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2025年希臘觀展錄-羅馬時期和拜占庭時期

水岸玫瑰

羅馬時期為公元前31年-公元330年,從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到帝國首都從羅馬前往君士坦丁堡。屋大維、哈德良和奧勒留等羅馬皇帝對古典文化特別感興趣,在他們的治下藝術得到欣賞和發(fā)展。羅馬時期的雕塑總體上為皇帝服務,復制品和雕像有高水平的發(fā)展,大批古典時代的杰作被復制成大理石雕塑,裝飾羅馬宮殿、別墅和公共區(qū)域。到處都有皇帝及侍從的半身雕像。墓碑雕塑繼續(xù)發(fā)展,許多石棺上雕有神話場面、人物造型豐富繁多。<br> 屋大維雕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公元14-37年,可能制作于提比略(Tiberius)皇帝時期的塞薩洛尼基工坊。<br>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第一位皇帝,以裸體英雄姿態(tài)塑造,手舉權(quán)杖或長矛;面部表情難以描述;其年輕的面龐和卷發(fā)類似公元前5世紀流行的運動員或英雄的樣貌,具有經(jīng)典作品的高水平。<br> 女子頭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42年,來自塞薩洛尼基。<br>屋大維的妻子利維亞(Livia)頭像,可能模仿公元前2世紀晚期-1世紀早期的德米特爾(Demeter,農(nóng)業(yè)女神)頭像而作。<br> 雕塑,厄庇達魯斯考古博物館藏,40-50年,1882年在圓形建筑附近發(fā)現(xiàn)。<br>身穿長袍的羅馬政要。<br> 雕像殘件,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4-68年,羅馬帝國胡里歐·克勞狄王朝(Julio-Claudian)時期。<br>身穿鎧甲(cuirass)的皇帝全身像,以武將形象出現(xiàn),身穿短衣(chiton)、短斗篷(Chlamys);鎧甲上以浮雕裝飾戈爾貢蛇發(fā)女怪(gorgon)和象征海洋的海仙女涅瑞伊德斯(Nereid),她們在海浪中騎著海馬和海豚。<br> 群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100年,來自提洛島,帕里斯大理石,多處可見殘存的顏料。<br>裸體的阿芙洛狄忒試圖用涼鞋阻擋羊腿神潘(Pan)的挑逗,小愛神幫忙拉住潘的羊角?;系你懳娘@示,此群雕是提洛島上的一個名叫狄奧尼索斯的奉獻給其祖先神祇。<br> 雕塑,厄庇達魯斯考古博物館藏,117-138年,在圓形建筑東北發(fā)現(xiàn)。<br>身著戎裝的羅馬官員立像,戰(zhàn)袍上有精致的浮雕裝飾:獅子和戈爾貢女怪。<br> 雕塑,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哈德良皇帝(117-138年)。<br> 雕塑,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公元170-180年,小亞細亞多奇美昂(Dokimeion)大理石,出自小亞細亞工坊。<br>這是一個桌面的支撐腿。周圍雕塑了酒神狄奧尼索斯、潘、薩特(Satyr)。正面是裸體的狄奧尼索斯手持豹頭來通杯,旁邊是小個子的公羊腿潘神手執(zhí)打兔棒,他前方一個筒形筐內(nèi)有一條蛇爬出來;他后上方一個年幼的薩特爬上葡萄藤,右手持鐮刀割葡萄;人物表面裸露部分拋光精致,猶如玉質(zhì)一般,人物的頭發(fā)和藤蔓上遺存紅黃顏色。<br> 安提諾烏斯半身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130-138年,薩索斯(Thasian)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伯羅奔尼撒半島北岸的帕特雷(Patras)。<br>安提諾烏斯(Antinoos,110-130)來自小亞細亞,美貌無雙,是哈德良(Hadrian)皇帝最喜愛的男寵;160年在埃及尼羅河溺亡之后,哈德良將其封神,在羅馬各地的城市和神廟中為他做了很多全身、半身雕像和畫像。<br> 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160年,彭特利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厄庇達魯斯(Epidauros)阿斯克勒皮俄斯(Asklopios)神廟。