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2日上午,我們來到【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由官珠溝、鵝嫚溝、木隆溝、廟溝等景區(qū)組成。這里湖泊如珠、峽谷如線、瀑布如織,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自然景觀奇特,此外公園內(nèi)居住有藏、羌民族3000余人,保留著獨特的服飾、風(fēng)俗。</p> <p class="ql-block">官鵝溝景區(qū)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由官珠溝、鵝嫚溝、雷古山等核心游覽區(qū)組成,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17千米,總面積達66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75.1%,有20余處形態(tài)各異的湖泊,10余處瀑布。景區(qū)內(nèi)的鹿仁古寨、陰坪寨、新坪寨等具有特色的民俗村寨保存完好。官鵝溝先后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層巒疊嶂、幽谷縱橫、古樹參天、松柏吐翠、碧波蕩漾、飛瀑流云、綠蔭蔽日、涼爽愜意,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秀麗,是攝影家眼中的“小九寨”。峽谷兩側(cè)山勢陡峭,山崖上有很多瀑布飛流直下。</p> <p class="ql-block">視頻:官鵝溝(1)</p> <p class="ql-block">觀音閣</p> <p class="ql-block">盤龍峽(一線天與之字形峽谷)</p><p class="ql-block"> “之”字形峽谷景觀:一正斷層切穿三疊紀板狀灰?guī)r。在東﹣西拉張和“X ”共軛斜向張性剪切作用下,巖層沿二個“X ”共軛解理方向滑塌,形成據(jù)齒狀斷層崖壁,并派生出來回轉(zhuǎn)折的“之”字形峽谷。峽谷漫長而幽深,歸屬山地嶂谷型地貌。</p> <p class="ql-block">龍涎瀑</p> <p class="ql-block">虎嘯瀑</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景觀:因峽谷生成于張性斷裂,從而嚴格受地質(zhì)構(gòu)造控制。兩側(cè)谷壁自下而上近于平行,呈波浪狀“之”字形彎曲,直達谷頂,方見一線天空。在谷中,游人行進時,總感覺面對懸崖峭壁阻擋,以為不可通行。然而,當(dāng)?shù)诌_崖壁時,眼前卻豁然開朗,寬闊游道突然呈45度角拐彎通向前方。峰回路轉(zhuǎn),妙趣橫生,好似步入仙境,如詩如畫。古人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視頻:官鵝溝(2)</p> <p class="ql-block">排隊上吊索橋</p> <p class="ql-block">驚險、刺激!膽要大、心要細!手抓緊、腳踏實、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車前往【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臘子口藏語意為“險絕的山道峽口”,位于甘肅省迭部縣東北部臘子鄉(xiāng),為峽谷隘口,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地勢險峻,兩側(cè)為陡峭石崖,隘口長約30米、寬8米,下方有臘子河及木橋棧道,形成“一夫當(dāng)關(guān)”之險要地勢。</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經(jīng)此地,通過正面強攻與迂回戰(zhàn)術(shù)突破國民黨守軍防線,經(jīng)兩天激戰(zhàn)攻克天險,為北上開辟通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而成為中國革命史上重要的一處勝跡。游人在此緬懷先烈,追思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臘子口戰(zhàn)役,甘肅省政府于1980年8月21日修建了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周邊保留木橋、棧道等長征遺跡。1993年,由迭部林業(yè)局出資重建。</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南、西兩面鐫刻著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字“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北面鐫刻著省人民政府對臘子口戰(zhàn)役的簡介和對革命烈士仰慕緬懷之碑文:“臘子口戰(zhàn)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zhàn)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長征發(fā)起地</p> <p class="ql-block">視頻:臘子口</p> <p class="ql-block">【茨日那毛澤東舊居】位于甘肅省迭部縣,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經(jīng)此地時,毛澤東曾居住在該村一幢木樓上,并在這里向紅四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向臘子口挺進。</p> <p class="ql-block">旺藏村委會</p> <p class="ql-block">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茨日那村紅色守護者】</p><p class="ql-block"> 桑潔自己也記不清這些年來自家老屋究竟來過多少游客,更記不清自己曾向游客介紹了多少遍當(dāng)年長征時毛主席在老屋住過的情況。因為1935年毛主席和紅軍曾在他家住過,現(xiàn)在他的家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紅色旅游景點之一。