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名: 何晉堯<br>美篇號:206160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我們來過香港,只是比較匆忙沒能盡興,為了彌補一下遺憾,我們這次來港只想按照自己的喜好隨意溜達一番。走訪香港各著名地域的市井人文風(fēng)貌,比如港島的金鐘、中環(huán)、灣仔、銅鑼灣和九龍的尖沙咀、旺角、油麻地等,還有香港一些著名的建筑景觀和地理位置,我們也非常有興趣。</p> <p class="ql-block"> 香港這座被稱為“東方明珠”的城市,以其繁華的魅力吸引了無數(shù)的游客。整個香港區(qū)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面積1114.5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640.40平方千米,總面積2754.97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末,總?cè)丝?53.42萬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qū)之一,人均壽命全球第一。</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次是住在香港島,簡稱為港島,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方。香港島上山地面積占了大半,高度在300至400米,最高峰太平山海拔554米?,F(xiàn)今港島最繁華的平地,大多是填海而來。香港島是香港的主要島嶼,亦是中國香港第二大島嶼,僅次于大嶼山島。香港島是中國香港開埠最早發(fā)展的地區(qū),島上有香港的商業(yè)和政治中心。英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維多利亞城就在香港島政府山一帶。</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住的酒店離港島線地鐵站很近,所以我們出行都是乘地鐵(當?shù)亟懈坭F)。港鐵是香港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含纜車和接駁巴士),由九廣鐵路與香港地鐵合并而成,是國際地鐵聯(lián)盟(CoMET)的成員之一,香港地鐵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計劃,70年代中期開始動工興建。目前有地鐵線路9條、機場快線1條。</p> <p class="ql-block"> 我們出行第一站就是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簡稱:香港會展中心),到這里來的基本上都是內(nèi)地來的游客。香港會展中心是香港海邊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展覽館之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大典亦在該處舉行,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而它獨特的飛鳥展翅式形態(tài),也給維多利亞港增添了不少色彩。</p> <p class="ql-block"> 香港會展中心必打卡景點就是金紫荊,這座金燦燦的雕塑名叫《永遠盛開的紫荊花》,是根據(jù)含苞待放的紫荊花的形狀雕刻而成,重7噸,長、寬、高均為6 米。它以青銅鑄造,表面貼著意大利金金箔,并用四川紅花崗巖基座承托。基座圓柱方底,寓意九州方圓,環(huán)襯的長城圖案象征祖國永遠擁抱著香港。底座上刻著“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八個金色的大字,象征著香港永遠繁榮昌盛。</p> <p class="ql-block"> 會展中心是位于香港島上稱為灣仔的地方,灣仔是小港灣的意思。不過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以及不停的移山填海,昔日小港灣早已不復(fù)見了。在英國人到來以前,灣仔已有人居住?;屎蟠蟮罇|大王東西街洪圣廟附近一帶,就是他們居住的地方。未填海前灣仔時的海岸線亦在洪圣廟附近,也就是說會展中心這一帶區(qū)域都是移山填海而來的。</p> <p class="ql-block"> 在中環(huán)的德立街我們看見一座外立面比較奇特的建筑,這就是香港力寶中心大廈。大廈由保羅?魯?shù)婪?Paul Rudolph)設(shè)計,總樓面面積97,575平方米,由兩幢八角形大樓及平臺組成,兩幢大樓樓高分別為四十二層和四十八層,分成三段,每段的樓層從中央主干部分伸出,并采用多平面設(shè)計,構(gòu)成非常獨特的設(shè)計模式,戲稱為樹袋熊。力寶中心前身是奔達中心,在奔達集團倒閉后由力寶集團購入并命名為力寶中心。