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七八月份,本地龍眼如約而至。市場上的龍眼分為兩大類:種植的果大肉厚,因迎合大眾口味而價高暢銷;野生的則果小核大肉薄,價格低廉,鮮有人問津,我妻子偏偏喜歡后者。并非她吝于花錢,而是獨愛野生龍眼那股清冽的甜——如今溫飽早已不成問題,人們對食物的追求,漸漸回歸到那份本真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資深的“吃貨”,妻對食材有著自己的獨特堅持。野生芒果也是她的最愛,同樣核大肉少,卻憑著那份純粹的清甜俘獲人心。我常暗自擔憂:若農戶們?yōu)樽非蠼洕б?,將這些野生果樹盡數替換掉,這份天然的原始風味,日后又該到何處去尋覓?野生龍眼、芒果不施農藥化肥,不染病蟲害,以最本真的姿態(tài)生長,這份綠色與健康,值得我們用心去守護,讓它們優(yōu)良的基因得以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 妻子小時候曾嘗過野生動物的鮮甜,如今受法律保護已不可得了,幸好還能吃到野生海鮮。不久之前我們去海邊露營,每天清晨等漁民收網,將一小網野生海鮮悉數買下,也花不了多少錢。七八種海產洗凈之后投入沸水,加入幾片生姜、少許胡椒粉與食鹽,便能煮出最鮮的湯。正如那句老話: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烹飪。野生動物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不依賴藥物卻能健康存活,它們身上藏著對抗疾病的強大基因,這是大自然賦予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愛吃的西紅柿炒雞蛋。如今再難尋回當年的味道了,西紅柿沒了那股沙甜,雞蛋也失了原有的醇香——它們早已不是記憶中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農業(yè)與養(yǎng)殖業(yè)的高科技應用,確實帶來了產量的飛躍與成本的降低,讓更多的人擺脫了貧困,解決了溫飽。但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抗生素與合成飼料,不僅讓食物丟失了本味,也埋下了安全隱患。這無疑讓人類陷入兩難的困境。</p> <p class="ql-block"> 或許,守護好野生動植物正是破局的關鍵,留住它們的優(yōu)良基因,便是為未來保留更多可能,保護野生動植物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期待有一天,我們能兼顧食品的產量、風味與安全,這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在科技與自然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讓每一口食物,都既安心又暖心。</p>