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藏孜珠寺位于昌都地區(qū)丁青縣沙貢鄉(xiāng)境內(nèi)海拔4800米的孜珠山上,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行至孜珠山3800米處,仰首,山頂云縵霞綃,美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行至孜珠寺,抬眼便是天葬臺,儀式正進(jìn)行,我們都感到有些震驚。</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始建于三千年前,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dǎo)建立。寺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苯教是佛教傳入之前藏區(qū)盛行的一種古老原始宗教。</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所在山峰名為“孜珠”,意為“六座山峰”,象征觀音菩薩用慈悲和智慧度化六道眾生。</p> <p class="ql-block"> 寺廟建筑依山而建,有大殿、經(jīng)堂、僧舍等,錯落有致。這里自然條件極為艱苦,但僧人們在艱苦環(huán)境中修煉本教佛法,寺廟還設(shè)有內(nèi)明、辯論、禪定等學(xué)校。</p> <p class="ql-block"> 來到孜珠寺前,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隔空遙望,另一個是貼身攀向海拔3800米的峰頂。我們只交換了一個眼神,便抬腳踏上登頂?shù)穆贰?lt;/p> <p class="ql-block"> 寺廟坐落在海拔4800多米的孜珠山上,山勢險峻,沿著崎嶇的山路向上攀登,每一步都像是在向心靈深處邁進(jìn)</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看到了許多虔誠的信徒,他們手持轉(zhuǎn)經(jīng)筒,口中念念有詞,臉上洋溢著對信仰的執(zhí)著與敬畏。</p> <p class="ql-block"> 攀登孜珠寺的過程確實十分艱難。攀登過程中,除了部分路段有樓梯外,還包括崎嶇的山路和陡峭的臺階。例如,前往“天空之廁”的路段,需要攀爬幾段陡峭的木梯和鐵梯。整個攀登過程不僅是對體力的挑戰(zhàn),更是對意志的考驗,建議游客量力而行,注意安全</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感到呼吸急促,有些心悶發(fā)慌時,趕緊吸幾口隨身攜帶的氧氣,癥狀就會緩解。</p> <p class="ql-block"> 攀登孜珠寺時,一定要穿好防滑的鞋子,因為山路崎嶇,冬季部分路段可能會有結(jié)冰,防滑鞋可以確保行走安全。此外,山上風(fēng)大,光線強(qiáng)烈,建議戴上帽子和墨鏡,以保護(hù)皮膚和眼睛免受紫外線傷害。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隨身攜帶一個小瓶氧氣。如果在攀登過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胸悶,吸幾口氧氣可以有效緩解不適癥狀。</p> <p class="ql-block"> 在登山途中,我們有幸參觀了占巴南喀當(dāng)年修行的小屋。占巴南喀的腳印是極具文化與宗教象征意義的遺跡。占巴南喀(公元前915年誕生)是象雄國王的王子,文殊菩薩的化身,被譽為“密宗之父”。他曾在孜珠山的一個山洞中修行,如今這個山洞被后人修葺成修行小屋,而山洞內(nèi)至今仍保留著他當(dāng)年修行時留下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從山頂俯視孜珠寺。</p> <p class="ql-block"> 登上孜珠寺的最高處,抬頭遠(yuǎn)望,四周群山連綿起伏,山峰高聳入云,層層疊疊的山巒將寺廟緊緊環(huán)抱,宛如一座天然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 湛藍(lán)的天空下,幾只雄鷹在高空翱翔,它們時而展翅高飛,時而盤旋俯沖,矯健的身姿在云海中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頂,微風(fēng)拂面,帶來陣陣清涼。這一刻,心靈仿佛得到了凈化,所有的煩惱和疲憊都隨著山風(fēng)飄散而去,讓人不禁沉醉在這如夢如幻的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也是蠻艱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