<br>醫(yī)神倚靠在權(quán)杖上,其圣蛇繞在權(quán)杖周圍。雕像屬于埃斯特類型(Este type),原型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4世紀。<br> 雕塑,厄庇達魯斯考古博物館藏,160年,在醫(yī)神浴室和圖書館附近發(fā)現(xiàn)。<br>醫(yī)神阿斯克勒皮俄斯倚靠著權(quán)杖而立。羅馬時期根據(jù)古典晚期的醫(yī)神雕塑制作,此件為羅馬雕塑的復制件。<div>底座為1世紀制作,銘文指該雕像為阿斯克勒皮俄斯研討會以亞該亞同盟書記之子Librias的名義獻祭的。亞該亞同盟(Achaean League)是伯羅奔尼撒北部12個亞該亞城邦在公元前4世紀組織的同盟,以抵御科林斯灣方面來的海盜襲擊,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土崩瓦解。<br></div> 雕塑,厄庇達魯斯考古博物館藏,160年,在醫(yī)神浴室和圖書館附近發(fā)現(xiàn)。<br>穿著長裙的雅典娜(殘件),身旁有一棵橄欖樹(殘件),右肩上有戈爾貢女怪形象,象征無敵。<br> 雕塑,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160年。<br>可能是奧勒留皇帝(Marcus Aurelius,161-180年)。樹立在蓮宮(Nymphaion)/希羅德斯引水渠(Exedra of Herodes Atticus)東半圓形柱廊內(nèi)。<br> 雕塑“穿托加的男子”,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中葉,樹立在蓮宮內(nèi)。<br>蓮宮的出資人希羅德斯·阿提庫斯(Herodes Atticus,101-177年)出生于阿提卡的馬拉松,一個富裕而顯赫的羅馬家庭,從小師從當時最好的哲學和修辭學老師,后成為著名演說家、作家,影響了直到4世紀的文學發(fā)展。他繼承了巨額財產(chǎn),這使他成為當時最偉大的慈善家之一。他捐款在希臘許多城市、埃及的亞歷山大和特羅德建造了輝煌的建筑。他擔任過許多公職,如市場檢查員、執(zhí)政官(城市官員)、帝國議員等,143年被任命為駐羅馬領事。他妻子Annia Regilla的去世對他造成重大影響,他的敵人甚至很多學生認為他應對此負有責任。公元177年左右,他在雅典去世。<br> 蓮宮(如圖)是希臘富商希羅德斯以其妻子雷吉拉(Regilla)的名義獻給宙斯神廟的,解決了奧運會期間嚴重缺水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座兩層樓的藝術建筑。每一層設11個壁龕,中間都是宙斯雕像,宙斯兩側(cè)為希羅德斯夫婦,下層的其余雕塑為羅馬皇帝,上層的為希羅德斯家人。雕像的頭部都已滅失,根據(jù)底座上的銘文辨認。蓮宮的后方為半圓形水箱,前方是長方形的水池,水池兩端各有一個圓形小神廟,中間放公牛大理石雕塑。在古希臘,公牛象征泉水和河水。<br> <p class="ql-block">左:阿芙洛狄特(Alfrodite)青銅雕像,貝納基博物館藏,1-2世紀,來自東地中海地區(qū)。</p><p class="ql-block">雕像裸體,右手遮住乳房,左手蓋住私處,這種姿勢被稱為“普蒂卡(pudica type)”,源自拉丁語“pudendus”。</p><p class="ql-block">迄今可見最早的普蒂卡形象,是古希臘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 (Praxiteles)在古典時期晚期公元前 4 世紀創(chuàng)作的真人大小阿芙洛狄特雕像(右圖,羅馬國家博物館—阿爾滕普斯宮藏)。1世紀著名的卡皮托利尼維納斯(Capitoline Venus,中圖,羅馬卡皮托利尼博物館藏)也是這個姿勢,本展品可能以這尊維納斯為藍本。</p> 阿芙洛狄特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帕里斯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南意大利的Baiai,原屬于Hope爵士收藏,1924年捐贈給國家考古博物館。<br>雕像取站姿、裸體,左手握著長袍遮住私處,屬于2世紀的普蒂卡型阿芙洛狄特,原型創(chuàng)作于公元前4世紀。頸部、頭部和右手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A. Canova,1757-1822)修復。