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季是昆蟲的天堂。蟋蟀、紡織娘等昆蟲踏著夏日的熱烈粉墨登場,大鳴高唱,而善于歌唱的昆蟲音樂家卻非蟬(知了)莫屬。夏日蟬鳴,喧囂著夏天的蓬勃,裝飾著人們的午夢,那無疑是一種季節(jié)的聲音。</p><p class="ql-block"> 酷熱時樹枝上蟬鳴聲聲,似乎是天越熱叫得越歡,抑揚頓挫,不知疲倦,像是在預告高溫天氣似的。夏季天氣多變,遇到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時,蟬鳴也會有短暫的停息。但當陽光照射出來,它又會一如既往地鳴唱,應驗農(nóng)諺那句: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p> <p class="ql-block"> 無聊無憂的童年,蟬鳴裝飾著我的生活。童年時生活在鄉(xiāng)村和機關(guān)大院,那里都有不少柳樹、槐樹、法梧等樹木,不僅有能飛的知了,還有未脫殼的知了猴和它蛻下的殼。知了最初并不生活在樹上,而是在地下生活幾年后再爬出來的。法布爾在《昆蟲記》的《蟬》中寫道:“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幼蟬又稱知了猴,它經(jīng)過幾年的大地蟄伏,在某個夏夜從泥土里爬出,攀上離洞口較近的樹木,去完成它一生最重要的蛻變。日頭西下,知了猴開始在地下蠢蠢欲出。它先挖出一個接近地面的豎井,用前爪扒開一個以窺視天氣的小孔窺窗,遇到天氣晴好,就會趁著夜幕掩護爬出豎井,攀上樹梢迎風蛻殼,晾干雙翼后展翅飛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振翅高歌</span></p> <p class="ql-block"> 知了猴的窺窗很小,如蟻穴大小,不易察覺。但我和小伙伴們已練成見多識廣的“專家”,可以辨別出是不是知了窩。知了猴的豎穴只有拇指那么深,容身而已。挖開薄土就能看見金黃色的知了猴蜷縮在洞里,小心地將土扒開,把食指伸進洞里,知了猴的爪子抓住你的手,手往上一提,知了猴就被拉上來。夜捉知了猴最刺激,最好玩。有的小伙伴拿來家里的手電筒,仔細尋覓。有時候,我還把逮來的知了猴拿回家放到蚊帳里,觀察它如何去金蟬脫殼的。</p><p class="ql-block"> 尋找知了猴不僅需要經(jīng)驗,還得靠運氣,更多的時候找到的只是知了殼。夏日很多早晨,從家里扛著一根長竹竿,到樹林里去找知了殼,遲了可能就被別的小伙伴收走了。知了殼在中藥的名字叫蟬衣,具有散風除熱,清咽利喉,消腫止痛的功效。有一年,我收集到好幾百只知了殼,等到秋季拿到在廢品收購店去賣,雖然知了殼重量輕,價格也不高,但還是得到了兩塊錢,換了好幾本連環(huán)畫,心里美滋滋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金蟬脫殼</span></p> <p class="ql-block"> 聽到知了在高高的樹上鳴叫,小伙伴們總想著要捉下它們,一是玩,二是吃。起初,直接而愚笨的辦法就是上樹去逮。但樹高不易爬,還要防著毒蟲咬。有一次,我在小伙伴們的慫恿下,經(jīng)不住誘惑攀爬樹干,結(jié)果知了沒抓到,還被樹上的馬蜂叮了幾個包,差點從樹上摔下來。</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母親好好地教訓我一頓,呵斥以后不許再爬樹。再以后捕蟬用上了長竹竿,在竹梢系個尼龍繩子,做個帶活結(jié)的圈套,舉起竹竿悄悄地移向知了,突然磕住知了頭,然后用勁一拉,知了就被套住。但有的知了很精,還沒等到尼龍?zhí)卓拷?,就被它發(fā)現(xiàn),嗚的一聲飛走了,還撒你一頭尿,直叫倒霉。后期我們對捕蟬工具做了改良,梢頭直接綁了個塑料袋,直接用袋子套住它,讓其插翅難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3年學畫拙作《大壽三千》</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童年的時候也是物質(zhì)匱乏時代。總是感覺吃不飽的我們,也經(jīng)不住知了的誘惑。有一次,哥哥捉來幾只知了,并將知了扔進燒火的鍋洞,待到烤焦掏出后掰開,一股香氣襲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嘗后感覺味道挺美的。如今在街頭不少燒烤店里,有竹簽串的油炸知了猴,據(jù)說它富含蛋白質(zhì),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吃貨們愛吃。今年在平臺上看到一些地方大肆濫捕知了猴,真擔心生態(tài)環(huán)境由此遭到破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抓知了</span></p> 每當夏日來臨,蟬鳴陣陣時,總讓我在感到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夏日的蟬鳴,帶來的不僅使世界增添生機,也同樣讓人發(fā)出光陰似箭、韶華不再的感悟,更激發(fā)人們要珍惜時光。<br> 圖片來自網(wǎng)絡+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