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參觀箱根雕塑藝術(shù)館</b></p><p class="ql-block"><b> 離開喧囂繁華的市區(qū),商務(wù)車在曲曲彎彎的山道上行駛1個多小時,來到箱根被群山環(huán)抱的世外桃源——雕刻之森美術(shù)館,風格各異 ,質(zhì)材多樣,由青銅、鋁質(zhì)、花崗巖、不銹鋼等制成的120件的雕塑作品,以天地為取景框,以群山為背景畫,或陳列在室內(nèi),或散布在綠意盎然的大草坪上,樹蔭下,溪水旁,羅丹、米羅、亨利.摩爾等大師名作亦列其中。</b></p><p class="ql-block"><b> 我雖是雕塑藝術(shù)外行,借助手機的翻譯功能,對說明詞也能一知半解,我看到了法國羅丹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的《巴爾扎克像》,將19世紀法國文學巨匠巴爾扎克憤世嫉俗,桀驁不馴的精神世界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羅馬尼亞藝術(shù)家布朗.庫西的《吻》,以驚人簡潔的手法表達戀人之間的親密情感。我對亨利?摩爾(英國)的作品《家庭》表現(xiàn)的和諧溫馨氣氛亦能感同身受,這些名家名作給我留下深刻印象</b><b style="font-size:18px;">,我生平第一次對雕塑藝術(shù)產(chǎn)生如此強烈的興趣。</b></p><p class="ql-block"><b> 景區(qū)最引人囑目的是一座高 18 米、內(nèi)徑 8 米的圓形“鴻運交響塔”,塔形建筑外觀獨特,內(nèi)部由人工敲碎的 2-3 厘米厚的五彩玻璃片鑲嵌成玻璃墻包圍而成,形成了一個像萬花筒,色彩斑斕的空間,游客可由螺旋形樓梯拾級而上,登頂后可將美術(shù)館全景和箱根的群山盡收眼底。</b></p><p class="ql-block"><b> 我們還在著名的箱根溫泉足浴,祈求健康長壽,看到一2、3歲萌娃獨自在泉水中奔跑嬉戲,生機盎然!</b></p><p class="ql-block"><b> 我在山道上緩行,回味著眼前獨特藝術(shù)殿堂的一切,在藍天下群山中綠野上欣賞世界雕刻大師的藝術(shù)成果,感受藝術(shù)與自然融合的魅力,此行在我不豐富的旅游經(jīng)歷中留下了難忘的一頁。</b></p> <p class="ql-block"><b>羅丹的《巴爾扎克像》粗獷激情深思,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氣質(zhì)完美結(jié)合</b></p> <p class="ql-block"><b>羅馬尼亞布朗.庫西構(gòu)思巧妙的《吻》</b></p> <p class="ql-block"><b>《家庭》英國亨利.摩爾</b></p> <p class="ql-block"><b>鴻運交響塔外觀</b></p> <p class="ql-block"><b>內(nèi)部裝飾像萬花筒</b></p> 部分雕塑名作 <p class="ql-block"><b>溫泉足浴</b></p> <p class="ql-block"><b> 游花之都公園</b></p><p class="ql-block"><b> 從東京到富士山腳下的花之都公園,車程約2個多小時,這是觀富士山最近的景點,進入園區(qū),透過車窗忙向北遠眺,富士山顛隱沒在濃云密霧之中,看來今天觀富士山頂積雪的目標要落空了。據(jù)說專程來此拍照打卡的游客為了一睹富士山的風采,要在民宿住下,等待云開霧散,不達目的,不回頭,而我們不在此列。</b></p><p class="ql-block"><b> 沿著園區(qū)大道前行,路旁鮮花盛開,芳香撲鼻,到東京多天看花不多,這里有壯觀的向日葵花海,我們拍照留影。位于公園東側(cè),還有花卉文化展覽館,四季恒溫,有各種珍稀植物供游客觀賞,彌補數(shù)天來無花可看的不足。</b></p><p class="ql-block"><b> 在有日式庭院風格的“潔流之里”,我們看到了石燈籠、人造瀑布、小橋流水,聽到了潺潺水聲,氛圍寧靜而古樸,感受到日本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公園建設(shè)時,發(fā)現(xiàn)了因火山熔巖流過森林留下的樹形空洞,這些 “熔巖樹型” 被保存下來,為游客提供了獨特的地質(zhì)景觀體驗,我們在這里拍照,因為曾經(jīng)遭受劫難移來的樹生長迅速又健壯,是生命力頑強的“幸福之樹”!</b></p><p class="ql-block"><b> 公園內(nèi)還設(shè)有一些適合家庭親子活動的游樂設(shè)施,如旋轉(zhuǎn)木馬、小火車、滑繩等,為孩子們提供了歡樂的活動空間。</b></p><p class="ql-block"><b> 下午,離開群芳爭艷的花之都公園,回望云遮霧繞的富士山,山之巔的皚皚白雪仍然沒有現(xiàn)身,不少旅人一定會期待下一次與富士山重逢,然而我不!因為年事已高,距離太遠,萬事萬物都不是完美的,人生亦然,何況旅游乎!</b></p> <p class="ql-block"><b>花海</b></p> <p class="ql-block"><b>奇花異草</b></p> <p class="ql-block"><b>老園丁</b></p> <p class="ql-block"><b>古老水車</b></p> <p class="ql-block"><b>瀑布</b></p> <p class="ql-block"><b>幸福之樹</b></p> <p class="ql-block"><b>滑繩</b></p> <p class="ql-block"><b> 物業(yè)與管理(題外話)</b></p><p class="ql-block"><b> 我們住處是品川區(qū)70余平米的普通公寓,物業(yè)品質(zhì)不錯,不論是建筑或是管理,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日本所有商品房均為精裝,不用業(yè)主敲打改造,沒有違建和噪音擾民的鄰里矛盾,所有櫥柜均與墻壁連體,即使發(fā)生地震,也無櫥柜傾倒。</b></p><p class="ql-block"><b> 我們所住的公寓可以根據(jù)業(yè)主需要對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自由分合,大客廳可割出小書房,和兒童房,有推拉木門,操作簡便。衛(wèi)生間干濕分離,智能設(shè)備很多,如坐便器操作菜單在右手的墻上,沖洗馬桶的水可以先洗手再入水箱,浴室有通風烘干設(shè)施,衣服不用上陽臺晾曬。陽臺上有逃生設(shè)施,緊急情況下,可從陽臺上用軟梯直接下到底層,脫離危險,這是在其他地方從未見過的。 </b></p><p class="ql-block"><b>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洗碗池內(nèi)有粉碎設(shè)施,將濕垃圾打碎后用水沖入制肥料的專用水道 ,所以這里沒有討厭的濕垃圾,但業(yè)主必須將干垃圾分得很細,我看了底層的垃圾房,非但沒有異味,還有空氣香精留下的芬芳。室外見不到自行車,都進入一層的立體自行車庫。在這里住了10來天,幾乎沒見過物業(yè)管理人員,一切都井井有條運轉(zhuǎn)。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經(jīng)過努力,我們也能做到。</b></p> <p class="ql-block"><b>公寓樓</b></p> <p class="ql-block"><b>業(yè)主會客休息廳</b></p> <p class="ql-block"><b>遛狗歸來,入池沖洗。</b></p> <p class="ql-block"><b>垃圾房</b></p> <p class="ql-block"><b>電池細分</b></p> <p class="ql-block"><b>自行車存放處</b></p> <p class="ql-block"><b>陽臺緊急出口</b></p> <p class="ql-block"><b>馬路施工,泥土入袋</b></p> 街景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