</p> <p class="ql-block"> 在會展中心附近有一座高樓,是香港中環(huán)廣場大廈(圖中最高建筑),大廈位于香港灣仔港灣道,是一座高374米、共78層的摩天大樓,現(xiàn)為香港第三高樓。建筑采用三角形鈍角處理的六角形平面設(shè)計,外立面以金色、銀色玻璃幕墻搭配芬蘭碧綠色花崗巖圓柱,頂部設(shè)有含風(fēng)速計的378米旗桿及四格幻彩時鐘“麗光時計”。大樓配備雙層地面大堂與46樓空中換乘大堂,通過天橋連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港鐵灣仔站等交通樞紐。</p> <p class="ql-block"> 匯豐大廈,完整的名稱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總部大廈,因為香港匯豐銀行的全稱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該銀行成立于1865年,注冊于香港,是匯豐集團的創(chuàng)始成員,是中國香港英資銀行。這幢大廈是匯豐銀行的第四代建筑了,大廈門口有張開嘴的叫Steven史提芬和另一只叫Stitt施迪的一對銅獅子。</p> <p class="ql-block"> 香港匯豐總行大廈是由著名建筑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shè)計,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層樓面及4層地庫,使用了30,000噸鋼及4,500噸鋁建成。大樓外形上顯著暴露出鋼柱和鋼桁架,成為立面的主角,屬于“重技派”建筑風(fēng)格,特點是充分坦露結(jié)構(gòu),顯示多種機電設(shè)備的本來形狀,但又沒讓人有突兀的感覺。整幢樓的外觀豐富多變,與傳統(tǒng)的摩天大樓迥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圖中下位是香港最古老的西式教堂.圣約翰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 在香港島中環(huán)的遮打道有一座“遮打花園”,遮打花園是在1978年10月20日落成啟用,以吉席·保羅·遮打爵士命名。遮打爵士是一位木球運動、賽馬愛好者、金融家、慈善家、瓷器和藝術(shù)品收藏家。遮打花園原址是香港木球會,有“打波地”之稱,于1851年興建,設(shè)有木球會會所及木球場。1975年,木球會遷至黃泥涌峽,原址改建為遮打花園。</p> <p class="ql-block"> 在遮打花園附近的美利道2號大廈,高190米,共36層(含地庫),采用六條巨型支柱和側(cè)面核心鋼結(jié)構(gòu)支撐,外形設(shè)計靈感源自紫荊花蕾,曲面玻璃幕墻由4000多塊四層中空夾膠玻璃組成。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wù)所設(shè)計。</p> 長江集團中心大廈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總部建筑,樓高283米,第70層是李嘉誠的辦公室。(因樓層不設(shè)帶4的樓層,大樓雖有第70層,其實只有62層)。 香港終審法院是中國香港最高的上訴法院,聆訊來自香港高等法院(包括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的民事及刑事上訴案件,對香港司法管轄權(quán)范圍內(nèi)的訴訟有最終審判權(quán)。香港終審法院位于原香港立法會大樓(原最高法院舊址)。原香港立法會大樓俗稱大葛樓,建筑風(fēng)格新古典主義,落成時間1912年。 香港和平紀念碑,位于中國香港中環(huán)皇后像廣場,民國十二年(1923年)5月24日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揭幕,是香港首座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死難者而正式建造的紀念碑。2013年11月22日,根據(jù)《古物及古跡條例》,和平紀念碑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p class="ql-block"> 香港怡和大廈也稱為康樂大廈,位于中國香港中環(huán)康樂廣場,樓高178.5米共52層, 1973年落成,是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在1970年代曾經(jīng)是香港及東南亞最高的建筑物。怡和大廈前稱康樂大廈,1988年,怡和集團總部搬遷至康樂大廈,并易名為怡和大廈。</p> 香港會所大廈由澳大利亞建筑師哈里·塞德勒(Harry Seidler)設(shè)計,1984年建成,位于香港中環(huán)。建筑主立面看似預(yù)制的T形變截面橫梁層層磊疊的姿態(tài)極富表現(xiàn)力,而這實際上是通過在現(xiàn)澆混凝土施工中融合預(yù)制建造思維來達成的。 