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背景音樂:《思念陪著鴻雁飛》</span></p><p class="ql-block">翻唱:王玲、七星山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散文/我的思鄉(xiāng)情結</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寫在伊通滿族自治縣成立三十七周年之際</span></p><p class="ql-block">文/七星山人</p> <p class="ql-block"> 伊通是我的家鄉(xiāng)。這里七星落地,伊水環(huán)繞,山巒疊翠,沃野千里,被稱為七星福地。它沒有大城市的喧囂與繁華,卻有著最樸實的人間煙火。我生于斯長于斯,與這座小城相處了六十多年,至今仍然不離不棄,這感情真是杠杠滴。</p> <p class="ql-block"> 記得小的時候,我總愛站在家門口大榆樹下,望著那條通往遠方的土路,幻想著外面的世界,可是,卻始終沒機會走出這方土地。二十歲那年國家恢復高考,我考入四平財貿學校讀書,使我終于看到了伊通以外的地方。然而,想念家鄉(xiāng)思念父母卻伴隨了我二年的求學時光,是心理脆弱作祟還是故鄉(xiāng)情結使然?我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八歲那年,我在職考入吉林省財貿管理干部學院深造,在省城長春一待就是兩年。因為有了曾經(jīng)遠離故土的經(jīng)歷,再加之有了幾年機關工作的歷練,心理自然強大了許多。但是,“每周一歌”仍是我等長春周邊市縣同學必唱的曲目,令通化、延邊、白城等地“瞭望”的同學咬牙切齒地羨慕嫉妒恨。</p> <p class="ql-block"> 這些年為了經(jīng)管外孫上小學,我和老伴又一次遠離故土,來到了花城廣州,至今已經(jīng)六個年頭。每逢暑假,回伊通成了我們的必修課,名義上說是回來避暑,其實,想念家鄉(xiāng)才是內心亙古不變的潛臺詞。因為無論走到哪里,家鄉(xiāng)的影子總在心頭揮之不去,那條老街,那棵老樹,那間老屋,還有那些熟悉的面孔,都成了我心中最柔軟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 每年暑期回老家,都能看到小城的變化,令我這個身居他鄉(xiāng)的伊通人欣慰不已。特別是滿族自治縣成立三十七年以來,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伊通小城的變遷毫不為過。城市長高了,街路增寬了,花草鮮艷了,霓虹點亮了。無論是八旗廣場的大秧歌,還是御路廣場的太極劍;無論是箭亭廣場的曳步舞,還是公園里的二人轉,無不傳遞著人們的喜悅之情。每當華燈初上,漫步在伊通河兩岸,那鱗次櫛比的高樓,隨風搖曳的垂柳,排列有序的燈盞,波光粼粼的水面,都無一例外的彰顯了伊通的巨變。伊通,我的家鄉(xiāng),你像一個二八佳人,正在被三十三萬勤勞兒女的巧手打扮,難怪越來越靚麗,越來越惹眼。</p> <p class="ql-block"> 寫到這里,忽然明白自己身居幾千公里之外,為何常常夢回伊通?因為這里有我熟悉的土地,親切的面龐,心儀的美食,不變的鄉(xiāng)音。無論走多遠,伊通,永遠都是我的心靈歸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非常感謝親們的關注點贊和精彩點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