近年來的大規(guī)模動遷改造,盤門古城又恢復了原貌,煥然一新,1986年后辟為新的旅游景區(qū),已成為中外旅客又一處休閑度假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盤門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是吳王闔閭命大臣伍子胥所筑春秋吳國都城的八門之一,古稱蟠門,門上曾懸木制蟠龍以震懾越國,后因其“水陸相半,沿洄屈曲”而改稱盤門。</p> <p class="ql-block"> 邁入景區(qū),迎面一座巍峨的寶塔直直地闖入我的眼簾,這便是瑞光塔,始建于三國赤烏十年 ,歷經(jīng)二千年歲月的洗禮,塔身略顯斑駁,卻無損它的古樸與莊嚴。瑞光塔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像是一位沉默的老人,見證著姑蘇城市的興衰變化。</p> <p class="ql-block"> 盤門最大的看點是三景:瑞光塔的古樸、盤門的雄偉、吳門橋的秀麗,彼此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蘇州這座城市的文化瑰寶。在這里,我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感受著千年歲月沉淀下來的厚重與深沉。</p> <p class="ql-block"> 盤門之陸門高大堅固,由內(nèi)外兩重城門和甕城組成。登上城墻,寬闊平坦的地面足以讓我緩緩漫步。一眼望去,城墻上的射孔、炮洞清晰可見,不難想象,在冷兵器時代,這里曾經(jīng)是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士兵們在此堅守,抵御著外敵的侵入。</p> <p class="ql-block"> 盤門之水門與古運河相連,河水悠悠流淌,似乎在訴說著昔日舟楫往來的繁華景象。水門設有巨大的閘門,既能控制運河的水流,緩解水旱災害,又可以在戰(zhàn)時防御敵軍,可以想見,古人的智慧著實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 步出盤門,只見一座單孔石拱橋橫跨在古運河之上,這便是吳門橋。橋身修長,猶如一道長虹臥波,顯得秀麗且凝重。拾級而上,站在橋頂,視野豁然開朗,寬闊的古運河中,一艘艘游船緩緩駛過,泛起了陣陣漣漪。</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處眺望,景區(qū)內(nèi),黛瓦白墻,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與波光粼粼的河水、郁郁蔥蔥的樹木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巨幅畫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