<br> 陶雕像,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藏,公元1-3世紀,來自雅典衛(wèi)城,可能是衛(wèi)城南坡一幢大型建筑的三角楣屋脊雕像。<br>描繪勝利女神(Nikai)。<br> 雕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br>描繪裸體酒神,直立,無精打采的樣子;頭上的常青藤以縛帶束之,發(fā)型很精致;左手倚著葡萄藤纏繞的樹干,右手殘缺,可能握著酒杯。<br> 男子頭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75-200年。<br>被認為是亞歷山大頭像,可能是亞歷山大大帝家族崇拜塑像的其中一尊。<br> 歐忒耳珀(Euterpe)雕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00年,出自塞薩洛尼基工坊。<br>雕像描繪的歐忒耳珀是主管音樂、歌隊和詩歌的繆斯,她身穿戲劇服裝,內(nèi)穿希頓(chiton),外套長裙(peplos),肩上別著一張豬皮。<br> 頭像方碑(Herm),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00-210年,彭特利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博物館外的墓地,<div>男子頭像作墓碑碑頭,表情深沉,雕工精致,雕工和石材顯示工匠來自雅典工坊;制作于塞維魯王朝(Severan period)早期。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145-211)在193年成為羅馬皇帝,是首位來自非洲的羅馬皇帝。<br></div> 大理石三面碑,佩拉古城考古博物館藏,公元前4世紀晚期-1世紀早期。<br>石碑置于路口,有三個人面,描繪的是主管路口的赫卡忒女神(Hecate),她還是家庭守護者、月亮女神、冥神等。<br> 幼年赫拉克勒斯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大理石,在雅典衛(wèi)城南坡發(fā)現(xiàn)。<br> 安提諾烏斯圣像,德爾菲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上半葉。<br>安提諾烏斯(Antinoos,110-130)異??∶溃枪铝蓟实鄣哪袑?,剛成年便在尼羅河溺亡;根據(jù)皇帝的命令,他被封圣、封神,帝國各地造像進行崇拜。在德爾菲神廟的塑像是少年最美的雕像之一,出土時基本完好;由于當時作為神像崇拜時在大理石表面整體涂油,至今雕像的表面光滑如玉;頭發(fā)中間可見固定桂冠的孔洞。<br>哈德良皇帝鐘愛希臘文化,這件展品是當時的經(jīng)典作品,雖然遵循公元前4-5世紀古希臘的藝術傳統(tǒng),采用英雄和神的形象作裸體塑造,但缺乏內(nèi)在的生命力,終究稍遜一籌。<br> 雕塑,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下半葉。<br>安東尼?庇護皇帝(Antoninus Pius,86-161)的妻子大福斯蒂娜(Faustina the Elder)雕像(上半身殘件)。<br> 雕塑,奧林匹亞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下半葉。<br>雕像可能是希羅德斯?阿提庫斯(101-177)的女兒Athenaides。<br> 石棺(sarcophagus),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230-240年,彭特利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雅典。<br>做成沙發(fā)形狀的石棺。該石棺使用過兩次:第一次是一對夫婦,棺蓋上高浮雕描繪他們倚坐的形象;后來經(jīng)濟環(huán)境變差,石棺在230-240年被二次利用,男子雕像被切除,換成一排紙莎草書卷,女子的頭像被更換成男子。<br> 雕像殘件,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豐饒女神(Tyche)類型雕像,公元前4世紀作品的仿品。<br>人物左手持豐饒角,裝滿了各種收獲物;右手可能握著船舵,船只置于基座上的地球之上,現(xiàn)已佚失。<br> 雕像殘件,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世紀中-3世紀初。