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東北漫游抵達漠河,暢游兩日之后,于8月7日午后3點乘旅游專列奔赴第五站——呼倫貝爾大草原。8月8日清晨10點半抵達海拉爾火車站,旋即乘車前往草原,觀賞大型實景演出《蒙古馬頌》。午后乘馬拉小火車向草原深處漫行,走進蒙古包,細品奶茶奶糕、馬奶酒等草原風味,再換上蒙古民族服飾,體驗牧民生活情趣,別有一番意韻。遼闊草原上駿馬騰躍,湛藍晴空下云絮輕飄,這般景致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遂吟小詩兩首,以紀此行。</p> <p class="ql-block"> 《漠河辭后赴草原》</p><p class="ql-block"> 漠河塵斂赴蒼原,</p><p class="ql-block"> 專列西行落日懸。</p><p class="ql-block"> 夜枕龍江濤漸遠,</p><p class="ql-block"> 曉迎海拉旭光連。</p><p class="ql-block"> 車馳綠野千層浪,</p><p class="ql-block"> 心逐晴云萬里天。</p><p class="ql-block"> 最是豪情生望眼,</p><p class="ql-block"> 草原初入已陶然。</p> <p class="ql-block">【呼倫貝爾草原簡介】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整體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東西寬約350公里,南北長約300公里,總面積約11.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草原是眾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發(fā)祥地,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學界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搖籃”,在世界史上占據(jù)較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 《草原風情漫記》</p><p class="ql-block"> 實景初驚馬頌揚,</p><p class="ql-block"> 氈房深處味尤長。</p><p class="ql-block"> 茶糕甜沁心頭暖,</p><p class="ql-block"> 奶酒醇留齒畔香。</p><p class="ql-block"> 輕著蒙袍摹牧語,</p><p class="ql-block"> 悠聽牧笛繞晴岡。</p><p class="ql-block"> 蒼空如浣草如織,</p><p class="ql-block"> 駿馬奔時意未央。</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海拉爾簡介】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qū)下轄地級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以境內的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屬亞洲中部蒙古高原的組成部分,總面積約25.3萬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市轄2個市轄區(qū)、4個旗、3個自治旗,代管5個縣級市。常住人口213.91萬。擁有海拉爾、滿洲里兩個國際航空港,是中國僅有的一座中俄蒙三國交界城市,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人文歷史悠久,是中國北方狩獵、游牧民族的重要發(fā)祥地。</p> <p class="ql-block"> 海拉爾是呼倫貝爾市的一個區(qū),簡稱“海區(qū)”,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大興安嶺西麓,呼倫貝爾草原東部,是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海拉爾區(qū)地勢東高西低,因海拉爾河而得名,是呼倫貝爾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草原文化、森林文化、農(nóng)耕文化、邊境文化的碰撞、融匯與演進之地,素有“草原明珠”之稱。</p> <p class="ql-block">(視頻來自網(wǎng)絡,一并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