從爺爺那輩算起,桑潔一家三代人守護著當(dāng)年毛主席住過的這座小二樓,守護著他們的紅色記憶。</p><p class="ql-block">俄界會議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35年9月13日,毛澤東和紅軍來到旺藏后,一軍團住在旺藏村,三軍團和軍委縱隊住在旺藏寺。在這里,毛主席向紅一方面軍二師四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面授了“在三天之內(nèi)奪取臘子口”的命令。如今,毛主席曾經(jīng)住過三天三夜的地方﹣﹣茨日那村的一座二層小樓,成為來自四面八方游客瞻仰的紅色圣地。</p><p class="ql-block">桑潔是聽著毛主席和紅軍長征的故事長大的,家里保留著一家三代多年來收藏的紅軍當(dāng)年的物品﹣藥箱、瓷碗、牛皮公文包等。爺爺格讓把小木樓傳給了父親阿倉,父親又傳給了桑潔。讀過中學(xué)的桑潔知道這棟房子的特殊意義,像祖輩一樣,發(fā)自內(nèi)心地呵護它。“無論如何老屋不能丟下,這是當(dāng)年毛主席住過的地方,父親說了,要守好這里?!?lt;/p><p class="ql-block"> 1983年,桑潔的父親阿倉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在囑咐桑潔要守護好毛主席舊居。當(dāng)時的那一幕,桑潔說他一輩子都忘不掉?,F(xiàn)在,桑潔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護舊宅并當(dāng)講解員,旅游高峰期從早上8點開始就不斷有人前來參觀,送走一撥又一撥,桑潔忙得像個陀螺,雖然只是義務(wù)講解員,但桑潔很認真,他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毛主席和茨日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臘子口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13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由紅一方面軍第1、第3軍和軍委縱隊改編)從甘肅省俄界地區(qū)出發(fā),繼續(xù)長征北上。16日,先頭部隊紅4團在前進中擊潰國民黨軍新編第14師第6團的阻截,當(dāng)日下午逼近甘肅省南部要隘臘子口。臘子口素稱"天險",口子寬約30米,兩邊絕壁峭立,中間是臘子溝,溝上有座木橋,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路。國民黨軍新編第14師在橋頭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個營扼守隘口,1個營配置在隘口后邊的三角形谷地,師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縣一帶,可隨時增援。紅4團決定,以第6連從正面強攻,奪取木橋;第1、第2連迂回到隘口守軍側(cè)后,兩面夾擊,奪占隘口。</p><p class="ql-block">入夜,攻擊開始。團政治委員楊成武指揮第6連在密集火力掩護下,向橋頭猛沖,國民黨軍居高臨下,憑借險要地形和堅固工事,固守橋頭堡,第6連幾次猛攻均未奏效。17日凌晨,第6連又由15名戰(zhàn)士組成3個突擊小組輪番向橋頭突擊。此時團長黃開湘率領(lǐng)的第1、第2連,從守軍左側(cè)攀上峭壁懸崖,迂回到隘口守軍側(cè)后,突然發(fā)起攻擊。守軍腹背受擊,一部被殲,其余潰逃。拂曉,紅4團占領(lǐng)臘子口,為紅軍陜甘支隊北上打開了通路。</p> <p class="ql-block">【俄界會議】</p><p class="ql-block">1935年9月12日黨中央在俄界村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是由張聞天主持的,參加會議的政治局委員有:毛澤東、王稼祥、彭德懷、林彪、博古、何凱豐、劉少奇、鄧發(fā)、葉劍英、林伯渠、李維漢、李富春、蔡樹潘、李德、朱瑞、張聞天,聶榮臻、羅瑞卿、楊尚昆、袁國平、張純青共21人,周恩來由于肝病復(fù)發(fā)未能出席會議。會議首先聽取了毛澤東關(guān)于四方面軍領(lǐng)導(dǎo)者爭議的問題和紅軍繼續(xù)北上的戰(zhàn)略方針。而后根據(jù)紅軍當(dāng)時的處境實事求是的做出了五項決定。</p><p class="ql-block">一、通過了張國燾同志的錯誤決定。</p><p class="ql-block">二、同意了彭德懷同志提出的縮小部隊編制,并成立中共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的建議。</p><p class="ql-block">三、成立了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組成的五人團為全軍的最高領(lǐng)導(dǎo)核心。</p><p class="ql-block">四、成立了編制委員會由李德為主任負責(zé)部隊的編制工作。</p><p class="ql-block">五、再一次確定了紅軍繼續(xù)北上的戰(zhàn)略方針。</p><p class="ql-block">俄界會議是中央紅軍長征時在甘肅召開的第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也是長征途中十一次重要會議之一。同時還是第一次在黨的會議上公開反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實質(zhì),深刻地揭露了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對統(tǒng)一全黨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對確定北上戰(zhàn)略方針,戰(zhàn)勝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勝利完成紅軍長征,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長征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p> <p class="ql-block">晚住藏巴拉酒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