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文:宋暖陽</p><p class="ql-block">資料來源:百度</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2364395</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北京以其無可比擬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傲然屹立于世界首都之林,而首都博物館就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最忠實的記錄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都博物館是一座融古典美和現(xiàn)代美于一體的建筑藝術(shù)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感。通長的石質(zhì)幕墻象征著中國古代城墻,在大廳北門外地面上鑲嵌清代丹陛,大廳內(nèi)有明代牌樓,體現(xiàn)出中國傳統(tǒng)建筑平面中心軸線特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都博物館新館分地下二層,地上五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博一層展廳,一座巨大的牌樓赫然屹立,上書“景德街”三個大字。循跡北京并沒有景德街,原來這座牌樓是北京歷代帝王廟內(nèi)的牌樓,后來帝王廟前的街道拓寬,景德街牌樓橫跨馬路,屢次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挪移至首都博物館內(nèi)收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都博物館館藏文物十分豐富,截至2024年,館內(nèi)擁有藏品125011件/套,珍貴文物63235件/套。其基本陳列按時間順序?qū)⒈本?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依次陳列,蔚為壯觀。其中,西周伯矩鬲、西周班簋、西周堇鼎、西晉楷隸書《孝經(jīng)》卷、元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元青花鳳首扁壺等都是鎮(zhèn)館之寶。此外,還有李蓮英的翡翠扳指、乾隆御制碑、元代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景德鎮(zhèn)窯青花鳳首扁壺、清乾隆年間赤金嵌寶石舍利無量壽佛、綁絲十二章龍袍等珍貴文物。這些藏品涵蓋了青銅器、瓷器、書法、佛造像、玉器、織繡、繪畫等多個領(lǐng)域,展現(xiàn)了北京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多元融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鎮(zhèn)館之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周伯矩鬲:以高浮雕的牛首為裝飾主題,器蓋中央有兩個寫實的牛頭背靠背構(gòu)成蓋面,器身和蓋面都有牛頭浮雕。器蓋內(nèi)及頸部內(nèi)壁鑄有銘文,記述了燕侯在戊辰這一天賞賜伯矩貝幣,伯矩為紀念父親而制作此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銅坐龍出土于史思明墓,考古學家孫機認為此物稱“辟邪”,應(yīng)為一對,鑲在馬車錢扶手的橫木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周班簋:腹內(nèi)底銘文多達198字,記述了貴族“班”追隨大貴族“毛公”東征的史實,這一史料與秀麗的文字都具有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博常設(shè)展覽,包括古代北京歷史展、老北京民俗展、瓷器、青銅器、玉器、佛教藝術(shù)等。其中比較有名的藏品比如:元青花鳳首扁壺、班簋、乾隆御制碑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參觀峇峇娘惹的特展,峇峇娘惹和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guān),或者說自從有了海上絲綢之路,才有了峇峇娘惹這樣一個族群,峇峇娘惹主要是指自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后定居海外的華人與當?shù)赝林ɑ槎纬傻淖迦?,這些華夏兒女雖然身在異邦,生活了多少代,但是華夏文明、華夏生活習慣都還保留延續(xù)發(fā)展,無論是語言文化、還是宗教信仰、飲食習慣、建筑風格、風俗習慣、服裝、甚至結(jié)婚的習俗還能看到中華文明的影子,讓人感嘆,現(xiàn)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和我們中國一樣也是過年、吃年夜飯、拜年、貼春聯(lián)、春節(jié)也放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德鎮(zhèn)窯青花鳳首扁壺。壺嘴處有一特別設(shè)計,龍口的中間封閉,水流從壺中傾倒時會先分做兩股水流,在注入容器前又會合二為一,別有意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戲劇舞臺人物紋枕,演繹的是王實甫的代表作《西廂記》,方寸之間有 18 位演員粉墨登場,表情細膩,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進輝煌中軸展覽,匯聚來自故宮博物院、洛陽博物館、安陽博物館、西安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17家單位的53組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梁一柱,都像是歷史的音符,共同奏響了一曲宏大的城市樂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巍峨的宮殿,曾經(jīng)是權(quán)力與榮耀的象征,見證了無數(shù)重大的歷史時刻;而周邊的胡同小巷,則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是老北京人世代相傳的生活記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參觀首博了解北京的歷史文化脈絡(lu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京劇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徽、漢、昆、梆這些腔聲、劇種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到晚清,京劇在繼承與發(fā)展中有了其專有的獨特劇目,這是京劇成為一個嶄新劇種的重要標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博四層老北京戲園展搭了個戲臺子,大屏幕上在放京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民俗展?jié)鉂獾睦媳本┪秲?,雖然有些物件已經(jīng)被更現(xiàn)代、更科技的替代了,但將物質(zhì)相對匱乏年代里的美好完美復(fù)刻展示出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都博物館,第一次參觀,確收獲了滿滿的老北京文化歷史文脈。了解三千年北京,八百年首都。讀北京文化記憶,展望未來北京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