<br>此像的軀干為木制,頭和四肢為大理石,稱為acrolith。用楔形鏈環(huán)將組件接在一起。此類型屬美第奇類型雅典娜,源頭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的菲迪亞斯派雕塑。<br>這件雕塑作于2世紀中;3世紀初,頭像被改為皇后尤利亞·多姆娜(Julia Domnain , 170年 –217年),她是羅馬塞維魯王朝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hù)幕屎?,蓋塔及卡拉卡拉兩位皇帝的母親。她以驚人的學習能力和非凡的政治影響力聞名,是羅馬帝國史上最有權(quán)力的女人。<br> 雅典娜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3世紀上半葉,彭特利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雅典瓦爾瓦基翁(Varvakeion)中學附近,因此被稱為《瓦爾瓦基翁的雅典娜》。<br>這尊大理石雕像是古希臘著名雕塑家菲迪亞斯(Pheidias)在公元前438年創(chuàng)作并樹立在帕臺農(nóng)神廟中的雅典娜雕像最逼真的12分之一縮小仿品,原件的裸露部分用象牙制作,面部鍍金。<br> 雅典娜雕像,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藏,3世紀中葉,彭特利大理石,發(fā)現(xiàn)于埃皮達魯斯。<br>這件羅馬人的作品,借鑒了帕臺農(nóng)神廟東三角楣的雅典娜雕像;女神的動作非常生動,左手持盾,盾的內(nèi)部浮雕有翼戈爾貢怪物。根據(jù)底座銘文,此雕塑奉獻給阿爾忒彌斯(Artemis)。<br> 雕塑,厄庇達魯斯考古博物館藏,250-275年。<br>赫爾墨斯(Hermes)身穿長袍和斗篷;左側(cè)石頭上有一動物,可能是公羊;赫爾墨斯的左手可能握著動物的角。<br> 石碑,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2世紀。<br>碑額浮雕描繪馬車、馭者和乘客。<br> 墓碑,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世紀中,出自德爾韋尼墓地。<br>浮雕描繪了兩位女性,淺浮雕描繪兩位女奴隸;銘文中留下了雕刻家的名字。<br> 石碑,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世紀早期。<br>石碑上用浮雕描繪耳朵形狀是當時常見的奉獻形式,表示塞拉匹斯神(Sarapis)和伊西斯神(Isis)傾聽信徒的祈禱。<br><div>賽拉匹斯神(Serapis),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埃及與希臘融合信仰中的農(nóng)業(yè)及來世守護神,在希臘化時代被引入埃及。伊西斯(Isis)是埃及神話中的宇宙能量與救世神,羅馬時期的女神,被尊為海上護航者,公元前 1 世紀傳入希臘,在羅馬帝國時期廣泛傳播,常與愛神阿芙洛狄忒、狩獵女神狄安娜、智慧女神密涅瓦、豐收女神得墨忒爾等聯(lián)系在一起。<br></div> 石碑,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1世紀晚期。<br>古希臘父母均為城邦公民的男青年年滿18歲,就要到軍事教育機構(gòu)埃弗比(ephebe)接受訓練。這塊石碑上刻著馬其頓Kalindoia的埃弗比學員的致謝名單,其中包括體操教官、提供體操訓練用油者。<br> 石棺,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220-230年,來自阿提卡,置于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門前廊柱廳內(nèi)。<br>棺蓋類似床墊,上躺著夫婦二人;棺身四周浮雕圖案是希臘人與亞馬遜人戰(zhàn)斗的內(nèi)容。根據(jù)希臘神話,亞馬遜是一個女性部落,是希臘戰(zhàn)神阿瑞斯和奈亞德的后裔。亞馬遜的女性兇猛無比,為了更容易地拉弓,甚至自愿切除乳房。<br> 壁畫,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3-4世紀。<br>這幅墓室壁畫描繪了天堂般景色中的禽鳥和動物在嬉戲。<br> 油燈壺,雅典集市博物館藏,200-250年。<br>壺頂浮雕麗達和天鵝的形象。