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形成原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約2.3億至6500萬年前,張掖所在區(qū)域是內(nèi)陸盆地,氣候干濕交替。干旱時,巖石中的鐵元素氧化成紅色、橙色;濕潤時,則呈現(xiàn)灰綠、黃綠色,再加上錳、鈣、黏土礦物等,構(gòu)成了七彩巖層。后來,盆地周邊山地風(fēng)化剝蝕產(chǎn)生的泥沙、礫石隨河流匯入盆地,堆積壓實形成砂巖、泥巖、頁巖等沉積巖。約6500萬年前,受青藏高原隆起和祁連山造山運動影響,盆地地層被擠壓抬升,原本水平的巖層傾斜、褶皺甚至直立,不同色彩的巖層垂直暴露于地表,構(gòu)造運動產(chǎn)生的裂隙也為后期風(fēng)化侵蝕創(chuàng)造了條件。最后,流水、風(fēng)力、凍融等外力作用不斷沖刷、切割、磨蝕巖石,堅硬的砂巖保留為凸起的崖壁,松軟的泥巖、頁巖形成凹槽或緩坡,使巖層垂直剖面充分暴露,呈現(xiàn)出“七彩條帶” 。</p> <p class="ql-block">艾肯泉被稱為“魔鬼之眼”,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外觀形似眼睛:從高空俯瞰,艾肯泉的泉眼與噴涌出的泉水以及周圍深紅色環(huán)帶狀的沉淀物,組成了一個奇特的瞳孔造型,仿佛一只鑲嵌在大地上的眼睛,泉眼如同沸騰的開水,不斷翻滾上涌,像是眼睛的瞳孔,而周圍因硫磺礦物質(zhì)長期沉淀形成的紅褐色、金黃色等色彩斑斕的環(huán)帶狀地貌,則宛如眼瞼和虹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泉水含有毒性:艾肯泉的泉水含硫量過高,具有較強的毒性,無法飲用,也不能用來浸泡。動物誤飲會中毒而死,泉水流經(jīng)之處寸草不生,泉眼周邊十分荒蕪,沒有任何生物愿意光顧,給人一種荒涼、危險的感覺,仿佛隱藏著某種魔力或詛咒。</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蒙語含義聯(lián)想:在蒙古語里,“艾肯”就是“可怕”的意思,艾肯泉就是當?shù)厝诵睦镒羁膳碌娜?。這個名字本身就傳遞出一種對泉眼的敬畏和恐懼之情,加上其獨特的外觀和危險的特性,“魔鬼之眼”的稱呼也就自然而然地流傳開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文化心理因素:在人類的文化和心理中,眼睛常常被視為神秘而具有魔力的象征,艾肯泉仿佛一只凝視蒼穹的眼睛,似乎蘊含著某種超自然的力量,讓人在看到它的瞬間,會產(chǎn)生一種敬畏和神秘的感覺,容易將其與魔鬼等神秘、邪惡的概念聯(lián)系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