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舊金山灣區(qū)有個非常活躍的樂隊—草根樂隊,他們經(jīng)常在社區(qū)或者城市街區(qū)義演,獲得好評無數(shù)。這個樂隊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個個是樂器演奏的高手。我去年年底來到灣區(qū),湖邊樂隊的負責人李老師,便帶我參加了一次草根樂隊的活動,引見了草根樂隊的主要成員,讓我初步領略了草根樂隊主要成員的風采。當時,我用視頻后記錄了那次活動的過程,對他們的音樂才能,尤其是即興演奏、即興演唱的功夫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他們都是來自廣東,平常演奏和演唱的也主要是港臺歌曲、廣東粵語歌曲、廣東音樂以及大陸的經(jīng)典民歌。我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奇特的現(xiàn)象,就是他們無論演唱、演奏哪首樂曲,從來都不看譜,而且無論什么調(diào)式都能隨即上手。當我提出這個疑問時,他們說:我們是一群“不靠譜的人”。李老師補充介紹說,這幾位樂友記憶樂譜的能力都很強,即使是不熟悉的歌曲,演奏三五遍就不用再看譜了,而且不僅演奏、演唱的常用調(diào)式都熟悉,還能夠自主變換伴奏旋律,到目前為止有近200首歌曲、樂曲,能夠做到自主演奏演唱,而且配合的相當默契。他們這種對樂譜的記憶能力,和對演奏樂器的駕馭能力,讓我贊嘆不已又覺得不可思議。雖然幾位老師也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但我真的是有心無力!我雖然也在學習二胡、板胡和電子口琴,但在我的“腦海曲庫”中儲備量太少了。他們平時演唱演奏的樂曲中有70~80% 的我都不熟悉,甚至有40~50%的我都沒聽說過,在他們面前我實在是顯得孤陋寡聞,是一名名副其實的“音樂小白”。我對每首曲子,不經(jīng)過幾十次的練習,是跟不上樂隊的,所以對于參加他們這種即興演奏活動,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參加過第一次活動之后,就不得不放棄再參加他們活動的欲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直到最近,他們聯(lián)系了一位菲律賓裔開辦的音樂學校的練習室,作為草根樂隊每周活動的固定場所。這個音樂練習室有種類繁多的樂器,當李老師看到現(xiàn)場有幾套架子鼓時,便有了讓我來練習架子鼓的想法,這不僅能夠讓我多熟悉一門音樂技能,也能通過打節(jié)奏,對我學習二胡、板胡及電子口琴有所幫助。我已參加了三次活動,初步接觸架子鼓感覺到有很多難處:一是四肢配合難,對于首次接觸架子鼓的我來說,讓四肢獨立又協(xié)調(diào)地運作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常常會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所以只能先打簡單節(jié)奏,通過極力控制盡量不出現(xiàn)明顯失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是擊打力度控制難。不同的擊打力度會產(chǎn)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量效果。擊打輕了,聲音微弱且缺乏表現(xiàn)力;擊打重了,導致聲音失真,出現(xiàn)噪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是技巧和手法運用還一竅不通。如單擊、雙擊、滾奏、聯(lián)奏等,沒有基礎,手法不熟,不敢靈活應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是架子鼓樂理知識完全不懂。與樂隊配合,需要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如和聲、調(diào)式等,才能與其他樂手配合默契,否則容易出現(xiàn)節(jié)奏不統(tǒng)一、和聲不協(xié)調(diào)的情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是心理素質(zhì)問題。越怕打錯,越容易出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雖然學習架子鼓有困難,但跟著高手們學習音樂,耳濡目染,會逐漸有所收獲。從他們幾位高手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中,不僅讓我領略到了他們的風采,而且接受著他們的感染和熏陶,對我學習音樂會有所幫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執(zhí)掌吉他或電吹管兼主唱李先生,他熟悉多種樂器的演奏,他是國內(nèi)知名音樂學院畢業(yè)的,在這里其實還兼任著指揮的角色。他彈奏吉那清脆的音符如同靈動的精靈,能瞬間在空氣中跳躍開來,在音樂的旋律中畫龍點睛。演唱時,他身體隨著節(jié)奏輕輕搖擺,略顯沙啞而富有磁性的嗓音隨之響起,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他的歌聲,時而低沉婉轉,如泣如訴;時而高亢激昂,振奮人心,將觀眾們帶入了一個充滿情感的音樂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執(zhí)掌電子琴演奏的梁先生,手指在琴鍵上靈活地舞動著,如同精靈在花叢中穿梭。他巧妙地運用各種音色和節(jié)奏,為整個演奏增添了豐富的層次感和夢幻的色彩。時而是悠揚的旋律,如潺潺流水,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時而是激昂的節(jié)奏,如洶涌的波濤,沖擊著人們的感官。他有時也會高唱一曲,抒發(fā)著樂曲帶來的情感,陶醉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提琴演奏家張先生,雖然職業(yè)是個醫(yī)生,但樂器演奏是有童子功的,實際演奏水平不亞于專業(yè)者。他身姿優(yōu)雅地站在舞臺一側,將小提琴架在肩頭,輕輕拉動琴弦,那細膩而動人的旋律便如絲如縷地飄散開來。他的演奏,充滿了激情與張力,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帶著生命的力量,與歌聲、與其它樂器完美融合。他靈活自如對歌曲的間奏和伴奏,在整體效果上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笛子演奏家余先生,從小學習笛子演奏,熟悉笛子演奏的各種技巧,他在演奏中,手持長笛,總是那么的神情專注。他輕輕吹奏,那清脆悅耳的笛聲,便宛如山間的清風,帶著自然的氣息,拂過每一個人的耳畔。笛聲與其他的樂器聲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和諧之美,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空靈的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樂隊主唱Betty游女士,其實是一位鋼琴演奏家,她的歌聲從低吟處流淌的細膩敘事,到高亢時劃破夜空的璀璨音色,她駕馭的不僅是音階的起伏,更是情感的萬千維度。每次演唱,她仿若當代繆斯,將世俗的喧囂化為純粹的共情——那些震顫的尾音是歲月褶皺里的回響,飽滿的爆發(fā)力是對生命熱忱的赤誠告白。最令人嘆服的是,她能夠在音符間隙注入自己獨特的音樂靈感,引發(fā)人們心靈深處的共鳴和漣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打擊樂張女士,手持小鼓,靈活地打著各種應時節(jié)奏。她的演奏,為整個音樂增添了一份靈動和活潑。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與樂隊成員們配合得十分默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隨著音樂的響起,樂隊成員們都是非常投入,使得他們的演奏愈發(fā)嫻熟而動聽。數(shù)量并不多的樂器聲音交織在一起,卻能形成一首氣勢恢宏的交響曲。他們經(jīng)常去參加社區(qū)或城市街區(qū)演出演出,總能引起觀眾的喝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這個音樂學校的練習室,草根樂隊用他們的音樂才華和熱情,延續(xù)著快樂的時光,他們用即興的演奏和演唱,詮釋了音樂的魅力和力量,讓我這個旁觀者或者說初步涉足者,感受到了音樂的無限可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