根據(jù)希臘神話,宙斯化形為天鵝,同麗達結(jié)合,生下絕世美女海倫和另一女兒克呂泰涅斯特拉。這兩個美女都為人間帶來災難。為爭奪海倫,特洛伊人與希臘人爆發(fā)了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zhàn)爭;克呂泰涅斯特拉是阿伽門農(nóng)的妻子,因丈夫獻祭女兒,她設計殺死丈夫,最后被自己的兒子所殺。<br> 金手鐲,貝納基博物館藏,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蛇形金手鐲。<br> 青銅水罐(Askos),基克拉澤斯博物館藏,1世紀。<br>錘揲壺身,鑄造壺柄,裝飾有飛鳥和獸首。<br> 【拜占庭時期】女子頭像,塞薩洛尼基考古博物館藏,4世紀晚期。<br>身穿希臘希頓(Chiton)和長袍(himation),發(fā)型精致的女子。<br> 城墻殘件,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383-408年。<br>安娜斯塔西婭城墻(Anastatian Wall)是公元5世紀建造于君士坦丁堡外圍Panion市的防御工事,長56公里,厚3.3米,超過5米高,但其效用有限,在七世紀被棄置。后來城墻物料被用作其它建筑,但仍有部分遺存。這塊殘件是城墻的一部分,銘文系紀念建城墻者,圓形圖案中含斧頭、箭頭和馬刀。<br> 講經(jīng)臺,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6世紀,來自腓立比博物館附近的教堂。<br>扇形講經(jīng)臺(ambo),位于教堂中心,在早期基督教時期,通常用大理石制成,并飾有精美的雕刻。<br> 柱頭,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5世紀。<br>基督教早期教堂的柱頭流行科林斯式和愛奧尼亞式,稍有變化的是狄奧多西式(Theodosian)、雙區(qū)動物柱頭、風吹樹葉柱頭、復合愛奧尼亞柱頭(如圖)。還有立方體柱頭,其變體包括塊狀、金字塔形和圓柱形。<br> 方形柱頭,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11世紀。<br> 馬賽克壁畫,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5-6世紀,來自塞薩洛尼基圣德米特里斯教堂(Saint Demetrius)北側(cè)小柱廊,從1917年的大火中搶救出來。<br>這部分殘件描繪了向圣德米特里斯祈禱的女子和奉獻者。圣德米特里奧斯基督教殉道圣人,4世紀早期生活在希臘地區(qū),被尊為天主教和東正教的軍人圣人,在中世紀被廣泛崇拜。<br> 圣像,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1200年。<br>圣母瑪利亞用右手抱著嬰兒基督,左右持一卷軸。這種樣式的圣像被稱為Panagia Dexiokratousa,該圣像的原稿可見于6世紀的羅馬,后隨著圣母信仰的傳播而在12世紀流行于各地,可能從塞浦路斯等東方傳到塞薩洛尼基。<br>這幅圣像包含了東正教的傳統(tǒng)和西方的繪畫技巧,可能屬于呂西尼昂(Lusignan)時代。呂西尼昂是出生于法國西部普瓦捷地區(qū)的貴族家族,參與過十字軍東征,建立塞浦路斯魯西格南王朝(1192–1489年)。<br> 壁畫,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11世紀晚期-12世紀,塞薩洛尼基三角塔附近一座小教堂中的壁畫。<br>拜占庭在8-9世紀發(fā)生過兩次圣像破壞活動(Iconoclasm),皇帝頒發(fā)禁止宗教圖像法令,宗教圖像遭受廣泛破壞,圣像崇拜者也受到迫害。這些壁畫中的圣像面部被毀壞,即為這個事件的后果。<br> 雙耳細頸瓶,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3-6世紀。<br>用于橄欖油和葡萄酒貿(mào)易運輸。<br> 福音書手稿,拜占庭文化博物館藏,6世紀。<br>被稱為《圣彼得堡紫色福音書》的一頁手稿,用銀墨水以uncial(majuscule)大寫字體寫在紫色羊皮紙上。該福音書現(xiàn)分別保存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塞薩洛尼基拜占庭博物館、梵蒂岡、意大利的勒馬/亞歷山大、帕特莫斯和紐約摩根圖書館等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