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刷抖音偶爾發(fā)現(xiàn),在坊子區(qū)前曹村西有座漢王廟,漢王廟以南有座將軍埠,這么有歷史價值的地方,確實應(yīng)該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安丘縣地名志》載:據(jù)《劉氏族譜》記載,明初劉氏從棗強、棗陽遷來此地立村,因位于古曹屯之地,取名曹屯,后演變?yōu)椴艽?,后來不同姓氏陸續(xù)遷來此地立村,根據(jù)方位,分別取村名為前曹村、后曹村、東曹村、西曹村。</p><p class="ql-block">《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有曹操在建安十一年八月“東討海賊管承”的記載:“公東征海賊管承,至淳于,遣樂進、李典擊破之,承走入海島。割東海之襄賁、郯、戚以益瑯邪,省昌慮郡?!薄顿Y治通鑒》亦記有:“曹操東討海賊管承,至淳于,遣將樂進、李典擊破之,承走入海島?!薄按居凇本褪窃瓰楣糯居趪诘氐臐h朝淳于縣,故址即今山東省坊子區(qū)黃旗堡街道杞城村(原安丘市)。</p> <p class="ql-block"> 看來三國時武帝曹操東討時曾經(jīng)在此地屯兵是不爭的事實。劉氏遷此立村取名曹村也就不足為怪了。劉氏自稱是漢王劉邦之后,就在村西將軍埠北麓建漢王廟,以祭祀祖上漢王劉邦。</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猜測的大體位置,我與建武二人下東外環(huán),去尋將軍埠和漢王廟,沿小路走進一片玉米地,周圍全是比人高的玉米,哪里會看到漢王廟的影子,恰巧在玉米地深處,遇見正在曬土肥的夫婦,一問才知,就在附近,根據(jù)農(nóng)婦指點,我們很快來到一座水庫邊,水庫北邊立有石碑,正面書“漢王廟水庫”,背面書:漢王廟水庫位于坊子坊安街道,濰河流域汶河支流曹村河上,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9.5平方公里,流域呈長方形,地勢自西南向東北似斜,水庫建成于1965年6月,水庫樞懷工程,要有大壩、溢洪道等組成。水庫現(xiàn)狀為均質(zhì)土壩,壩頂高程55米,壩長27米,總庫容5187萬立方米,水庫建成以來,在農(nóng)田灌溉、防洪等方面效益顯著,對當(dāng)?shù)氐墓まr(nóng)業(yè)生產(chǎn)穩(wěn)定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一座青磚青瓦老式房子映入眼簾,這就是漢王廟了,東西長大約八米,南北寬也有四米左右,古樸滄桑,記錄著歲月的痕跡。廟門正敞開著,我看到正對門口的是一尊端坐著的較大的塑像,這是漢王劉邦,東側(cè)立有張良、蕭何塑像,西側(cè)立有韓信、曹參塑像,四尊塑像都是站立的,這四位都是輔佐漢王劉邦一統(tǒng)天下的功臣謀士,漢王在將軍、謀士的輔佐下,氣定神閑的指揮攻殺討伐,一統(tǒng)天下,建立漢朝。!</p> <p class="ql-block"> 問及旁邊看水庫的村民,廟建于何時,他說大概二百多年了,可能是乾隆年間建的,問有沒有石碑記載建廟著件事,他說有塊石碑鑲在前墻上,字跡不清,已經(jīng)無法辨認(rèn),墻也風(fēng)化嚴(yán)重,村里派人把墻抹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看不見了。不過這座廟200多年來,一直保佑著當(dāng)?shù)厝说钠桨玻昴赀^節(jié)時上了年紀(jì)的婦女自發(fā)的到廟前燃紙燒香拜祭,保佑一家大小平安,財運亨通。</p><p class="ql-block"> 村民說將軍埠和漢王廟水庫都是前曹村的地。水庫南邊就是將軍埠,現(xiàn)在埠上全栽上桃樹了原來是一片荒草地,前幾年修高速公路,聽說挖出古墓了,挖出什么古物,村里沒有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便驅(qū)車到水庫南邊,來到將軍埠東北麓,沒有上埠的大路,只好停好車,沿彎彎曲曲的小路,走上將軍埠,的確村民已經(jīng)栽上滿埠桃樹,還沒到結(jié)果期,管理還是很到位的,桃樹下都有水管,今年大旱,桃樹生長的卻很旺盛。桃樹間隙滿是荒草和荊棘,有幾株酸棗棵生長的特別茂盛,結(jié)滿了密密麻麻的酸棗,有的就像指頭肚那么大,建武說,待到秋天來摘酸棗。</p> <p class="ql-block"> 將軍埠高度約有100米,面積約500畝左右,在將軍埠和漢王廟中間有一條小河叫九曲芙蓉河。關(guān)于將軍埠的傳說,還得從周朝說起。周桓王十一年(公元前709年)魯國出兵,幫助杞國攻打淳于國,淳于公度其國危,外逃不歸。周桓王十四年(公元前706年)冬,杞國打敗淳于,遂將國都從緣陵(即營丘,今昌樂古城村)遷至淳于城,改淳于城為杞城(現(xiàn)坊子區(qū)黃旗堡街道駐地的杞城)。</p><p class="ql-block"> 杞國末年,內(nèi)政不穩(wěn),連續(xù)出現(xiàn)國君的弟弟弒君自立的情況。公元前445年,杞國終于在楚惠王的進攻下亡國,杞簡公成為杞國末代君主,杞城成為楚國的屬地。公元前223年,秦國先后滅掉六國(包括楚國),統(tǒng)一天下,實行郡縣制,杞城有成為秦朝齊郡的城池。楚漢爭霸,劉邦大將韓信率軍進攻杞城,曾屯兵將軍埠。韓信就在將軍埠上擔(dān)二藥、八斗子,用鐵桶炮一下子把杞城的城門打開了。人們?yōu)榱思o(jì)念韓信大將軍一舉破杞城的壯舉,遂把這座埠嶺埠叫做將軍埠,延續(xù)至今。</p><p class="ql-block"> 將軍埠西側(cè)有一個特別陡峭的地方,人們稱為閻王鼻子,跟閻王鼻子緊挨著有幾個洞穴,里面寬闊明亮,人們稱為神仙洞,自有村子開始,每年農(nóng)歷6月19日附近村民都到神仙洞燒香祈福,成了固定的香火會。埠的西北位黃土坡中有縱橫交錯的“狐貍洞”,有人說那洞其實是將軍的墓,那些洞其實是盜洞。</p><p class="ql-block"> 將軍埠的東南角下面有個大崖,被人取了很多土,才稱為崖,據(jù)說崖邊砸死過人,人們都說觸犯了將軍,對那些不尊重將軍來取土的人的懲罰,這里被人們叫做“閻王崖”,崖上有棵大迎客松,松樹分散出五枝很粗的大枝椏,樹下是密草幽幽,少有人跡?,F(xiàn)在修高速公路,閻王崖和迎客松都不見了。</p> <p class="ql-block"> 從周朝到戰(zhàn)國,從楚漢爭霸,到曹操東討,再到劉氏在這埠嶺之處立村定居,穿越三千年的風(fēng)雨,古老的歷史與神奇的傳說,如同兩條交織在一起的情感線索,他們是歷史長河的一個個悅耳的音符,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每一段歷史,每一個傳說,還有實實在在存在的故地和遺跡,無不寄托著人們對圣賢和英雄無比地敬仰和深深地懷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