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的青島,氣候宜人,藍的海,綠的地,景色秀美,綠草綠樹間偶露崢嶸的山石,既有南方的柔順,又有北方的剛毅,就像一幅立體的圖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4年,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省區(qū)市的50多位風華正茂的青年,在北國冰城有過兩年同窗之交,這段同學情誼競?cè)豢缭绞兰o延續(xù)至今!這次青島聚會共來了十六位同學,加上班主任老師和親友團,達二十五人之多,濟濟一堂,其樂融融。75歲高齡的班主任譚老師來了,最南端三亞的同學來了,最北端黑河的同學來了,這種精神,這份情意,已不須再冠以什么詞匯來修飾。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不古、金錢至上的社會,人們對財富的定義和理解已基本沒有歧義,但我認為,某種經(jīng)歷也是財富,這種財富是金錢和努力都無法獲取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天,我和我的同學都會感謝命運賜給我們的這一財富及享受。</p> <p class="ql-block">青島極地海洋世界,似乎是一塊屬于孩子們的開心天地,但我們也來了。簇擁著老師,看著龐大且靈巧的海豚、小巧又可愛的企鵝以及海洋動物與人表演節(jié)目,我們這些五、六十歲的人好像退變成了兒童,忘卻了塵世,盡享著單純的輕松和快樂……</p> <p class="ql-block">在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和嶗山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太清宮,創(chuàng)建于西漢年間,名氣之大,讓游人趨之若騖,然而這次看到的竟是滿院紅墻藍瓦,雕梁畫棟,色彩濃艷,如同昨日才竣工的新房,讓奔著體味千年滄桑道觀的我大失所望,倒是院中那些千年古樹,高高在上,不言自威,猶如神靈依附,讓人肅然起敬。出了太清宮,到了午餐時分,在餐廳品到了嶗山的茶和水,茶清香,水甘洌(我是不敢恭維青島市區(qū)的飲用水,用它沏茶,那股氣味也無法祛除)。飯后,我們?nèi)ヅ缻魃?,山路兩?cè)有綠樹綠草掩映的山峰和各種造型的巨石,還有清澈見底的水庫和急流而下的瀑布。歇息時遠眺碧藍無垠的大海,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嶗山,無愧于“海上名山第一”的盛譽。</p> <p class="ql-block">有相聚就會有別離,有情義總能再相聚。再見了,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讓我們2012年廣東高明再相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6.24記于銀川</p><p class="ql-block"> 2025.8.15改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