香港大會堂建筑群由兩幢建筑物(高座和低座)和一個紀念花園組成,其設(shè)計采用包浩斯風(fēng)格,講求實用性和簡潔線條,兩座方盒子一高一低與方形的公園,成為香港的現(xiàn)代主義典范。2009年12月18日,香港大會堂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筑。 香港大會堂坐落于中國香港中環(huán)愛丁堡廣場的臨海填海區(qū),于1962年落成啟用,是香港首個為市民而建的多用途文娛中心,專門舉行官方活動和儀式,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2022年5月20日,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 交易廣場位于香港中環(huán)康樂廣場,由三座辦公大樓組成的商業(yè)綜合體,第一及第二座于1985年落成,樓高52層。建筑群底層設(shè)有商場,正門噴水池擺放朱銘的太極雕塑及象征股市“牛市”的水牛雕塑。通過行人天橋連接國際金融中心、怡和大廈及環(huán)球大廈等多座地標建筑。港交所于2025年4月以63億港元購入交易廣場一期第42至50層共9層寫字樓作為永久總部。 <p class="ql-block"> 香港中山紀念公園位于西營盤海旁東邊街以北,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wù)署管理的免費露天運動場公園。園內(nèi)設(shè)有鐘樓、水景廣場、四大寇庭院等紀念孫中山的歷史元素,同時配備足球場、籃球場、泳池大樓及兒童游樂場等康樂設(shè)施。設(shè)計上融入孫中山銅像、“天下為公”牌樓等標志性景觀,成為兼具歷史紀念與市民休憩功能的公共空間。</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我們來到花園道的山頂纜車總站,排隊乘纜車到太平山頂觀賞維多利亞港夜景。山頂纜車是香港開埠唯一運作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及亞洲第一條纜索鐵路,于1888年5月30日起運作,來往香港島中環(huán)花園道和太平山爐峰峽。山頂纜車的路軌全長1.4公里,坡度為4至27度,海拔為28米至396米,車站包括花園道總站、堅尼地道站、麥當勞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及山頂總站,來往兩座總站的車程約8分鐘。</p> <p class="ql-block"> 凌霄閣坐落于香港島太平山與歌賦山之間的爐峰峽,海拔396米,1993年由英國的建筑師特里·法雷爾設(shè)計,頂部似“碗”型,1997年落成投入使用,取代原來一個兩層高的“老襯亭”。凌霄閣頂部是360度觀景臺,不僅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景色一覽無余,港島南部的南海以及周邊的離島也盡收眼底。</p> 2005年4月,太平山頂凌霄閣開展億元“大變身”工程。翻修后的凌霄閣擴大了購物區(qū),引進了新的星級餐飲,并將原來位于5樓的觀景臺移到凌霄閣頂部,形成一個360度觀景臺,凌霄閣也舊貌換新顏。 <p class="ql-block"> 山頂纜車依靠直徑44毫米及斷裂應(yīng)力139公噸的鋼纜拉動,路軌軌距1520毫米,此軌距屬于俄羅斯鐵路普遍采用的寬軌,也是香港唯一采用寬軌的鐵路。由于山路狹窄,山頂纜車大部分路段只鋪設(shè)單線軌道,但在梅道站和白加道站之間設(shè)有復(fù)線軌道,可供兩列纜車交匯上落。一列纜車由兩個車卡組成,兩列纜車能夠同時以相反方向行駛,每小時可以載客2,800人次。</p> 太平山是香港島最高的山,海拔達552米。19世紀初,太平山頂已經(jīng)成為貨船進入港口的航道地標。由于香港氣候炎熱潮濕,太平山頂就順理成章成為不少達官貴人的避暑勝地。約1868年,第六任港督麥當奴選址該處興建避暑別墅。移居太平山成為富豪顯赫與名流紳士所推崇的風(fēng)尚。1904年,居住太平山被正式列為上流社會以及外國使節(jié)的專有權(quán)利。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太平山乘纜車下來到花園道總站,不遠處就是紅棉路上的香港公園體育館和香港室內(nèi)壁球運動場館,體育館又名香港公園室內(nèi)運動場,是香港的一間室內(nèi)多功能體育中心。香港公園體育館有空調(diào)及保安,1個多功能主場(可作2個籃球場、排球場、投球場,或者8個羽毛球場)。另外,再加有1個活動室、健身室及舞蹈室。</p> <p class="ql-block"> 香港室內(nèi)壁球運動場館。作為香港規(guī)模最大的專業(yè)壁球場館,該中心設(shè)有18個場地(含17個空調(diào)壁球場及1個帶觀眾席的表演場),自建成以來,該中心長期承擔(dān)國際賽事舉辦職能,包括2024年香港足球會EVISU國際青少年壁球公開賽和2025年亞洲青少年壁球團體錦標賽,同時也是香港壁球總會總辦事處所在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