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 稱:雨佳珍貞</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56661449</p><p class="ql-block">圖 片:網絡十自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汾河平原的中部,坐落著一座寧靜而溫馨的小縣城——介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出生在這小縣城的古老街道——溫家巷,它位于介休縣城的南街西側。明清時期,介休周邊的村落多按方位命名,離縣城近的為街巷,遠的則為關。溫家巷東西排列,居舊縣城的中心位置。后我家又搬到北馬道(又稱七十二家房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介休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產豐富。小時候,爺爺經常給我講下關東大街一個院子的故事。院子南端有個戲臺,向西有個高聳的門洞,門洞后便是奶奶廟??上В@些都沒有保留下來。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四曾是奶奶廟的廟會,廟會時間約十天,各種物資、雜貨都會出攤,奶奶廟的香火也十分鼎盛。屆時,小攤販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琳瑯滿目的商品擺滿長街。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和各種燒烤小吃的香味在空氣中交織著,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溫家巷的主街分為西街和東街,兩街之間隔著一個十字路口,我家老宅位于西街南端楊家巷第二個院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暑假,每天早早起來就叫上小伙伴們去西街那座見證百年滄桑的門樓玩耍,在門樓前的大水洞下玩過家家。雖然門樓已破敗,但它仍屹立不倒,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日的夜晚,繁星點點,宛如撒在天幕上的碎鉆,閃爍著溫柔的光芒。我和小伙伴們在昏黃的路燈下嬉戲,捉蛐蛐。身影被柔和的燈光拉得很長,仿佛是夜晚的精靈在舞動。男人們圍成一圈下象棋,婆姨們邊做手工活兒邊聊著家長里短。歡笑聲不絕于耳,像是一首歡快的夏日交響曲。在這里,人們忘記了夏日的炎熱和疲憊,只留下了歡聲笑語和美好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宅斜對門是一座高臺階的四合院,堅固的青石臺階和高高的圍墻,彰顯著房屋主人的尊貴和威嚴。然而對于我們這些孩子來說,它卻是一個充滿神秘和樂趣的探險之地。院內東上房住著一對慈祥的老夫婦。午后,我們偷偷跨過那高高的門檻,進入那院子里去探險,窺探著里面和我們尋常人家不一樣的擺設。被發(fā)現后,他們總是笑著招呼我們這些溜進院子的孩子,拿出自家晾曬的“果殼殼”與我們分享,慈愛地叮囑我們上下臺階要小心。于是,能進到這座院子里去玩耍,成為我們這群孩童引以為傲的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溫家巷西街不遠,舊城墻往北走,一條街,兒時的許多時光都在這條街上度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我背著書包去上學。陽光灑在街道上,為其披上金色薄紗。街道兩旁的樹木搖曳生姿,帶來陣陣清涼。街角的小吃攤上,熱氣騰騰的油條、老豆腐散發(fā)出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