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初,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到達遵義,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遵義會議,著重總結(jié)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p><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guān)的轉(zhuǎn)折點 。</p> <p class="ql-block"> 1964年,毛澤東主席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1961年,遵義會議會址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會址,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原系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建于上世紀30年代初,建筑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p> <p class="ql-block"> 這座樓,這棵樹,見證了中國轉(zhuǎn)危為安的光輝時刻!</p> <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不僅扭轉(zhuǎn)軍事困局,更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原則,批判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這一思想轉(zhuǎn)變?yōu)檠影舱L運動奠定基礎,推動黨在思想、政治、組織上走向成熟,為奪取革命勝利提供堅實思想保障。</p> <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后,面對國民黨軍隊重兵圍追堵截,毛澤東等指揮了四渡赤水、虛指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紅軍在川黔滇萬水千山間縱橫馳騁,不斷打開新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陳列館內(nèi)運用大量歷史文物、文獻、圖片資料和雕塑、場景模擬,并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全方位展示了這段光輝的歷史,讓觀者感受革命歷史,將遵義會議的精神傳承和發(fā)揚,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p> <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會址,不僅僅是一個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一個精神的傳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