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暮春時節(jié),臺州府城披著一層靜謐的薄霧。這座始建于晉代的古城,城墻如巨龍般盤踞在靈江畔,斑駁的青磚上依稀可見歷代修葺的痕跡。我隨溫州市老干部攝影社和浙商銀行溫州甌海支行組織的采風活動來到這里,手中的相機記錄下這座活著的古城。登上城墻時天色尚好,遠處的巾山雙塔——南山塔與北山塔在云霧中若隱若現,七層磚木結構的塔身歷經八百年風雨依然挺拔。 城墻上的空氣格外清新,明代甕城的石階在微光中泛著青灰色。將軍炮臺旁,銹跡斑斑的鐵炮沉默地注視著遠方,仿佛還能聽見抗倭時的戰(zhàn)鼓轟鳴。舉目四望,靈江如一條玉帶環(huán)繞著古城,現代高樓與古城墻在視野中奇妙交融。下城墻時,我們踏進了紫陽街,準備深入這座千年古街。 紫陽街入口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石碑在陰天里顯得格外莊重。百年老店“長順友”的烤爐正飄出海苔餅的焦香,老師傅藍布衫的袖口磨得發(fā)亮。轉角處,“蔡永利木桿秤”店里,老師傅戴著老花鏡調試秤桿的動作專注而嫻熟。朱自清紀念館的雕花木門前,幾位游客正在拍照留念。紫陽茶樓里,游客們捧著青瓷茶杯,細品臺州茶的醇厚滋味。 前行不久便見到中央電視臺《華夏文明》欄目拍攝紀念地,突然飄來的陣雨讓游客們紛紛躲進街邊店鋪。雨滴敲打青石板的聲音中,幾位游客指著墻上的照片討論著邵家渡大鼓的故事。雨勢稍歇,“胡記”的蛋清羊尾又在油鍋里翻騰,裹著糖霜的豆沙餡宛如藝術品?!安菥幑哺还し弧钡牡赇伬?,各式草編工藝品靜靜陳列,細如發(fā)絲的草帽在燈光下泛著柔光。 羅賽芬火燒餅店的炭火映紅了老板娘的臉龐,她正用竹夾子將芝麻餅貼在爐壁上。臨食記飄出的姜湯面香氣吸引了幾位游客,他們邊吃邊聊的市井畫面,比任何旅游宣傳冊都更生動。中國人民銀行臨海支行舊址內,幾位游客駐足觀看展陳的金融歷史文物,泛黃的老照片與銹跡斑駁的算盤靜靜訴說著往昔的金融脈絡。 傍晚時分,我們結束了一下午的采風?;赝详柦郑献痔栭T楣上的燈籠已亮起暖黃的光。空氣中依然飄蕩著海苔餅的焦香與蛋清羊尾的甜味,這些市井氣息正是臺州府城最動人的注腳。千年時光在這里沉淀為生活智慧,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講述傳統(tǒng)與現代交融的故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攝影/編輯:清晰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