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攝影:行路者</p><p class="ql-block">出鏡:伊人曙霞</p><p class="ql-block">文字:伊人曙霞</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5967475</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末伏的第八天,暑氣將盡未盡時,早晚已經(jīng)有了涼意。秋天的腳步正在慢慢向我們靠近??偢杏X時間飛快,正如古人說的“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不管時間的鐘擺轉(zhuǎn)得多快,變的是人和事,不變的是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山水的依戀。</p> <p class="ql-block"> 這世間,什么是永恒?知乎上,高贊的答案是:山水。古往今來,文人雅士常常寄情于山水,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和感悟,來表達(dá)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和理想追求。</p> <p class="ql-block"> 山水,于古人而言,不僅僅是自然的客觀存在,更是心靈的寄托之所,精神的棲息之地。他們在山水之間縱橫揮灑,繪就了一篇篇動人心弦的華章。</p> <p class="ql-block"> 世間最美是山水,人生最美是清歡。大文豪蘇軾《浣溪沙·細(xì)雨斜風(fēng)作曉寒》一詞中,以“人間有味是清歡”作結(jié)。他在經(jīng)歷了仕途的起起落落后,終于領(lǐng)悟到這一至味——人間有味是清歡。啟示我們無論生活如何變遷,都能在平淡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和滿足。</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代文學(xué)家林清玄先生,對“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幾個字非常喜愛,曾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lt;/p> <p class="ql-block"> 清歡是王維筆下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是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是杜甫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頓悟;是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的超脫;是李白“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的豁達(dá)……</p> <p class="ql-block"> 平淡日子因清歡而生動。山的沉穩(wěn)和水的柔美交織,向我們展示一種寬容、平衡、和諧的生活態(tài)度。山川、湖海皆故事,每一程都藏著生命的寶藏。心懷廣闊的山水,方能領(lǐng)略世間萬千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行走于山水之間,尋找一份清靜,一份寧靜,并從中汲取營養(yǎng)和力量。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與堅(jiān)韌,也看到了崇高的人性價值。</p> <p class="ql-block"> 行走于山水之間,兩旁是參天大樹,遠(yuǎn)處是云霧繚繞的山巒。耳畔是潺潺的流水聲,鼻間是清新的草木香。此情此景,怎不讓人心曠神怡,忘卻塵世的煩惱與紛擾!</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在山水的懷抱中,感受來自大自然的清歡。愿我們都能擁有一顆寧靜淡泊的心,與美好相伴而行!</p> 感謝到訪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