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愛是一種循環(huán)。愛給予他人,不見得立即有回報,但最終也會循環(huán)到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在愛護自己的同時,也考慮愛護他人,你也會得到更多的愛。如果你愿意幫助他人獲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你也會得到你想要的一切,給予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學會愛的給予,帶給我們的將是一生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這是個真實故事:曾經(jīng)泰晤士河沿灰色的冬日,水流湍急冰冷。一個穿著破舊粗呢外套的農(nóng)夫,看到河心那團沉沉浮浮的黑點。河水針砭刺骨,農(nóng)夫毫不猶豫跳了下去,奮力向少年掙扎的方向劃去。沉重的河泥和糾纏的水草不斷阻擋他,他終于抓住那少年的胳膊,一個勁往上頂……原來這個落水少年是一位貴族子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幾天后,孩子的父親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nóng)民卻當場謝絕了這份厚禮,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于自己的良心,自己并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理所當然地索取回報。</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父親敬佩農(nóng)民救人不求回報的高尚品格,為了表達他的感激之情,于是決定資助這位農(nóng)民兒子到倫敦接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以后,農(nóng)民的兒子醫(yī)學院畢業(yè),畢業(yè)后專心從事醫(yī)學研究,后來,他憑借發(fā)現(xiàn)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抗生素而榮獲諾貝爾獎。他就是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者弗萊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那位曾經(jīng)獲救的公子,三十多年后已成為赫赫有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他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從諾曼底登陸奔波非洲,突染肺炎命懸一線。當時的肺炎屬于絕癥。而費萊明聽聞消息后不遠萬里地攜帶青霉素奔赴戰(zhàn)火紛飛的非州戰(zhàn)場,渾身襤褸闖入丘吉爾帳篷獻上“救命霉菌”。青霉素!它最后救了首相的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個故事或許大家都聽說過,我從不同版本的書中讀到過這個故事,或許也有些藝術虛構。但《丘吉爾傳》和丘吉爾《我的早年生活》中確實有過記述。丘吉爾思想的一個深刻真相,她始終相信平民英雄能成為歷史的支點,就像那青霉素的故事,那個穿越沙海的藥瓶最終承載起文明存續(xù)的重量。</p><p class="ql-block">愛出愛返,“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及時伸出援手,為自己的后代播下善良的種子,并收獲意想不到的回報。播下善良的種子,才會成就愛的果實,慈悲的力量就是如此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