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何云天</p> <p class="ql-block"> 自從登上三尺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肩負起了"班主任"這一神圣職責。有人笑稱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小的主任",但我卻認為,這也是責任最大擔子最重的主任。</p><p class="ql-block">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漸漸發(fā)現(xiàn)學生和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樣,也是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來"討債"的,另一類是來"報恩"的。? </p> <p class="ql-block"> 記得曾教過一個來自農村的男生,家境貧寒卻成績優(yōu)異,性格內向到很少說話。</p><p class="ql-block"> 我也因此對他格外關照。高考前半年,他突然患上頭疼病,回家休養(yǎng)一周后,又堅持帶病返校。他五十多歲的父親每天騎著自行車,風雨無阻地從幾十里外的老家送來熬好的中藥。</p><p class="ql-block"> 看到這位父親如此辛苦,我和老伴商量決定:由我們每天在家為他熬藥(我家住在校內家屬樓)。老伴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工作,也就答應了。</p> <p class="ql-block"> 從此,這個學生每晚下自習后都會來我家喝藥。細心的老伴怕他口苦,每次都會準備一塊兒水果糖。</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日復一日,老伴堅持了整整三個月,直到他康復參加高考。</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老伴雖然沒有堅持太長時間,但三個月的堅持也是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 高考結束后,這個學生就杳無音信了。老伴時常向其他學生打聽他的消息,卻始終沒有回音。</p><p class="ql-block">? 直到新學期開學,他父親突然騎著自行車來到我家,送來一包自家種的蔬菜,告訴我們他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老人家樸實的話語里滿是感激。</p><p class="ql-block"> 可是那個學生卻始終沒有露面。</p> <p class="ql-block"> 老伴為此悶悶不樂,甚至自責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夠好。</p><p class="ql-block"> 我寬慰她說:"孩子內向,我們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做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應該的,也是自己情愿的,我們就當這孩子是來'討債'的。說不定就是我們什么時候真的欠他的呢。再說,不是還有很多來'報恩'的學生嗎?"</p><p class="ql-block"> 老伴聽了,釋然一笑。</p><p class="ql-block">? 說到"報恩"的學生,那又是另一個溫暖的故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